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的文章,都是收錄自《進用論精要》中所有有關經濟學的論述,並加以重新編輯、翻譯。之所以選用《00—經濟解放之道》作為《本書》書名,是因為它最能傳達作者獨特的經濟視野。作者經濟體系的核心特色,在於使世人免於物質世俗的問題,而讓人能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心智及靈性上的解脫。

就在作者辭世前不久,他曾說到:「當今世上的經濟學,不過是理論上的誇辭,應再更實際些」。他認為,經濟學應該是一門精確、務實的科學,並且是為了所有眾生福址而發展的。

作者最關切受壓迫踐踏人們的苦難,他曾花很長的時間,指導來自印度東北部各地的進用論工作者,以提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次作者對一群致力提昇窮人生活水平的經濟學家的談話中,他提到:「對每一件崇高的行動,我都會伸出援手,在你們致力於人類經濟解放的奮鬥中,始終有我的全力支持。」

作者的方式,是對弟子發表即席的講說,其主題涵蓋極廣,當然也包括了經濟學。他經常一連幾天或數週,對不同的人群,發表針對同一主題的講述。在《本書》中,將這些講述匯集成一篇文章,並以第一次發表日,記為此篇的發表日期。

出版者在此版本中,將這些文章共編成五篇,每一篇內的文章基本上是照著發表年代來排的。

第一篇是有關經濟解放的基本原理,架構出進用論經濟體系的核心原則。

第二篇對今日世界之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以及主流的物質主義提出精要的評論。

第三篇說明了如何為群體的福址發展鄉村地區,並強調對等合作在農業生產上的必要性。

第四篇指出透過經濟分散化提昇當地人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條件。

第五篇提出了幾項政策,可以立即採用並解除受迫害人民的痛苦。

《本書》大部分的文章原是作者以孟加拉文或英文講述,有一些則是同時用這兩種語言。以下的文章是以孟加拉文發表,在《本書》中譯為英文:〈進用論原理〉、〈進用論經濟體系的一些特色〉、〈保持貨幣週轉〉、〈三個層面的資本主義〉、〈經濟蕭條〉、〈農地革命〉、〈農人合作社〉、〈分散化經濟Ⅱ〉、〈東部潮溼理論〉、〈人口成長與控制〉以及〈發展規劃〉。此外,〈動態均衡與平衡〉在本書中重新加以翻譯與編整。

以下的文章則是以英文講述:〈基本需求與最大舒適〉、〈經濟動力學〉、〈封建制度與包稅制〉、〈提昇落後階級〉、〈多目標發展方案〉。此外,〈經濟學問答錄〉的大部份也是以英文講述。

有時在一篇文章中,以橫線分成不同的部份,這是因為原文是分別用孟加拉文或英文發表。例如,〈平衡經濟的原理〉及〈合作生產〉的前半部是翻譯自孟加拉文,後半部則是用英文。〈共產主義的缺陷〉的前兩節也是翻譯自孟加拉文,第三節則是英文。

有些文章是由原英文及孟加拉文加以編匯。這些重新編訂的文章有:〈社會經濟的群體化〉、〈經濟的四個面向〉、〈合作社〉、〈整體農業〉、〈水資源保育〉、〈鄉級規劃〉、〈分散化經濟Ⅰ〉、〈經濟民主化〉、〈發展計劃〉匯錄自數段以英文發表的講述,這是作者在一九七九年十一及十二月間,訪走印度各地時,針對社經群體化理論所提出的實際運用說明。

作者一些未出版的觀點也加錄在幾篇重新編訂的文章裡。

最後,文中方框〔〕代表英編者所註加的文字。而圓框( )代表原是作者的話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