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陪你讀《論語》2:八佾+里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565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論語》是由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輯錄孔子的嘉言而成。
「論」是討論、評論,「語」是交談應答。從〈學而〉到〈堯曰〉共計二十篇,孔子交談的對象包括諸弟子、政治人物、領導階層、隱士高人、販夫走卒等等。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憑著後天的好學、廣博閱覽、努力吸取他人的精華,再加上為政、周遊列國的歷事練心,展現出對各國國政、風土人情的了解與洞察,

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 無論是人格教育、人際關係、待人接物,都能從《論語》裡獲取孔子的人生智慧。

本書收錄〈八佾篇〉、〈里仁篇〉。作者唐瑜凌先生,學自前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主任秘書李炳南老教授及徐醒民老師,親受李炳南老教授《論語》課講學指導,薈萃李炳南教授及徐醒民老師講授《論語》之精華。讓唐老師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陪你讀懂這部流傳兩千年的經典語錄《論語》。

一起跟著唐瑜凌老師,從《論語》學會如何經營幸福的生活、經營有智慧的人生。
讓唐瑜凌老師陪你讀懂論語、讀懂孔子。


→《論語》請你一定要這樣讀
●《論語》翔實地記載了孔子的談話,讀《論語》就是回到兩千多年前,與孔子直接面對面講話,原來這位老人家思想不偏激、不守舊、很民主還很幽默,腦袋裡充滿了今日大家公認的許多普世價值,談孔子,一定要屏除其他錯誤資訊的干擾,從《論語》正確地認識孔子原貌。

→用《論語》跟孔子學管理與領導
●做生意錙銖必較地討生活感到很辛苦嗎?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從《論語》中認識到另一條寬廣的經營哲學,原來做人與賺錢可以兩面兼顧。

→用《論語》解決人生許多兩難的抉擇
●你知道嗎?《論語》中所談的議題包括了交友、說話、辦事、學習、為政、養生等,甚至還教你如何選擇婚姻對象,是一本人生十字路口的指南。你還處在各種抉擇困難中不知如何是好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本書特色

★★★重點1→《論語》是許多成功人士必讀的寶典。
這一本記錄人與人之間對話的語錄,可以流行兩千多年,直到今天,勝過多少武林秘笈、作戰心法!《論語》論事論人,能直指問題的核心處,教你看懂核心問題。

★★★重點2→《論語》是豐富的文化寶庫,詞彙寶庫、更是智慧寶庫。
唐瑜凌老師結合現代人生活之所需,用白話文作內容開解,看不懂的文言文,經由唐瑜凌老師的剖析,讓人輕鬆讀懂兩千年前的文字語言,唐老師透過淺顯易懂的講解,讓你輕鬆重拾古書、重拾美好的說話藝術與人生智慧。

★★★重點3→此書薈萃李炳南教授及徐醒民老師講授《論語》之精華。
古來《論語》註解少說也有好幾百家,歷朝歷代大儒們看法有時南轅北轍,讓讀者不知如何是好。此書經由唐瑜凌老師薈萃李炳南教授及徐醒民老師講授《論語》之精華,為大家詳述《論語講要》重點,是讀通《論語》、讀懂孔子的難得好書。

★★★重點4→本書為大家提煉出「章旨」、「本章重點」,末後還有「本章提問」。
本書每一章的解釋中,皆有「章旨」、「本章重點」、「本章提問」三大特點,可幫助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重點、思考問題,不讓你有讀不到要領,想不出問題的困難。


作者序:訓練自己的面面俱到—斜槓人生的語言
唐瑜凌

論語內容看似老生常談,讀者或以為孔子之言過時、空泛或言之無物,殊不知宋朝大學者朱熹說論語是天下第一奇書。《論語》從〈學而〉到〈堯曰〉共計二十篇,是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輯錄孔子的嘉言語錄而成。所謂「論」是討論、評論,「語」是與人交談應答。孔子胸懷天下,開平民教育之先河,其交往談話的對象包括門人弟子、各國諸侯、政治人物、高人隱士、販夫走卒等等,可見孔子並非鎖在象牙塔中臧否是非人物,而是一位走入生活、跨界於諸侯各國、並能深入社會各階層中權衡折中的大時代人物。

