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本宗教文化論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3256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有志日本研究者提供有關宗教文化的重要先行知識|

★深入淺出介紹日本民俗中的神道、佛教與修驗道
★認識與理解日本民俗文化的最好入門書

在「聖」與「俗」間相互影響,不斷變化、融合新舊的日本宗教文化,
持續形塑日本人的思想及行為模式,衍生出--對生活樣式、經濟活動、文化藝術、甚至國家政治的種種作用。

自然信仰與神佛習合,這兩點正是日本宗教文化的底流;而宗教文化,至今也仍是日本民俗、甚至日本文化整體的起源與基礎。

本書就神道、佛教、修驗道及民俗信仰等元素做更深層論述,並分別探討其精神與物質面對於日本文化的具體影響。

所謂宗教必須具有明顯的教祖、教義及教團組織這三個要素,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則定義上只能稱之為信仰而非宗教。以上三種宗教中,佛教為完整滿足三要素的宗教。原本沒有教祖和教義的神道,在佛教這個外來刺激下成長補足成為宗教。修驗道則是融合了神佛兩種成熟化的思想之中再度演化出的宗教。就民俗學的角度,修驗道最接近所謂「民俗宗教」的定義。但神道、佛教兩種宗教在生根定著於地方後,也容易被當地的特殊風俗所影響,演化出雖同樣是神道、佛教,但在不同地域呈現出不同風貌。

日本這個神道之國,長久以來在信仰世界裏佛教一直占了壓倒神道的優勢。在過去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觀裏,佛教才是真正通行於「三國」-朝鮮、中國、印度的普世價值。相較之下,神道不過是一群位處邊緣海島的居民們在信的當地土神明。而且就如神社建築也受到佛教影響一般,佛教傳入日本的不只是信仰,同時也是建築、造型、哲學、文字書畫等總合先進技術的總合體系。在這種強勢外來文化的入侵下,神道發展出「本地垂迹說」而促成神佛習合的出現,讓神道和崇高的佛教合為一體。這也讓日本獨有的「權現」出現,進而讓神佛習合的修驗道在日本得以大大發展。

理解這些宗教文化的意涵,更能理解現今的日本整體社會與流行文化的底蘊。


★誠心推薦
歷史旅行作者|工頭堅
中研院民族所退休研究員|林美容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林承緯 
建築文資工作者|凌宗魁
藏書家|黃震南 
薰風季刊創辦人|姚銘偉
歷史作家|謝金魚
知名作家|謝哲青
(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 緒論
    • 一、「買了車就到穗高神社」——日本文化裏的宗教元素
    • 二、日本的宗教文化特性
      • 歷史因素營造的「無宗教」特性
      • 祖先祭祀與宗教文化
      • 原始迷信的殘存與變容
      • 流行神與生活裏的宗教文化
  • 第一章 神道
    • 一、神道初論
      • 原始的神道概念
      • 神道祭祀背後的天皇家崇拜與現人神
      • 神道的祭典——神事與神賑行事
      • 神社服飾與建築
    • 二、記紀神話與日本眾神
      • 日本神社的祭神們
      • 日本誕生與三貴子
      • 天津神與國津神的讓國神話
      • 天孫降臨神話的背後意涵
    • 三、受到外來刺激的神道思想化
      • 神道的起源與分類
      • 神佛習合的神道
      • 反本地垂迹——「日本優先」的神道風潮
      • 儒家神道與復古神道——神道的重新「日本化」
      • 明治至今日的神道
    • 四、神佛習合與人神信仰
      • 神宮寺與役小角——神下佛上的時代
      • 八幡神、稻荷神、大洗磯前神社等習合現象
      • 人神信仰與御靈信仰
  • 第二章 日本佛教
    • 一、日本佛教的獨特性
      • 「學」的奈良佛教
      • 「信」的平安佛教
      • 「行」的鐮倉佛教
      • 末法思想及本覺思想,日本宗教戰爭的終焉
      • 葬式佛教與新興宗教的搖籃
    • 二、名為佛教的普世價值
      • 佛教公傳及聖德太子的日本佛教
      • 鎮護國家與學術研究的奈良佛教
      • 平安佛教的兩大天才——天台宗的最澄與真言宗的空海
      • 空海的立體曼荼羅與真言密教的世界觀
      • 真言宗的分裂
      • 天台宗的發展與本覺、末法思想
      • 平安佛教的特徵與時代意義
    • 三、鐮倉新佛教後的佛教日本化
      • 法然的淨土宗、親鸞的淨土真宗、一遍的時宗
      • 禪宗——榮西的臨濟宗與道元的曹洞宗
      • 日蓮的法華信仰
    • 四、江戶到近代的宗教政策——以富士門流為例
    • 五、佛教的造型藝術與建築
      • 佛像造型
      • 佛寺建築
    • 六、章結
  • 第三章 修驗道
    • 一、何謂修驗道
      • 修驗道與山伏
      • 修驗道的教祖役小角(役行者)
      • 修驗道裏的佛教、神道與山岳信仰
    • 二、修驗道簡史
      • 熊野與吉野的本山派與當山派
      • 修驗靈山的開山與傳承
    • 三、修驗者的「峰入」與修行
      • 峰入與修驗十六道具
      • 採燈護摩、憑祈禱、調伏與供養
      • 修驗道集團與先達
    • 四、章結
  • 第四章 總結——信仰與文化的交互作用
    • 一、神佛分離引發的廢佛毀釋
      • 僧兵與顯密體制
      • 廢佛毀釋的狂潮
    • 二、國家神道的影響
      • 國家神道與八紘一宇
      • 日蓮主義與親鸞的日本主義
    • 三、生活中的宗教文化
      • 信仰與性、生命的宗教儀式
      • 民間信仰與流浪的民間宗教者、流行神
    • 四、先祖信仰與他界觀
      • 他界觀與祖先祭祀
      • 極樂與地獄——補陀落渡海
    • 五、章結
  • 結論——從筑波山看到的日本宗教文化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