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佛法綱要》是修行成佛的根本。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實觀照、如實行履、如實發願,終能斷煩惱、解脫而成佛。
面對無量法門,該如何擇定修行的起點呢?
《佛法綱要》可說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綱,涵括四聖諦、六波羅蜜與〈四弘誓願〉,是修行的入門起點,也是成佛的圓滿終點。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做了詳盡的叮囑與解說。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大、小乘共同的根基。雖是初學者的入門必修,卻是久學者最後才能證悟者。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超越生死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佛弟子精進修學的指標,諸佛皆依此發願成佛。
掌握佛法綱要,修行道路將如佛陀親自帶路般清楚無礙。
「聖嚴師父的講記,有幾個特色:說法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情境,經常以人們心中習以為常的煩惱為出發點,直探人內心深處矛盾的問題所在;或以入世心時刻叮嚀讀者,佛法應貼近日常生活,務必考量到對自己、家人和環境的關心是否足夠。
在明白易懂的解說中,不失深度。廣引專業而有深度的經論,做為詮釋佛法的依據。這對已經有佛法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有所依循,藉以一窺佛教義理嚴密體系之堂奧,並掌握重點。」 ——越建東教授導讀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實觀照、如實行履、如實發願,終能斷煩惱、解脫而成佛。
面對無量法門,該如何擇定修行的起點呢?
《佛法綱要》可說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綱,涵括四聖諦、六波羅蜜與〈四弘誓願〉,是修行的入門起點,也是成佛的圓滿終點。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做了詳盡的叮囑與解說。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大、小乘共同的根基。雖是初學者的入門必修,卻是久學者最後才能證悟者。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超越生死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佛弟子精進修學的指標,諸佛皆依此發願成佛。
掌握佛法綱要,修行道路將如佛陀親自帶路般清楚無礙。
「聖嚴師父的講記,有幾個特色:說法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情境,經常以人們心中習以為常的煩惱為出發點,直探人內心深處矛盾的問題所在;或以入世心時刻叮嚀讀者,佛法應貼近日常生活,務必考量到對自己、家人和環境的關心是否足夠。
在明白易懂的解說中,不失深度。廣引專業而有深度的經論,做為詮釋佛法的依據。這對已經有佛法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有所依循,藉以一窺佛教義理嚴密體系之堂奧,並掌握重點。」 ——越建東教授導讀
- 編者序
- 【導讀】廣演佛綱幽微,頓曉眾生長迷
-
壹、四聖諦講記
-
前言
-
佛法的基礎
-
為何說是「四聖諦」?
-
聖諦是什麼?
-
四聖諦的經論依據
-
四聖諦是世間和出世間的兩類因果
-
四聖諦的內容
-
一、苦諦的內容
-
二、集諦的內容
-
三、滅諦的內容
-
四、道諦的內容
-
-
結論
-
一、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
二、四聖諦與三法印的關係
-
-
-
貳、六波羅蜜講記
-
什麼叫作波羅蜜?
-
布施波羅蜜
-
一、經典中談布施
-
二、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
三、三種布施
-
-
持戒波羅蜜
-
一、聲聞戒
-
二、菩薩戒
-
-
忍辱波羅蜜
-
一、三種忍
-
二、經典中談忍辱
-
三、菩薩四法
-
-
精進波羅蜜
-
一、精進與發願
-
二、三種精進
-
三、六種精進
-
四、經典中談精進
-
-
禪定波羅蜜
-
一、四類禪
-
二、四禪天
-
三、四種禪定
-
四、四種禪定特相
-
五、四空處定
-
六、三等至
-
七、三三摩地
-
八、禪定與七加行位
-
-
般若波羅蜜
-
結論
-
-
參、〈四弘誓願〉講記
-
〈四弘誓願〉
-
前言
-
眾生無邊誓願度
-
一、修學佛法廣度有緣
-
二、借光又發光,普照一切
-
-
煩惱無盡誓願斷
-
一、向下心的煩惱
-
二、修行佛法過程中的煩惱
-
三、以願心為指標
-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一、盡未來際皆勤學
-
二、辨別正法與邪法
-
三、無漏正法是目標
-
-
佛道無上誓願成
-
一、正道是不違背因果
-
二、正道有內外層次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