孔子一生傳奇,出生於沒落的貴族世家,立基點與大家相同,自謂:「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而最終他憑藉著後天的好學與努力、廣博閱覽典籍吸取精華,並透過在朝為官、周遊列國十四年歷事練心,展現出對各國國政、風土人情的洞察與了解,甚至曾經捲入各國政治鬥爭中,秉持著推行大道的心志與人情世故的通達,不論處境如何凶險,孔子都能全身而退。

只要不合乎道義,對於高官厚祿的禮遇,孔子不曾有絲毫眷顧,一般說「其猶龍乎」,是在不涉及政治的情況下說的,孔子卻是身處其中,讓人感到神龍見首不見尾,莫測高深,猶如顏回讚歎他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子也非常樂意跟後學分享其內涵與見地,是一位能提攜後進的老師,亦如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但這些如海般深度的內涵,即便如顏回這樣天資聰穎、聞一知十、最能深探夫子真面目的大才,卻云:「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回努力將自己的天分、才能、時間都用在學習老師的內涵上,卻未能達到究竟,像孔子這種千古奇特的人物,實等待大家深入認識。

《論語》除了對談語錄外,更有孔子自發議論處,諸如對各種品德的定義與運用、對人際關係相處的分寸、對道的了解、對禮的分析、對人物的評斷、對命理的看法、對經學扼要處的掌握,都別具一隻眼。透過本書,我們可以抉擇出中華文化的要點,能夠培養知人的能力,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辦事時能掌握關要,經營自己的命運,在形而上的知見中又能夠通達性與天道。

處在今日多變的時代,建立種種思維模式尤為重要,《論語》能夠幫助我們就事論事、客觀評斷,以終身學習的心志,成為一個博學又有實務經驗的人才,能因時制宜發揮大用,並找到文化及各種利生事業的出路。

本書主要參考依據為《論語講要》及《論語講記》。《論語講要》是山東濟南大儒李雪廬老人上課講述的內容,由徐醒民老師整理的筆記,比較就註解的抉擇上琢磨;《論語講記》則是雪廬老人講課,弟子們現場的筆記,較為口語化,重點在經學上的發揮探究。當然,我們也兼採其他坊間大儒的論語註解。為了避免讀者不耐,本書嘗試用貼近時代的語言、條列重點來剖析各章,可作為評斷吉凶禍福的標準,幫助大家累積豐富可觀的人生經驗。

在此非常感念我的恩師李炳南老教授(雪廬老人),1948年他奉命押運山東曲阜孔奉祀官府卷宗行李等二十五箱文物,隻身渡海來臺,續任孔奉祀官德成先生府邸的主任秘書,落地便是終身留步。職務之餘,雪廬老人除了創辦臺中蓮社,還陸續開辦慈光圖書館、慈光幼兒院、菩提醫院、安老所、明倫月刊社、青蓮出版社等,在文化與慈善事業上多有建樹,而其講學底蘊深厚,我有幸躬逢其盛,沐浴在老師的風采下,命運跟著發生變化,《論語》更是深深影響我,此書不但是十三經的門戶,也是生命的樞機。

回觀孔子所處的時代,是百家爭鳴、混亂的春秋時代,各國勢力競相角逐,跟現在的時空背景也有一些相似處。孔子的國際視野與觀點值得我們借鏡,他像世間精英般能善交朋友,如結交衛國的蘧伯玉、史魚、王孫賈,齊國的晏平仲,楚國的葉公等各國的人才。他也敢於冒險犯難,為推行大道周遊列國時,孔子一行曾在匡地被圍困,在宋國被司馬桓魋追殺,在陳蔡受困七天,最後都能化險為夷。同時孔子也是涉足各領域的博物君子,某國的太宰曾讚歎孔子多能,達巷黨人也曾說無法以一家之名來定義孔子,可見孔子符合今日斜槓人生的定義。孔子的做人處世雖極為務實,然懂得權變,所謂四十而不惑,無可無不可,更是一般人達不到的境界。

