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生必讀的經典經文
佛法經文中,最跟觀音菩薩信仰相應的當屬〈普門品〉!現代人生活忙碌,〈普門品〉的簡短易持是受大眾歡迎的原因之一,每天只要花個短短十分鐘讀〈普門品〉,就是心的修行了!
香光寺住持與觀世音情感
悟因長老尼在書中不僅分享她出家前與觀音的因緣,還藉由許多生活見聞來闡述〈普門品〉經中真實義,看似出世間的教法,卻能如此平易近人、讓讀者應用於日常,有機會習菩薩的智慧、重新審視及端正自己的心。
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因緣而名叫「觀世音」呢?
〈普門品〉的品題中,「普門」又是指什麼意思?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性格又為何?
這些常存於世人中的疑問,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本書為悟因長老尼講說〈普門品〉的集結,全書分為八章,首先由「何為觀世音?」、「何為普門?」起頭,再搭配長老尼平實的文字,生動的解說,讓你與經典拉近距離。
這不僅是一本佛經論述,更可透過與悟因長老尼的四個約定「讀觀音」、「背觀音」、「念觀音」以及「做觀音」,重新審視自己,思考人生種種苦果、苦因,並把信仰轉化成為具體的力量和行動,學習菩薩的大慧!
佛法經文中,最跟觀音菩薩信仰相應的當屬〈普門品〉!現代人生活忙碌,〈普門品〉的簡短易持是受大眾歡迎的原因之一,每天只要花個短短十分鐘讀〈普門品〉,就是心的修行了!
香光寺住持與觀世音情感
悟因長老尼在書中不僅分享她出家前與觀音的因緣,還藉由許多生活見聞來闡述〈普門品〉經中真實義,看似出世間的教法,卻能如此平易近人、讓讀者應用於日常,有機會習菩薩的智慧、重新審視及端正自己的心。
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因緣而名叫「觀世音」呢?
〈普門品〉的品題中,「普門」又是指什麼意思?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性格又為何?
這些常存於世人中的疑問,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本書為悟因長老尼講說〈普門品〉的集結,全書分為八章,首先由「何為觀世音?」、「何為普門?」起頭,再搭配長老尼平實的文字,生動的解說,讓你與經典拉近距離。
這不僅是一本佛經論述,更可透過與悟因長老尼的四個約定「讀觀音」、「背觀音」、「念觀音」以及「做觀音」,重新審視自己,思考人生種種苦果、苦因,並把信仰轉化成為具體的力量和行動,學習菩薩的大慧!
- 【序】原來他/她就是觀音菩薩
-
1 一切,從最初的因緣說起
-
何名「觀世音」?
-
「門」的意義,是阻礙?或通道?
-
譯者的文采,推動流傳後世
-
花開見佛,經題藏深義
-
-
2 放長線的修學之道
-
先按捺好自己的身與心
-
面對內憂外難,愈要練習「心不亂」
-
〈普門品〉三答釋疑人們的三問
-
-
3 活著好難?日常裡的災與厄
-
生活如驚濤駭浪?人生裡的七難
-
心也要排毒!我們與「毒物」的距離
-
邁向里程碑,圓滿求子夢
-
-
4 念佛做為修心的起始
-
功德的較量──念多少才夠分量?
-
每一念都是佛的種籽,貴不在多,重在深植
-
修心即修身,愁苦不纏身
-
如何認識內心的真實狀況?
-
一念為始,念念清淨,心心相應
-
-
5 在俗世喧囂中尋找安頓心
-
娑婆世界苦,心如何離苦?
-
嚼苦不味苦,何以起「願」心?
-
反省與內顧,度化工夫在己身?
-
廣納各階層,開一扇窗引入光
-
眾生皆平等,每顆心都需被關照
-
本性具足,從中找到自己
-
遇緣則有師,培養善根的因緣
-
-
6 從物質界昇華的「心」練習
-
「施」有三種,不拘於形,貴在施予心
-
轉受為施,慈心擴及,菩薩提醒我們的事
-
-
7 一偈念誦,反覆持從
-
重頌長行:如何拔苦與救難?
-
孤起頌:釋「觀」與「音」
-
-
8 轉化成自助助他的力量:總迴向
-
邁向身持香、心有光的修行法門,讓我們一起做四個約定
-
堅持下去,因緣具足時,菩提種籽自然會萌芽
-
迴向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