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的辯證行為治療團隊編寫,詳述DBT理論基礎、治療結構、核心策略與四組技巧,特別著重在個別心理治療中如何使用 DBT 的原則和策略,提供臺灣心理衛生相關治療師們和學生們認識DBT。這是第一本融合華人經驗,藉由臨床案例讓讀者了解如何將DBT 原則、策略或技能融入個別治療中。
以下簡介每一章的重點。第一章從Linehan 博士如何發展DBT的歷史與相關研究開始,說明DBT是結合行為理論、禪修原理和辯證法的綜合治療,並且是具有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接著簡介DBT的假設、結構、治療中必須提供的五項功能、治療階段與標的行為的層次結構。第二章描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生物社會發展理論,詳細回顧神經學和心理學研究,並以案例示範DBT的生物社會理論。第三章個案概念化:以實際範例說明DBT如何以四項核心概念(生物社會理論、辯證觀點、標的行為階層、行為理論)對個案的問題進行概念化分析,從而設定治療計畫。
第四、五、六章依序詳述實現個案治療目標的三組核心策略─行為改變策略、認可策略、與辯證策略。第四章改變策略先介紹問題解決策略,包括問題/行為分析以及解決方案分析兩部分,並詳細說明DBT如何以鏈鎖分析、洞察、指導、定向、承諾等策略協助個案改變行為。第五章詳述DBT七個層次的認可,以案例說明如何及何時進行這些層次的認可,以及個案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認可技巧來提升人際效能中的關係效能及認可自己。第六章以辯證哲學來看DBT辯證的策略與立場,幫助治療師完全接納個案和他們的當下,同時努力尋求改變。
第七章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包括個別治療師的角色、治療結構策略、流程、及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及結束治療。第八章強調諮詢團隊重要性和工作內容,包括加強治療師的技巧與提供治療師情感支持等。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依序介紹DBT的四組技巧:了了分明、痛苦耐受、人際效能與情緒調節。第十三章詳述如何評估自殺危險性並提供適當處遇。最後一章則是闡述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以下簡介每一章的重點。第一章從Linehan 博士如何發展DBT的歷史與相關研究開始,說明DBT是結合行為理論、禪修原理和辯證法的綜合治療,並且是具有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接著簡介DBT的假設、結構、治療中必須提供的五項功能、治療階段與標的行為的層次結構。第二章描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生物社會發展理論,詳細回顧神經學和心理學研究,並以案例示範DBT的生物社會理論。第三章個案概念化:以實際範例說明DBT如何以四項核心概念(生物社會理論、辯證觀點、標的行為階層、行為理論)對個案的問題進行概念化分析,從而設定治療計畫。
第四、五、六章依序詳述實現個案治療目標的三組核心策略─行為改變策略、認可策略、與辯證策略。第四章改變策略先介紹問題解決策略,包括問題/行為分析以及解決方案分析兩部分,並詳細說明DBT如何以鏈鎖分析、洞察、指導、定向、承諾等策略協助個案改變行為。第五章詳述DBT七個層次的認可,以案例說明如何及何時進行這些層次的認可,以及個案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認可技巧來提升人際效能中的關係效能及認可自己。第六章以辯證哲學來看DBT辯證的策略與立場,幫助治療師完全接納個案和他們的當下,同時努力尋求改變。
第七章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包括個別治療師的角色、治療結構策略、流程、及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及結束治療。第八章強調諮詢團隊重要性和工作內容,包括加強治療師的技巧與提供治療師情感支持等。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依序介紹DBT的四組技巧:了了分明、痛苦耐受、人際效能與情緒調節。第十三章詳述如何評估自殺危險性並提供適當處遇。最後一章則是闡述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 作者簡介
- 序言
-
第一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介紹:治療的假設、功能與階段
-
一、前言:辯證行為治療的發展歷程與實證研究
-
二、DBT 對個案與治療師的假設
-
三、DBT 的治療結構化
-
-
第二章 辯證行為治療中邊緣型人格的生理社會理論
-
一、前言
-
二、林納涵的生物社會理論
-
三、以林納涵生理社會理論分析個案範例
-
-
第三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案概念化
-
一、四項核心概念
-
二、DBT 的治療前評估
-
三、個案概念化範例
-
-
第四章 核心策略:改變策略
-
一、問題解決
-
二、古典制約
-
三、操作制約
-
四、技巧訓練程序
-
五、認知矯正
-
-
第五章 核心策略:認可策略
-
一、雖然是前言,但是很重要
-
二、DBT 的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策略
-
三、需要應用到 DBT validation: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的時機
-
四、個案如何應用認可技巧
-
五、個案也要練習認可自己的技巧
-
-
第六章 核心策略:辯證策略
-
一、辯證的世界觀以及在治療中的運用
-
二、平衡的治療架構:四個模組之間的平衡
-
三、辯證平衡的治療者與治療歷程
-
四、特殊的辯證策略
-
五、結語:關於辯證的其他提醒
-
-
第七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
-
一、個別治療師的角色
-
二、個別治療的結構策略
-
三、每次個別治療進行流程
-
四、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
-
五、如何結束治療
-
-
第八章 辯證行為治療諮詢團隊
-
一、諮詢團隊的目標功能
-
二、諮詢團隊的形式
-
三、針對個案的討論
-
四、對技巧訓練團體的討論
-
五、觀察員的角色
-
六、團隊紀錄
-
七、常見的問題與處理
-
八、結語
-
-
第九章 了了分明
-
一、什麼是了了分明?它與自殺防治有關嗎?
-
二、邊緣性人格的了了分明困境,及為何了了分明可以幫助他們?
-
三、DBT 的了了分明概念及技巧
-
四、了了分明的其他觀點及應用
-
-
第十章 痛苦耐受
-
一、什麼是痛苦耐受
-
二、邊緣性人格的痛苦耐受困境
-
三、DBT 的痛苦耐受概念
-
四、DBT 的痛苦耐受技巧
-
-
第十一章 人際效能
-
一、前言
-
二、澄清人際情境中的目標
-
三、有效人際表達的準則
-
四、決定要求或拒絕的強度
-
五、干擾人際效能的因素與疑難排解
-
六、建立關係與結束傷害性關係
-
-
第十二章 人際效能:行中庸之道
-
一、前言
-
二、行中庸之道
-
-
第十三章 情緒調節
-
一、情緒的產生
-
二、情緒的功能
-
三、影響調節情緒的因素
-
四、辨認並命名情緒
-
五、改變不想要的情緒方法
-
六、降低情緒脆弱性
-
-
第十四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自殺評估與處遇
-
一、評估自殺和自傷行為的風險
-
二、提供安全計畫與治療
-
-
第十五章 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概念與處遇技巧
-
一、前言
-
二、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
三、給家庭的其他建議:照顧好自己以便照顧我們的孩子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