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國考教育行政類專業科目重點精析(含教概、教哲、教行、比較教育、教心、教測統)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8010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書號:1N321131
國考教育行政類教育專業科目高分技巧
(一) 跳躍式學習:不要想一次就把書的內容全部記起來,碰到不懂的章節,就暫時跳過去,等到一段時間再回來看,自然能夠理解。
(二) 認真唸書不代表是上榜的關鍵:精確地說,認真唸書只是上榜的必要條件而已,要懂得把你會的東西在考試時寫出來,才能顯得有價值;換言之,若是你念了許多書,卻無法在正式考試時表達,那不就等同於沒唸書嗎!
(三) 寫考古題的迷思:大家通常都會以「我的書還沒有念完,寫考古題也寫不出什麼東西」的想法來逃避寫考古題,其實,書是永遠不可能念的完的,而根據金榜題名者的成功經驗,寫考古題是最關鍵的成功因子。
(四) 主動積極的向專家學習:只有主動積極的去向金榜題名者請教,才能夠得到更多幫助自己上榜的經驗,本書即為金榜題名者的心得精華。
(五) 準備筆記:當你決定要準備自己筆記的時候,建議是把筆記整理成你答題的模式,也就是一個主題約600字左右,如此一來,也才可以強迫自己真正整理出所謂的重點,而非淪為抄書式的筆記。
(六) 蒐集資訊:包括可能出題教授一年內出版之期刊文章、上課內容或其指導研究生正在進行中的論文題目、其學校辦的學術研討會等,都有可能是當年度公務人員考試的出題範圍。

本書特色:
◎粗體字強化標示,高效學習易讀易懂
國家考試中教育行政類組中,不管是高普考、地方政府特考、原住民特考、身心障礙特考等,考科包羅萬象,其命題範圍也十分廣泛。因此,本書依據考試院所公布的教育高普特考命題大綱,編寫教育概要、教育哲學、教育行政學、比較教育、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驗與統計的精華重點,以顯眼的粗體字來提醒你重要的考試觀念,只有掌握精華重點,才能省時不費力地達到有效學習。

◎大量圖表對照,關鍵考點系統整理
除了粗體的重要關鍵字記憶以外,圖像與表格也是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本書教所有教育行政類相關考科重點整理成簡單明瞭的圖像或表格,藉由表格的條列整理與兩兩對照,可深入了解基本概念。而讀完這些圖表化整理的課文後,每章皆搭配相關的歷年試題與解析範例與歷年教育國考精選試題完整解析。重點整理及解析範例都是邀請已考上高普考的同學所撰寫,因此可謂極具參考價值。因解釋名詞或是申論的考試,並沒有絶對正確的答案,只要自己言之有物,具有獨特風格即能獲得命題教授的青睞,故參考書中內容解析能有助於培養出自我的答題風格。

