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祂的弟子尊稱祂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字一句皆是上師的恩典,展書研讀猶如啜飲甘露般的喜悅、甜美。經典有云:梵咒的種子就是上師的話語,解脫的唯一要素就是上師的恩典。是故本系列叢書乃是生命無明大海的明燈,亦是解脫道上的智慧覺海之舟。
作者嘗言:
事實上,「聖地」(tiirtha)即意指一種境地,也就是說從此處如果你再往內在走一步,你將登上喜悅之地;而如果你往粗鈍的外在走一步,你就會回到粗鈍的物質世界。這就是「聖地」的意義。人應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處在此環接點(tiirtha)上,如此,當你靜坐時,你便容易深入;一旦你開始從事世俗工作,也可立即上手。人應一直維持在這個位置、境界上,永遠在這個心靈聖地。每個人都有家庭要照顧,人怎麼可能永遠都去瓦拉那西(Varanasi)或阮昧希瓦拉姆(Rameshvaram)等地朝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的聖地在內在,非外在。
「哦,那些惰性的人,那些受惰性思想引導的人,四處遊蕩─這裡是聖地,這裡有一個聖湖,人應浸泡在此湖中,這是某某神像,這是這個、是那個─做這些事都不過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氣力和金錢。外在的聖地非真正的聖地。真正的聖地在裡面,不在外面。」
作者亦曾如此說道:
「你們應該知道偉大的人或好人總是佔少數,不會有幾百萬或幾億人之多,但這少數人卻是人類社會的火炬傳遞手,是開拓的先鋒。所以拯救人類是你們的責任。那些無法肩負自己責任的人,他們的責任就該由你們擔當起來。靈性修持者的生命是一種使命,你整體生命、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使命。這使命為何?就是拯救人類免於毀滅的危機。我希望你們成功,我不僅希望,更確信你們必會成功!」
如斯慈悲寬憫的法語,如斯睿智精鍊的箴言,乃叢書中採擷不盡的寶藏,亦是永恆激勵的泉源,它滋潤每一顆虔誠渴望的心,引領眾生走向生命至上喜悅的大道。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字一句皆是上師的恩典,展書研讀猶如啜飲甘露般的喜悅、甜美。經典有云:梵咒的種子就是上師的話語,解脫的唯一要素就是上師的恩典。是故本系列叢書乃是生命無明大海的明燈,亦是解脫道上的智慧覺海之舟。
作者嘗言:
事實上,「聖地」(tiirtha)即意指一種境地,也就是說從此處如果你再往內在走一步,你將登上喜悅之地;而如果你往粗鈍的外在走一步,你就會回到粗鈍的物質世界。這就是「聖地」的意義。人應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處在此環接點(tiirtha)上,如此,當你靜坐時,你便容易深入;一旦你開始從事世俗工作,也可立即上手。人應一直維持在這個位置、境界上,永遠在這個心靈聖地。每個人都有家庭要照顧,人怎麼可能永遠都去瓦拉那西(Varanasi)或阮昧希瓦拉姆(Rameshvaram)等地朝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的聖地在內在,非外在。
「哦,那些惰性的人,那些受惰性思想引導的人,四處遊蕩─這裡是聖地,這裡有一個聖湖,人應浸泡在此湖中,這是某某神像,這是這個、是那個─做這些事都不過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氣力和金錢。外在的聖地非真正的聖地。真正的聖地在裡面,不在外面。」
作者亦曾如此說道:
「你們應該知道偉大的人或好人總是佔少數,不會有幾百萬或幾億人之多,但這少數人卻是人類社會的火炬傳遞手,是開拓的先鋒。所以拯救人類是你們的責任。那些無法肩負自己責任的人,他們的責任就該由你們擔當起來。靈性修持者的生命是一種使命,你整體生命、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使命。這使命為何?就是拯救人類免於毀滅的危機。我希望你們成功,我不僅希望,更確信你們必會成功!」
如斯慈悲寬憫的法語,如斯睿智精鍊的箴言,乃叢書中採擷不盡的寶藏,亦是永恆激勵的泉源,它滋潤每一顆虔誠渴望的心,引領眾生走向生命至上喜悅的大道。
- 第一○二講 吠陀與密宗的根本差別
- 第一○三講 尋求至上庇護
- 第一○四講 密宗的一些特徵
- 第一○五講 致因之母無所不知
- 第一○六講 虔誠是唯一之路
- 第一○七講 成為虔誠者
- 第一○八講 社會秩序與優越自卑情結
- 第一○九講 一般祈禱徒勞無益
- 第一一○講 一般與正確的祈禱
- 第一一一講 各種親密伙伴
- 第一一二講 虔誠與智力
- 第一一三講 不要被誤導
- 第一一四講 希瓦的三個名稱
- 第一一五講 人類心理導向靈性的進化
- 第一一六講 肉身與世間
- 第一一七講 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
- 第一一八講 梵咒與咒語
- 第一一九講 靈性的秘密
- 第一二○講 法性的十個特性
- 第一二一講 靈性的啟蒙—diiks'a'(迪克夏)
- 第一二二講 虔誠最為殊勝
- 第一二三講 斷食的真義
- 第一二四講 虔誠者及其崇敬的目標
- 第一二五講 宇宙之父的特殊責任
- 第一二六講 與生俱有的平等權利
- 第一二七講 靈性修持四階段與虔誠
- 第一二八講 物質、心靈與靈性層次
- 第一二九講 自我了悟方為真知
- 第一三○講 永恆的喜悅與遊戲三昧的喜悅
- 第一三一講 靈修之路成功三要素
- 第一三二講 至上意識—唯一的朋友
- 第一三三講 千頭意識
- 第一三四講 超腦記憶
- 第一三五講 知與不知
- 第一三六講 虔誠為解脫之最佳途徑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