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生活史,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留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二是他们的团体活动。留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生活、经费问题、人际交往、翻译编辑、文学创作、社会活动等生活百态和人间诸相。留日学生的团体活动,既有清末留日学生的重要组织励志会、译书汇编社、清国留学生会馆、军国民教育会,也有抗战前后中共东京支部、中华学艺社、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开展的主要活动。围绕留学生与救国的主题,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团体活动相互交织,展现了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半个多世纪的留日生活谱系与中日关系变化。
- 前言
-
第一章 清末留日学生研究及其新史料
-
一 实藤惠秀的研究
-
二 东亚同文会机关报
-
三 小结
-
-
第二章 清末留日学生的早期活动
-
一 励志会
-
二 译书汇编社
-
三 译书汇编社成员的留学经历
-
四 小结
-
-
第三章 清国留学生会馆及其功能
-
一 对留学生会馆的早期认知
-
二 会馆的起源、组织与活动
-
三 会馆功能与留学生的招待网络
-
四 小结
-
-
第四章 清末留日学生的经费之别
-
一 公费留学生的派遣背景
-
二 官费生与公费生之区别
-
三 公费生的留学生活状况
-
四 公费生的学费滞纳问题
-
五 小结
-
-
第五章 清末留日学生的生活空间
-
一 两部留学日记及其研究史
-
二 宋教仁与黄尊三的赴日留学
-
三 宋教仁和黄尊三的生活环境
-
四 城市集中住宿的场所——下宿屋
-
五 小结
-
-
第六章 清末的留学生“监督”行政
-
一 对留学生一元管理的摸索
-
二 留日学生界与汪大燮的意见书
-
三 小结
-
-
第七章 “军国民”思想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
一 拒俄运动与“军国民”思想
-
二 “尚武”与“国魂”
-
三 “军国民”中的“国”与“民”
-
四 “军国民”思想的接受与日本
-
五 德富苏峰与尾崎行雄的影响
-
六 小结
-
-
第八章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主要统计史料
-
一 留日学生监督处的相关史料
-
二 文部省的留日学生统计资料
-
三 日华学会的留日学生统计
-
四 《满洲国留日学生录》
-
五 其他相关统计资料
-
六 小结
-
-
第九章 中国留日作家描写的“日本”
-
一 创造社的作品与对日本的描写
-
二 郁达夫《沉沦》中的虚构手法
-
三 《归航》与反日小说《和服》
-
四 关于《和服》的讨论
-
五 小结
-
-
第十章 中华学艺社的《学艺》杂志
-
一 《学艺》杂志的地位
-
二 中华学艺社的发展历程
-
三 《学艺》的刊行状况和内容
-
四 小结
-
-
第十一章 留日学生与中共东京支部
-
一 中共东京支部的主体
-
二 支部革命活动的先锋
-
三 与日共联系的“中间人”
-
四 小结
-
-
第十二章 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的活动
-
一 伪满洲国留日学生及其学生会
-
二 《满洲国留日学生会会报》与留日学生会分会
-
三 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的修炼活动
-
四 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分会长座谈会
-
五 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活动的真实面貌
-
六 小结
-
-
第十三章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与《中国留日学生报》(1947—1949)
-
一 《中国留日学生报》的资料来源及解说
-
二 《中国留日学生报》的报道内容及其变化
-
三 《中国留日学生报》的报道与留日学生思想倾向
-
四 小结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434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