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如何活用行為經濟學:解讀人性,運用推力,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設計出更有效的政策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6116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日本亞馬遜網站 經濟類書第1名!
解決個人的煩惱,設計出更好的公共政策,鑰匙就在這裡!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理論——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確實是很有趣而實用的一門知識,因為它正視了我們不理性的一面!
本書教我們如何使用「推力」(nudge),來確保人們既有選擇的自由,還能做出更好的決定,或引導出更好的行為
 
經濟學的傳統假設是,人們都是「經濟人」(homo economicus)——他們是自利的,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能運用所有已知的資訊,合乎邏輯地做出決定。
然而從1980年代開始,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指出,人類其實有各式各樣的偏誤(bias),因此人的行為並不總是合乎邏輯,經濟人的假設是有破綻的。而這些反常的、不合邏輯的行為,反映出人類的心理傾向,就成為行為經濟學的探討主題。
例如,大家都認為應該要儲蓄,為老後的生活做好準備,但實際上通常做不到;期限內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或是工作,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做;又例如,訂下了減重的計畫,但是往往堅持不下去,很快破功……這些都是典型的行為經濟學的特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這本書將介紹最重要的行為經濟學的觀念:
1.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包括確定性效應、損失趨避、框架效應等
2. 現在偏誤(present bias):人們習於拖延該做的事
3. 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s):人們會受到他人的效用或行為的影響
4. 捷思法(heuristic):面對不熟悉的問題,人們往往會根據個人的經驗法則,用直覺推論方式去做出決策。

由於人的這種心理、行為的特性,行為經濟學不使用金錢的誘因或懲罰的手段,而是透過「推力」的設計(例如運用承諾機制、社會規範、同儕效應、人的規避損失的心理、利用基本設定值、強調互惠性等等),可以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特別是在個人工作及生活上、健康醫療、公共政策等領域,本書會介紹一些應用的實例,可以反思,如何將這些想法運用在自己切身的問題上,更有利於自身的發展與決定,也能在政策推展上更有效果。
  • 〈出版緣起〉我們在商業性、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
  • 〔導讀〕隱藏的說客──好個有趣且有用的行為經濟學
  • 前言
  • 第1章 行為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 1. 展望理論
    • 2. 現在偏誤
    • 3. 互惠與利他
    • 4. 捷思法
  • 第2章 什麼是推力?
    • 1. 創造推力
    • 2. 推力檢查表
    • 3. 推力的實例
  • 第3章 職場上的行為經濟學
    • 1. 從三個例子講起
    • 2. 同儕效應
  • 第4章 拖延行為
    • 1. 關於薪資
    • 2. 觀察偏誤現象
  • 第5章 利用社會偏好
    • 1. 禮尚往來
    • 2. 男女為何會有升遷差異?
    • 3. 強調多數人的行為
  • 第6章 徹底改變勞動方式的推力
    • 1. 提升工作意願
    • 2. 消除目標與行為之間的差距
  • 第7章 在醫療、健康活動上的應用
    • 1. 運用基本設定值
    • 2. 將訊息的影響納入考量
    • 3. 把成果的不確定性考慮進去
    • 4. 器官捐贈的推力
  • 第8章 公共政策上的應用
    • 1. 消費稅的問題
    • 2. 保險費負擔的問題
    • 3. 保險制度的問題
    • 4. O型的人為何會捐血
  • 結語
  • 文獻解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