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你不是真正生病,只是大腦說服了身體:疼痛源自控制欲、過敏是因為壓力、發燒出於恐懼……社會已經很暴戾,別再被情緒「剝奪」健康的權利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80587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生病了我們會求助醫生,但你是否感到奇怪?
有些病症怎麼吃藥都好不了,檢查身體也一切無恙,
可是明明就覺得很不舒服呀!病因究竟出在哪裡呢?

本書帶你探索埋藏心底的回憶,與自己的靈魂來一場深度對談!

▎自發性生病——疾患竟可能是「主動」產生的?
大家多多少少有這樣的經歷吧?
小時候感冒發燒,什麼都不必想、不必做,
同學和老師對你特別關心,爸媽也無微不至照顧,
甚至能吃到平常無法享受的美食,
久而久之竟萌生「生病好像還不壞」的想法,
在心底埋下了「渴望生病」的種子……
利用病症換取好處,一旦養成了這種依賴,
人體的外在就會無意識地顯示出真正的疾病,
我們應該看清內在的真實需求,不被這種思維所控制。

▎疾病與大腦的N種連結——從性障礙到肢體癱瘓
有些人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內在卻有難以言喻的疾病,
不幸家庭帶來的童年陰影,致使成年後對男女之事產生恐懼;
家長害怕孩子生病處處維護,孩子卻因為壓力而對一切「過敏」;
我們對某物的恐慌症,可能是小時候大人不斷「暗示」的結果;
過度渴望占有一個人,竟然會導致非器質性因素的「癱瘓」……
找尋那些病症的癥結點,坦率與自己來一場心靈對話!

▎被強行壓抑的情緒,以病症為突破口
當人們感受極端的負面情緒時,比如憤怒或者傷心,
通常能以激烈的方式宣洩出來,大吼一通也就過去了;
然而,造成心病的多是無法言說、甚至難以察覺的微弱感受,
雖然表面上平靜如水,其破壞程度卻不亞於顯而易見的情緒。
及時面對自己的所有反應,不讓它們在內心深處扎根躁動!

〔本書特色〕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我們的身心狀況、幸福感卻每況愈下,常有情緒潰堤之時,儘管當今醫學進步,各種藥物和儀器能恢復我們的健康,人們卻更常被疾病找上門了,這都是出於心理失調的緣故,致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製造」了病症。本書將引導讀者以無藥的形式逐一擊破各道難題,昇華自我心靈,從此遠離頑疾。
  • 推薦序
  • 序言
  • 第一章 我們不認識自己,更無從認識自己的「病症」
    • 不懂得生命,我們是殘缺的「病人」
    • 最大的病症:忘記自己
    • 無明之病:知行不合
    • 無病之病:情緒來了走了又來了
    • 我們的健康 我們的病症
    • 最大的迷茫:找不到自己
    • 自導自演之痛:自以為的世界
    • 人云亦云:我們成為了傀儡
    • 我們對自己最親近的身體知道多少
  • 第二章 我們與病症的深度連結
    • 我們是病症的創造者
    • 我不是「我」,我不知不覺設定「病症標籤」
    • 我們創造病症的不同來源
    • 病症由我們「意識聚焦」歡迎而來
    • 我們賦予病症獨立存在空間
    • 抗拒病症,助其強大
    • 「因病獲利」讓我們產生當「病人」的需要
  • 第三章 病症是我們被迫選擇的信差
    • 性障礙VS信念系統與性能量的交鋒
    • 哮喘和過敏VS被限制的探索天性
    • 環境外因性病症VS自然平衡受挫
    • 亞健康VS作息紊亂
    • 無來由的發燒VS深深的恐懼
    • 家族厄運VS表達愛和尊重
    • 生活沒有意義VS抗拒內在衝動
  • 第四章 病症是我們慣用的武器
    • 急性闌尾炎VS吸引關懷
    • 癱瘓,無法自立VS控制和抓緊
    • 東痛西痛VS憤怒和反抗
    • 腳扭到了VS拒絕行動
    • 四肢僵硬VS防禦、戒備
    • 聽力有問題VS不想聽你嘮叨
    • 頑固手癬VS自我懲罰
  • 第五章 病症是我們內在智慧的顯現
    •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表示懺悔和贖罪
    • 病症提醒我們未盡職的責任
    • 面具製造痛苦,真實帶來力量
    • 病症是當頭棒喝,拉我們回到當下
    • 病症只是為了體驗
    • 病症能帶來提升和成長
    • 病症,甚至死亡都是存在的智慧
    • 病症——因愛的堵塞而受苦
  • 第六章 我們的錯亂和無知讓病症入侵
    • 多情的我們,編造呻吟的故事
    • 我們的視而不見導致病症的重複
    • 潛意識無主,任病症肆虐
    • 我們的信念模式是病症的溫床
    • 放棄自主權,讓病症成真
    • 錯亂的愛和錯亂的痛
    • 隨順群體之痛,認同並接受病症
    • 對病症的恐懼吸引病症
  • 第七章 被拒絕和遺忘的情緒,以病症當出口
    • 不打招呼不談正事VS被忽略的失落
    • 滿臉疙瘩VS無以面對的母親
    • 麻痹,無知覺VS不面對,不接受
    • 失控的「糖」VS生活缺乏甜蜜且混亂
    • 腰痛遺傳VS被深埋的金錢焦慮
  • 第八章 看穿創造病症的自己
    • 對自己的探索必須自己來完成
    • 帶著察覺,活在當下
    • 尊重體驗,帶入意識
    • 全然接受 ,勇敢面對
    • 溝通需要堅持與全然
    • 對生命臣服
    • 對病症表示感謝
    • 懂得真愛
  • 第九章 放下病症,成為自己的主人
    • 認識真正的自己
    • 接受所有的自己
    • 回歸自己的中心
    • 啟動內在力量
    • 體驗生活 享受生命
    • 創造無限的可能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