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目前學術界對康有為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兩地流寓活動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體上來說,尚不夠全面、系統、完整與深入。譬如康有為進出新馬的時間和次數,康氏與國內政治局勢及當地僑領邱菽園的關係,他與這兩地華僑的接觸及其對僑社思想的影響等問題,現有的研究或則尚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或則有或多或少的片面性理解,或則研究開展深廣不足。
張克宏此書採取四項撰寫策略,首先搜查報章、家藏資料及英國殖民地政府檔案,梳理出康有為進出新馬的確實時間和次數;其次通過康氏在新馬期間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等的檢查,揭示他在新馬寓居時的真實處境;第三通過對康氏當時的哲學與詩歌創作,及對僑社發表的演說之研究,來探究其新馬時期的文學成就,以及其對僑社思想的影響;第四則是通過康氏在新馬的生活片段來考察當時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及新馬僑社對此維新領袖流亡前後的不同態度,並藉以考察康氏為首之保皇會在新馬活動的走勢。
本書共分為九章,其中首四章以時間為經,活動內容為緯,詳細縷述康有為在新馬的流亡歷程。第五、六章為個案研究,所處理的議題包括庚子新加坡「刺康案」,和康有為與當時新加坡僑領邱菽園的交往過程;第七章對康有為在新馬流亡時期所創作的詩歌進行分析研究,藉以評價其文學成就;第八章以康氏新馬時期所撰寫的兩部著作為研究物件,探討流亡生涯對其創作與思想所產生的影響;第九章通過對康氏幾場演說的研究,來探討康有為思想對新馬華僑所發揮的影響,包括僑社內部的團結問題,以及對激發華僑熱愛中國的催化作用,和中國維新思想在新馬的傳播。
張克宏此書採取四項撰寫策略,首先搜查報章、家藏資料及英國殖民地政府檔案,梳理出康有為進出新馬的確實時間和次數;其次通過康氏在新馬期間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等的檢查,揭示他在新馬寓居時的真實處境;第三通過對康氏當時的哲學與詩歌創作,及對僑社發表的演說之研究,來探究其新馬時期的文學成就,以及其對僑社思想的影響;第四則是通過康氏在新馬的生活片段來考察當時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及新馬僑社對此維新領袖流亡前後的不同態度,並藉以考察康氏為首之保皇會在新馬活動的走勢。
本書共分為九章,其中首四章以時間為經,活動內容為緯,詳細縷述康有為在新馬的流亡歷程。第五、六章為個案研究,所處理的議題包括庚子新加坡「刺康案」,和康有為與當時新加坡僑領邱菽園的交往過程;第七章對康有為在新馬流亡時期所創作的詩歌進行分析研究,藉以評價其文學成就;第八章以康氏新馬時期所撰寫的兩部著作為研究物件,探討流亡生涯對其創作與思想所產生的影響;第九章通過對康氏幾場演說的研究,來探討康有為思想對新馬華僑所發揮的影響,包括僑社內部的團結問題,以及對激發華僑熱愛中國的催化作用,和中國維新思想在新馬的傳播。
- 前言
-
第一章 匿迹新加坡(1900.2-1900.7)
-
第一节 应邀南渡
-
第二节 坐困危城
-
-
第二章 避居马来亚(1900.7-1901.12)
-
第一节 蛰居丹将敦岛
-
第二节 闲居槟城
-
-
第三章 环球之旅前的新马之居(1903.7-1904.5)
-
第一节 荣禄之死与康有为新马之旅
-
第二节 环球之旅前少滞新马
-
-
第四章 环球之旅后的新马之居(1908.10-1911.5)
-
第一节 欧美非之旅后再四寓槟城
-
第二节 在南洋的最后岁月——第五、六、屯次流寓新加坡
-
-
第五章 庚子新加坡"刺康案"始末
-
第一节 庚子新加坡"刺康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庚子新加坡"刺康案"的发生与终结
-
第三节 庚子新加坡"刺康案"的影响
-
-
第六章 邱康交往述论
-
第一节 超越时空的交往——神交
-
第二节 为了共同的政治理念——生死交
-
第三节 为情势所困——绝交
-
第四节 尽弃前嫌——复交
-
-
第七章 康有为在新马创作之诗歌研究
-
第一节 感念皇恩
-
第二节 忧时伤乱
-
第三节 心系故人
-
第四节 触景伤怀
-
第五节 悠闲修身
-
第六节 绘景状物
-
-
第八章 康有为在新马之哲学剑作研究
-
第一节 重新解儒的动因与目的
-
第二节 继续坚持公羊三世说的政制改革哲学
-
第三节 整合新哲学的尝试
-
-
第九章 康有为在新马之演说硏究
-
第一节 求强乃立世之本
-
第二节 合群乃求强之道
-
第三节 爱国乃合群之因
-
- 附录 康有为流亡新马大事记
- 后记
- 参考书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出版地 : 馬來西亞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9839673/98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