◎最新試題解析,名師詳解鑑往知來
評分委員需要審閱許多試卷,所以,他們第一個掌握的就是架構,因此,有名師的指引答題十分重要,本書由教育名師精心編寫,自然會依據多年深厚的教學、考試經驗,來指引你如何答題,本書第七篇收錄最新高普教育行政各考科題目,並精選重要題目解析與破題分析,幫助你在準備之餘更能掌握答題要訣及考試趨勢。希冀幫助加深閱讀印象與加強解題能力,進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金榜題名。
  • 前言
  • 國考教育行政類教育專業科目高分技巧
  • 第一篇 教育概要重點精析
    • 第1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 重點一 教育的意義
      • 重點二 教育的本質及目的
      • 重點三 教育學之發展
    • 第2章 教育的演進
      • 重點一 臺灣教育史
      • 重點二 中國教育史
      • 重點三 西洋教育史
    • 第3章 社會與教育
      • 重點一 教育社會學導論
      • 重點二 教育社會學主要理論
      • 重點三 教育與社會變遷
      • 重點四 教育與社會制度
      • 重點五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 重點六 課程與教學的社會學分析
      • 重點七 教師社會學
      • 重點八 青少年文化
      • 重點九 教育機會均等課題
      • 重點十 教育社會學重要學者及其主張
    • 第4章 課程與教學
      • 重點一 課程的意義
      • 重點二 課程設計
      • 重點三 課程的選擇及組織
      • 重點四 課程實施及發展
      • 重點五 課程評鑑
      • 重點六 課程理論與研究
      • 重點七 課程改革
      • 重點八 教學的意義
      • 重點九 教學的理論
      • 重點十 教學設計
      • 重點十一 教學方法
      • 重點十二 教學技術
      • 重點十三 教學評量
      • 重點十四 班級經營
    • 第5章 教育研究法
      • 重點一 教育研究法基本概念
      • 重點二 各類型教育研究法
  • 第二篇 教育哲學重點精析
    • 第1章 教育哲學的基本概念
      • 重點一 教育、哲學、教育哲學
      • 重點二 教育哲學與教育科學之分界
      • 重點三 哲學及教育哲學之範疇
      • 重點四 教育本質及目的
    • 第2章 哲學中的根本問題與教育
      • 重點一 心靈哲學與教育
      • 重點二 知識問題與教育
      • 重點三 教育價值論
      • 重點四 道德、人性與教育
      • 重點五 教育美學
    • 第3章 西洋哲學思潮與教育理論
      • 重點一 西洋哲學思潮與教育
      • 重點二 當代教育理論
    • 第4章 教師哲學
      • 重點一 教師角色及師生關係
      • 重點二 教師權威、學習權及懲罰
      • 重點三 教育專業倫理
      • 重點四 教育愛(文化主義觀點)
    • 第5章 當代教育哲學的趨勢分析
      • 重點一 自由主義與教育哲學
      • 重點二 情緒與教育哲學
      • 重點三 多元文化主義與教育哲學
      • 重點四 文化研究與教育哲學
      • 重點五 人智學與教育哲學
      • 重點六 人權教育
      • 重點七 批判性思考能力與生命教育
      • 重點八 批判理性主義對實證主義之批判
      • 重點九 批判理性主義及批判理論之意識型態論辯
      • 重點十 黑格爾之主奴關係比喻
  • 第三篇 教育行政學重點精析
    • 第1章 教育行政學導論
      • 重點一 教育行政學概說
      • 重點二 教育行政研究
    • 第2章 教育行政的理論基礎
      • 重點一 教育行政學理論的演進時期劃分
      • 重點二 教育行政的理論基礎
    • 第3章 教育行政運作歷程
      • 重點一 教育行政的計畫與決定
      • 重點二 教育行政的激勵及溝通
      • 重點三 教育行政組織與文化
      • 重點四 教育行政管理及領導
      • 重點五 教育行政評鑑與視導
      • 重點六 教育行銷及教育公共關係
      • 重點七 教育法學課題
      • 重點八 教育行政的組織變革及再造
    • 第4章 教育行政專業及倫理
      • 重點一 教育行政專業
      • 重點二 教育行政倫理
    • 第5章 學校經營及學校效能
      • 重點一 學校經營的相關議題
      • 重點二 學校效能的相關議題
    • 第6章 教育行政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及教育改革
      • 重點一 教育行政所面臨的環境挑戰
      • 重點二 教育改革
    • 第7章 教育政策理論及實務(含法規)
      • 重點一 教育政策理論概要
      • 重點二 教育政策實務
      • 重點三 教育法規
  • 第四篇 比較教育重點精析
    • 第1章 比較教育學之研究發展及理論取向
      • 重點一 比較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 重點二 比較教育學的發展脈絡
      • 重點三 比較教育學的主要理論基礎
      • 重點四 重要比較教育學者
    • 第2章 各國教育制度的比較
      • 重點一 教育行政制度導論
      • 重點二 各國教育行政制度
  • 第五篇 教育心理學重點精析
    • 第1章 心理學概要
      • 重點一 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 重點二 發展心理學導論
      • 重點三 個體的生理發展
      • 重點四 個體的認知發展及語言發展
      • 重點五 個體的道德發展及性別發展
      • 重點六 個體的社會發展及生涯發展
      • 重點七 個體的智力發展及創造力發展
      • 重點八 個體的人格發展及情緒發展
      • 重點九 社會認知、社會互動、歸因理論及團體行為
    • 第2章 教育心理學
      • 重點一 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 重點二 行為主義取向的教育心理學
      • 重點三 認知主義取向的教育心理學
      • 重點四 人本主義取向的教育心裡學
      • 重點五 個體的動機及態度
    • 第3章 輔導與諮商
      • 重點一 輔導與諮商的基本概念(含倫理規範)
      • 重點二 個體的壓力、心理疾病與偏差行為
      • 重點三 輔導與諮商的理論及方法
  • 第六篇 教育測驗與統計重點精析
    • 第1章 教育測驗
      • 重點一 測驗的意義
      • 重點二 教育測驗的基本概念
      • 重點三 各類心理與教育測驗
    • 第2章 教育統計導論
      • 重點一 教育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 重點二 描述統計、推論統計、實驗設計的區別
  • 第七篇 最新試題及精選解析
    • 112年 高考三級教育行政學
    • 112年 高考三級教育測驗與統計
    • 112年 高考三級教育哲學
    • 112年 高考三級比較教育
    • 112年 高考三級教育心理學
    • 112年 普考教育概要
    • 112年 普考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
    • 112年 普考心理學概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