總之,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認識孔子都能有所得,倘若只把孔子及其言論變成僅是古文化的一支,則是現代人莫大的損失。希望本書能提供時下的年輕人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能培養對時代針貶的眼力。而有心把子弟培養成為人才的老師,也可用本書為藍本。

《論語》的文學價值很高,文筆精煉,少言攝多義,三兩句話便能把事情說清楚明白、精準到位,給予我們人生很大的啟發與想像。上述都是孔子遺留下來的龐大文化資產,我抱著利他以及傳習的心態,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與回饋,便有了論語分篇出版的想法,由衷盼望在大家閱讀、賞析後,都能有所進益與收穫。
  • 推薦序 得時而出的陪你讀論語
  • 作者序 訓練自己的面面俱到──斜槓人生的語言
  • 八佾
    • 第一章 目中無人是亂源
    • 第二章 行禮要合乎身分
    • 第三章 禮樂是仁心最好的包裝
    • 第四章 認識禮的根本
    • 第五章 為什麼蠻夷能完勝文明之國?
    • 第六章 辦祭禮是招福還是遭禍?
    • 第七章 君子的爭與不爭
    • 第八章 培養舉一反三的領悟力
    • 第九章 培養文化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
    • 第十章 什麼讓孔子看不下去?
    • 第十一章 天下事都在孔子手掌上?
    • 第十二章 用想像力得到祖先的庇佑
    • 第十三章 為何祈禱反而遭罪?
    • 第十四章 制度完備在於鑑往知來
    • 第十五章 好「問」的求學法
    • 第十六章 在比賽中展現風度
    • 第十七章 儀式感的重要
    • 第十八章 恭敬與諂媚的區別
    • 第十九章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相處之道
    • 第二十章 《詩經》一開篇就美好
    • 第二十一章 解開宰我與魯哀公密碼式的對話
    • 第二十二章 評論歷史要有就事論事的眼力
    • 第二十三章 孔子評論一首完備的音樂應具備的元素
    • 第二十四章 孔子木鐸的聲音仍清亮地響著
    • 第二十五章 盡善盡美的開國音樂
    • 第二十六章 居上位者要重視這三件事
  • 里仁
    • 第一章 買房的首選條件
    • 第二章 智者和仁者的心安之處
    • 第三章 仁者有公仇但沒有私怨
    • 第四章 仁者就事論事,不存在個人好惡
    • 第五章 君子連吃飯也不願意忘掉的…
    • 第六章 成為孔子想見的人
    • 第七章 從過失中觀察動機與人品
    • 第八章 不虛此生在聞道
    • 第九章 聞道比穿衣吃飯重要?
    • 第十章 義是衡量人事的標準
    • 第十一章 君子與小人的內心劇場
    • 第十二章 什麼樣的人「顧人怨」?
    • 第十三章 禮讓是強國氣象
    • 第十四章 讓別人知道你的快速方法
    • 第十五章 兩個字,一輩子
    • 第十六章 公義與私利之辨
    • 第十七章 投資自己的進步大法
    • 第十八章 規勸父母有妙招
    • 第十九章 令人心安的孝道-報行蹤
    • 第二十章 孝,就在家裡的老規矩上
    • 第二十一章 一件不可以不知道的事
    • 第二十二章 行動在前,承諾在後
    • 第二十三章 少犯錯的訣竅
    • 第二十四章 說話做事有妙招
    • 第二十五章 遠離孤單最好的方法
    • 第二十六章 與長官朋友相處之道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