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難經

出版日期
2023/03/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4380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圖解難經》是學習中醫的入門經典之一,透過圖示與表列,闡述《黃帝.內經》素問與靈樞之理論與實證,整合八十一難內容,初學者,用以自修習讀可建立中醫理論與診治之基礎。
․作者累積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八十一難每難提挈標題,專業從業醫生臨證可循此提示,探求診治方針,實具臨床指導價值。

《圖解難經》遵循中國古代醫典《難經》之醫理內容,從第一難「獨取寸口,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到第八十一難「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醫者臨證時藉由六經辨證,探其原,繹其緒,深得《內經》診疾與治病之堂奧,對證施治,有效提高醫療品質。
《圖解難經》具有理論價值及臨床實用性,亦適合自修習讀,臨床參考,確也可因應中醫研究所及中醫師國家考試之用。
  • 前言
  • 導讀
  • 第一章 脈學
    • 1-1 一難:寸口決死生(源自《內經‧五十營》)
    • 1-2 二難:脈有尺寸
    • 1-3 三難:脈太過不及,陰陽相乘,覆溢關格
    • 1-4 四難:脈有陰陽之法(參考二十難)
    • 1-5 五難:脈有輕重
    • 1-6 六難: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
    • 1-7 七難:王脈
    • 1-8 八難:寸口脈平而死
    • 1-9 九難:別知藏府之病
    • 1-10 十難:一脈十變
    • 1-11 十一難: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
    • 1-12 十二難: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參考八十一難)
    • 1-13 十三難:色脈相勝與相生
    • 1-14 十四難:脈有損至(參考二十一難)
    • 1-15 十五難:四時脈弦鉤毛石
    • 1-16 十六難:五藏脈之內外證與病證
    • 1-17 十七難:切脈知死生存亡
    • 1-18 十八難:三部九候與積聚痼疾
    • 1-19 十九難:男脈與女脈
    • 1-20 二十難:脈有伏匿(參考四難、五十九難)
    • 1-21 二十一難:形病與脈病(參考十四難)
    • 1-22 二十二難:是動與所生病
  • 第二章 經絡
    • 2-1 二十三難:十二經脈長短度數及流注
    • 2-2 二十四難:手足三陰三陽氣絕之候
    • 2-3 二十五難:十二經脈之數
    • 2-4 二十六難:十五絡脈之數
    • 2-5二十七難:奇經八脈
    • 2-6二十八難:奇經八脈何起何繼
    • 2-7二十九難:奇經八脈之為病
  • 第三章 臟腑
    • 3-1 三十難:榮衛相隨
    • 3-2 三十一難:三焦之部位與作用
    • 3-3 三十二難:心肺獨在鬲上
    • 3-4 三十三難:肝肺色象浮沉之理
    • 3-5 三十四難:五藏之聲色臭味液與七神
    • 3-6 三十五難:諸府功能與五藏相配
    • 3-7 三十六難:腎與命門
    • 3-8 三十七難:五藏上關九竅與藏府不和
    • 3-9 三十八難:論府何獨有六
    • 3-10 三十九難:論府五藏六
    • 3-11 四十難:鼻者肺候知香臭,耳者腎候能聞聲
    • 3-12 四十一難:肝獨有兩葉
    • 3-13 四十二難: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
    • 3-14 四十三難: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
    • 3-15 四十四難:七衝門
    • 3-16 四十五難:八會者
    • 3-17 四十六難:老人臥不寐少壯寐不寤
    • 3-18 四十七難:人面獨能耐寒
  • 第四章 疾病
    • 4-1 四十八難:人有三虛三實
    • 4-2 四十九難: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
    • 4-3 五十難:五邪之別
    • 4-4 五十一難:藏府病證之別
    • 4-5 五十二難:藏府發病根本不等
    • 4-6 五十三難:七傳者死與間藏者生
    • 4-7 五十四難:藏病難治與府病易治
    • 4-8 五十五難:積聚之別
    • 4-9 五十六難:五藏之積
    • 4-10 五十七難:五泄
    • 4-11 五十八難:傷寒有五
    • 4-12 五十九難:狂癲之別(參考二十難)
    • 4-13 六十難:頭心病之厥痛與真痛
    • 4-14 六十一難:望聞問切與神聖工巧
  • 第五章 俞穴
    • 5-1 六十二難:藏井滎有五府獨有六
    • 5-2 六十三難:藏府滎合,皆以井為始
    • 5-3 六十四難:井滎俞經合之陰陽五行屬性
    • 5-4 六十五難:所出為井與所入為合
    • 5-5 六十六難:十二經之原
    • 5-6 六十七難:募在陰而俞在陽
    • 5-7 六十八難:井滎俞經合所主病(參考七十三難)
  • 第六章 針療法
    • 6-1 六十九難:補母瀉子之治
    • 6-2 七十難:四時針刺之法(參考六十五難)
    • 6-3 七十一難:針刺榮衛之淺深
    • 6-4 七十二難:迎隨調氣之方(參考七十九難)
    • 6-5 七十三難:刺井瀉滎之法(參考六十八難)
    • 6-6 七十四難:四時針刺之異
    • 6-7 七十五難: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之道(參考七十九難、八十一難)
    • 6-8 七十六難:補瀉之法與步驟
    • 6-9 七十七難:上工中工之治病
    • 6-10 七十八難:針刺壓按與補瀉之道(參考八十難)
    • 6-11 七十九難:迎隨補瀉之法(參考七十五難)
    • 6-12 八十難:入針出針之法(參考七十八難)
    • 6-13 八十一難:實實虛虛之害(參考一難、十二難、四十八難、七十五難、七十七難)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