
臨床上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是一群異質性很高的人。本書將透過遍佈各行各業各種年齡層憂鬱症的個案故事,來勾勒對於憂鬱症的多重面貌。並依照生理、心理人格、親密關係、社會文化與人生發展等不同層次,更深入探討憂鬱症患者多樣化的人生故事。
任何飲食疾患、心身症、憂鬱症、焦慮症等患者,有複雜的生理體質、人格特性、認知模式、心理發展與家庭環境、工作環境等多重因子所造成。
台灣精神醫學目前較重視症狀處理,療程則以藥物治療為優先。許多心理與環境的因素被忽略。而德國心身醫學的診斷與治療,奠基於「心理治療」的原則,搭配藥物或其他身體治療。藉由本書能將歐洲淵源已久的心理治療,結合美國與台灣精神醫學,提供超越藥物的治療,造福更多人群。
【重磅推薦】
融合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個人、家庭、社會等多元面向切入身心議題,相信可以給自己或親友受憂鬱症所苦的國人,最實用的助益!──陳亮妤(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
整合身心醫學、心理治療與多元觀點,當前憂鬱症最具可讀性的一本好書!──黃政昌(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
從憂鬱出發,以易懂案例,全方位探索身心多元演化和療法。──蔡榮裕(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將複雜多變的憂鬱症疾病和預防策略,巧妙融入數十個案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人沉浸其中,吸收到許多寶貴的專業知識。──吳佳儀(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罹患憂鬱症的歷程,讓人讀來驚心動魄,不禁反思,人生真是困難的功課,但越是困難,越要真實面對,直球對決。──裴偉(《鏡週刊》社長)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仁邦(臺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方俊凱(臺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
邱正宏(臺灣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周煌智(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
黃名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楊建銘(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作家)
- 推薦序 你我都可以是心靈捕手
- 推薦序 眞實面對人生困難
- 自序 由身到心的醫學之旅
- 前言
-
第一篇 認識情緒
-
01 看不見的情緒保護力──憂鬱症的隱形成因
-
02 看得見的身體病痛──你我都可能有的心身症
-
03 表情、表達和表演──情緒與行為的交互作用
-
04 讓精神科醫生暴走的情緒與語言認知──心理防衛機轉
-
05 小心在人際互動中的刺蝟──關係與情緒
-
06 當異常情緒影響正常生活──談病識感
-
-
第二篇 憂鬱的多面向本質
-
07 不只汽車有雙B──人的雙B是心身問題的兩大因素
-
08 憂鬱不只是藍色──憂鬱症三色論
-
09 藍色的憂鬱──因車禍截肢的受困人生
-
10 黑色的憂鬱──退休後的生涯危機
-
11 銹色的憂鬱──複雜創傷的生命歷程
-
-
第三篇 身體:情緒的腦與身
-
12 情緒的雲霄飛車──單極性與雙極性情感障礙
-
13 鬼門關之旅──心臟病與憂鬱症構成雙心症
-
14 關節炎纏住的不只有身體──心身都發炎
-
15 失憶──失智與憂鬱
-
16 少女的惆悵──靑春期與憂鬱症
-
-
第四篇 心理:個性與思考習慣
-
17 老闆永遠信任的好部屬──憂鬱與個性
-
18 令人困惑的朋友──極端的人格
-
19 貝克醫師的發現──僵化的信念與憂鬱
-
20 幼年經驗的深遠影響──精神分析學派的啟發
-
21 關係與自尊
-
-
第五篇 親密關係:伴侶與親子
-
22 不上學背後的傷痛──無法輕易切斷的關係
-
23 親子關係
-
24 理想的另一半──婚姻關係中的壓抑
-
25 不能退休的家長──家庭角色的轉換
-
26 家庭的立體圖像XYZ──家庭歷史
-
-
第六篇 社會文化:從學校職場到社會偏見
-
27 學校與職場裡的準親密關係
-
28 你不可以──家庭規條
-
29 不能說的秘密──危機的個案
-
30 賈維爾警長的故事──角色與眞我
-
31 寂寞的老太太──說不出的苦
-
-
第七篇 憂鬱的夥伴:常見的共病
-
32 突如其來的無法呼吸──恐慌症
-
33 中年不只有危機──廣泛性焦慮症
-
34 羞恥的秘密──暴食症
-
35 車禍不只傷身──創傷後症候群
-
36 失眠背後的問題──酒精使用障礙
-
-
第八篇 處遇或治療:憂鬱症的當代實證療法
-
37 想要痊癒的病人──認知行為治療
-
38 醫師也有憂鬱症──不同方式的語言治療
-
39 舞蹈、繪畫、園藝都能療心──非語言的心理治療
-
40 僵住的愛──家庭的治癒力
-
41 腦中的化學──談精神治療藥物
-
42 速效的ECT──腦中的線圈:腦刺激
-
43 各種療法的整合與互補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