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越專注,越安寧:瑜伽與冥想,從纏心到禪心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508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冥想到底想什麼?禪修又在修什麼?
深入理解瑜伽精髓,提升健康與幸福感
從焦慮到靜慮,探討身、心、靈的多重層面
七堂修行課+九式瑜伽功,以「溫暖與寧靜」與你結緣


║變纏心為禪心──如何不為事情所累,不為情緒所轉?
【專注眼下】
不要看不上小事,每件宏大的計畫都是從點滴做起的。
成大事者也繞不開經營好吃喝拉撒和家庭的柴米油鹽。
「專注」最通俗的解釋就是該幹麼幹麼,別挑三揀四。

【有序安排】
與每一段生活相遇,必然有它本然的因緣,
也就是最佳時機和最佳條件,這便是「緣」。
隨緣,隨的便是本然規律。練習隨順便是有序的開始。
回到本來的樣子,再緊急的事也有個先來後到的順序。
其實,我們往往是困在「心急」,而不是「事急」裡。

【放鬆應對】
沉入事情的過程,再忙碌其實都是享受。
太想要好的結果就會把「想要」變成了壓力和執著,
以結果來論勝負,就會讓內心罣礙太多,少了從容。
一天就是一天,腦子裡沒有事,身體累,但心不累。


║忙而不亂,閒而不散──終於熬到放假,為何感到清福難享?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房間裡。」
在工作的時候,心被事情抓著,或許還沒那麼明顯。
當我們在假日停下來休息時,心卻忽然無處安放了!
做家事、陪孩子、說話、拌嘴、滑手機,睡到下午……
結果,到了上班的時間又起不來,感覺還是那麼疲憊。

什麼是深層的快樂呢?它和寧靜的體驗相關。
禪修、瑜伽、太極、茶道,根本上都是在訓練身心,
使我們能平靜地履行職責,全然投入於眼下的事。
不執著結果,用平和的心生活在此刻。


➔附上動作圖解,跟隨牟木老師練九式瑜伽功!
結合印度傳統瑜伽功與太極內家養生功的傳承,透過九個序列的體位法與呼吸法練習,外伸筋拔骨、塑型減肥、調理腰脊;內平衡氣血、排除溼寒、安神靜心。

本書特色:作者結合自身教授及練習瑜伽的經驗,將各種不同流派的瑜伽、冥想與太極思維融合在一起,將瑜伽的智慧運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情緒管理、回歸中正、瘦身修行、冥想禪修、愛與關係等,讓讀者了解到瑜伽的全貌、深度及益處。另外,本書還附有九式瑜伽功,讓讀者能夠實際動手練習,體驗瑜伽的實用價值。
  • 序:把瑜伽的事,變成人生的事
  • 一、瑜伽與情緒管理
    • 說「太極」,做「太急」
      • 「太極」,還是「太急」?
    • 我們很忙,但是高效嗎?
      • 我到底想要怎樣的快樂?
      • 瑜伽,從自律開始
      • 修正自己不良的習氣
    • 正念,改變氣場
      • 行走中的正念練習
      • 說話時的正念練習
      • 睡覺時的正念練習
    • 忙而不亂,閒而不散
      • 十分鐘的冥想時光
      • 清福難享
    • 訓練禪心—專注、有序、放鬆
      • 信念的重要
    • 過程堅持,結果放手
    • 努力,然後隨緣
      • 努力過度,便是傷害
      • 執著於「悅性」,亦是一種苦
      • 過度努力,必是拙力
    • 敞開,接受
      • 敞開
      • 接受
    • 歸零,是目的,亦是道途
  • 二、瑜伽,回歸中正
    • 你是誰?
    • 心的中正
    • 鬆空冥想
    • 肢體的中正
    • 優雅體態站姿練習
    • 氣血的中正
      •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 三、瑜伽與瘦身
    • 怎麼理解瘦
    • 瑜伽與飲食控制
    • 如何吃健康?怎麼吃不胖?
    • 減肥也是修行
    • 瑜伽,一邊修身,一邊靜心
      • 從眼下真實的狀況開始瑜伽
      • 越練習越急迫,這是瑜伽嗎?
    • 女人的本性,是溫暖
  • 四、什麼是瑜伽
    • 瑜伽,即整合,連結
    • 瑜伽,是實踐的藝術
      • 瑜伽學派分為兩大類
      • 實踐瑜伽的兩個誤解
    • 瑜伽,即「不二」
    • 瑜伽八支分法與安心之道
    • 瑜伽練習的三個階段
      • 強身健體
      • 修身養性
      • 安身立命
  • 五、從手指,回到掌中
    • 合一的意義
    • 瑜伽與太極
    • 哈達與陰陽
    • 瑜伽與佛教
      • 瑜伽之詩
      • 釋迦牟尼與帕坦伽利
      • 誰都可以禪修
      • 佛會懲罰我嗎?
      • 瑜伽並非宗教
    • 禪修與冥想
      • 禪的來歷
      • 冥想的來歷
      • 冥想到底想什麼?
      • 禪修修什麼?
  • 六、冥想,從纏心到禪心
    • 禪修不是詩和遠方
    • 從焦慮到靜慮
      • 焦慮的原因
      • 變纏心為禪心
      • 禪修為了什麼?
    • 禪修方法與要點
      • 一、腿部坐姿
      • 二、脊柱腰腹
      • 三、肩膀胸廓
      • 四、雙臂雙手
      • 五、頭部頸部
      • 六、呼吸方法
    • 女性經期冥想保養
    • 禪坐不是想睡覺就是胡思亂想,怎麼辦?
    • 禪坐是虛度光陰嗎?
    • 我並不孤獨,我只是一個人待著
      • 禪,是一種承擔
      • 禪,是一種孤獨
      • 禪,是有序的思維
    • 睡眠和噩夢中的禪修
    • 你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
    • 靜心培訓有助企業發展
      • 禪修是重要的心態培訓
      • 禪修有助於建立良性管理方式
      • 禪修帶給企業的長遠益處
    • 冥想時光
  • 七、在愛中修行
    • 瑜伽,情人
    • 愛不是技巧
    • 關於我愛你
    • 愛的三個階段
    • 不能什麼都想要
      • 物質伴侶
      • 精神伴侶
      • 靈性伴侶
    • 基於「我執」的愛
    • 愛是落地的哲學
    • 清淨的愛
    • 慾望和節制
    • 愛是一場修行
  • 附錄 九式瑜伽功
    • 第一序列:頸部修復
    • 第二序列:胸肺疏通
    • 第三序列:腦部放鬆
    • 第四序列:肩膀調理
    • 第五序列:背部疏通
    • 第六序列:排濁納新
    • 第七序列:腰脊梳理
    • 第八序列:胯腿疏通
    • 第九序列:腰腹按摩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