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885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菩提心是覺醒而利他的心,是開啟智慧的重要力量。
本論以偈頌的方式娓娓道來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修行原理,
帶你完整認識菩薩道的修行要領與實踐步驟。

《入菩薩行論》為印度和西藏佛教史上重要經典,由寂天菩薩所造,對於弘揚大乘佛法、彰顯大乘精神至關重要。濟群法師深入闡述《入菩薩行論》,並化為具體可行、有次第的菩提心完整修行。菩提心就是覺醒而利他的心,是開啟智慧的重要力量。

全論由十品組成,闡明了從菩提心生起到圓滿的完整修行。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菩提心的生起,從營造心靈環境到生起菩提心,包括〈菩提心利益品〉、〈懺悔罪業品〉、〈受持菩提心品〉。第二部分是菩提心的心理建設,包括〈不放逸品〉、〈護正知品〉、〈安忍品〉。第三部分是菩提心的增長、提升和圓滿,包括〈精進品〉、〈靜慮品〉、〈智慧品〉和〈迴向品〉。

作者寂天菩薩出生於七世紀末,是南印度梭羅史吒國國王善鎧的王子。他自幼就得到文殊銳智成就法的傳承,並依此修行,親見文殊菩薩,得其加持。在《入菩薩行論》中,寂天菩薩以經典為依據,運用種種比喻,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以偈頌的呈現方式,融合理性和感性兼備的語言娓娓道來,表述非常生動,邏輯嚴謹而充滿詩意,且和生活息息相關,可謂引人入勝。

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史上,《入菩薩行論》有著崇高地位,並留下眾多注釋。學習這部論典,不僅可以提升個人修學,為實踐菩提心提供系統、完整、深入的指導,還能弘揚大乘精神,促進漢傳佛教的健康發展,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為眾生帶來究竟的利益。
  • 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上)
    • 前言:發菩提心,學做菩薩
      • 一、從慈心到菩提心
      • 二、修學菩提心的次第
      • 三、瑜伽菩薩戒
      • 四、三聚淨戒
      • 五、三級修學和三級利他
    • 緒論
      • 一、為什麼要學《入行論》?
      • 二、本論的作者
      • 三、本論的內容和結構
      • 四、《入行論》的影響
    • 論序
    •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 一、明菩提心所依
      • 二、思惟菩提心利益
      • 三、菩提心利益之依據
      • 四、敬歎菩薩
    • 第二品 懺悔罪業
      • 一、獻供三寶
      • 二、禮讚三寶
      • 三、皈依三寶
      • 四、四力懺悔
    •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 一、前行
      • 二、正發菩提心
      • 三、結讚菩提心
    • 第四品 不放逸
      • 一、略說不放逸
      • 二、廣說不放逸
      • 三、結勸
    • 第五品 護正知
      • 一、守護學處之要──護心
      • 二、護心方便──正知正念
      • 三、以正念正知護心
      • 四、圓滿學處之餘要
  • 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中)
    • 第六品 安忍
      • 一、思惟嗔過及忍德
      • 二、修習安忍之法
    • 第七品 精進
      • 一、勸勉精進
      • 二、斷除不精進
      • 三、增長精進力
    • 第八品 靜慮
      • 一、勸勉修止
      • 二、斷止逆緣
      • 三、如何修止
      • 四、結勉修三昧
  • 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下)
    • 第九品 智慧
      • 引言:求解脫者需空慧
      • 一、二諦
      • 二、與實有宗交流無自性
      • 三、與唯識宗交流無自性
      • 四、顯空性能斷惑,成就佛果
      • 五、成立大乘是佛說
      • 六、廣說人無我
      • 七、廣說法無我
      • 八、勸修空性利自他
    • 第十品 迴向
      • 一、總迴向
      • 二、別迴向
      • 三、念恩禮敬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