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人的一生最終能留下的是什麼?又能夠帶走什麼?
正如佛家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撇去所有外在物質、財富,只有一顆安定的心靈才是最珍貴的!
找回迷失的本真、發現生命的價值
本書以貼近人心的智慧小語,給予心靈最有溫度的禪式生活!
▎看破生死的祝福
有位富商聽聞了禪師的賢名,便前來拜訪禪師,希望能請他寫一些祝福的話,以祝福自己的家族興旺昌盛。禪師聽完後在紙上大筆一揮寫下六字:「父死、子死、孫死」。富商大為氣憤,認為禪師蓄意詛咒,禪師解釋道:「若你的兒子比你早離世,或是孫子比兒子早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豈不悲痛?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都按照我所寫的次序死,這才是享盡天年、家族興旺!」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
生是活躍,死是睡眠。」──郭沫若
▎「憂」患與「優」勢
一位大師吩咐自己的三位弟子出去辦事,大弟子帶著一把傘出門,二弟子拿了一根拐杖,三弟子什麼也沒拿就出門了。不料沒多久後就下起一陣暴雨,晚上三人相繼歸來,帶傘的大弟子淋濕了,帶拐杖的二弟子跌得鼻青臉腫,最小的三弟子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何?
大弟子因為有傘而大膽在雨中行走卻淋濕,遇上泥濘路時因沒有拐杖而小心翼翼;二弟子因為有拐杖而不在意泥濘路,所以常常摔跤,卻有仔細避雨;最小的弟子因為什麼都沒帶,下雨時仔細躲雨、遇上泥濘路也不敢大意,竟是最後毫髮無損的人!可見人大多數時候不是栽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敗倒於自己的優勢下。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譚》
▎心中有花,世上便無荒地
曾經有位雙目失明的小和尚,他聽說寺廟前有片光禿禿的荒地,什麼都不長,於是在誦經修行之餘,常拿著鋤頭去門前的荒地開墾著。他悉心照料著這塊土地,翻土、播種、澆水,起初人人笑他愚昧,認為他既然看不到又何必如此費心呢?直到春風將土地變得生機盎然、百花爭妍,眾人才明白:在一個瞎子面前,其實沒有荒地。
「每顆心都是一片土地,這裡應該綠意盎然、鮮花盛開、充滿生機。」
【本書特色】: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東坡的這句詞道出一個世人皆明白的真理,卻鮮少有人能領悟並達到這個境界,然而只有心靈安頓了,人才能真的安於所處之境。本書收錄多篇富有禪意的心靈故事、短文,並附上啟發人心的智慧小語,期盼讀者能在書中發現屬於自己心靈的寧靜港灣,並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能讓心靈安穩平靜的「心之故鄉」。
正如佛家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撇去所有外在物質、財富,只有一顆安定的心靈才是最珍貴的!
找回迷失的本真、發現生命的價值
本書以貼近人心的智慧小語,給予心靈最有溫度的禪式生活!
▎看破生死的祝福
有位富商聽聞了禪師的賢名,便前來拜訪禪師,希望能請他寫一些祝福的話,以祝福自己的家族興旺昌盛。禪師聽完後在紙上大筆一揮寫下六字:「父死、子死、孫死」。富商大為氣憤,認為禪師蓄意詛咒,禪師解釋道:「若你的兒子比你早離世,或是孫子比兒子早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豈不悲痛?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都按照我所寫的次序死,這才是享盡天年、家族興旺!」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
生是活躍,死是睡眠。」──郭沫若
▎「憂」患與「優」勢
一位大師吩咐自己的三位弟子出去辦事,大弟子帶著一把傘出門,二弟子拿了一根拐杖,三弟子什麼也沒拿就出門了。不料沒多久後就下起一陣暴雨,晚上三人相繼歸來,帶傘的大弟子淋濕了,帶拐杖的二弟子跌得鼻青臉腫,最小的三弟子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何?
大弟子因為有傘而大膽在雨中行走卻淋濕,遇上泥濘路時因沒有拐杖而小心翼翼;二弟子因為有拐杖而不在意泥濘路,所以常常摔跤,卻有仔細避雨;最小的弟子因為什麼都沒帶,下雨時仔細躲雨、遇上泥濘路也不敢大意,竟是最後毫髮無損的人!可見人大多數時候不是栽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敗倒於自己的優勢下。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譚》
▎心中有花,世上便無荒地
曾經有位雙目失明的小和尚,他聽說寺廟前有片光禿禿的荒地,什麼都不長,於是在誦經修行之餘,常拿著鋤頭去門前的荒地開墾著。他悉心照料著這塊土地,翻土、播種、澆水,起初人人笑他愚昧,認為他既然看不到又何必如此費心呢?直到春風將土地變得生機盎然、百花爭妍,眾人才明白:在一個瞎子面前,其實沒有荒地。
「每顆心都是一片土地,這裡應該綠意盎然、鮮花盛開、充滿生機。」
【本書特色】: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東坡的這句詞道出一個世人皆明白的真理,卻鮮少有人能領悟並達到這個境界,然而只有心靈安頓了,人才能真的安於所處之境。本書收錄多篇富有禪意的心靈故事、短文,並附上啟發人心的智慧小語,期盼讀者能在書中發現屬於自己心靈的寧靜港灣,並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能讓心靈安穩平靜的「心之故鄉」。
- 頓悟本心,返璞歸真
- 點一盞心燈
- 勿失本真
- 求諸內心
- 挖掘自己的寶藏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心存善念
- 是天生,還是心生
- 自助者,天助之
- 人生呼吸間
- 放下
- 不完美中的完美
- 找回自己更重要
- 勿忘懷中之寶
- 呼喚自己
- 覓一片廣闊的天地
- 善言暖於布帛
- 悅己,悅人
- 以愛的慈悲攝受眾生
- 煦之,霜之
- 練就一雙有力的翅膀
- 花開的時間
- 慈悲感化
- 我何在
- 不能事親,焉能成佛
- 無法代替
- 二人齊心,其利斷金
- 寬容,無聲的教育
- 幸福是什麼
- 百善孝為先
- 育人者如園丁
- 貧子有衣珠
- 莫忘父母恩
- 珍惜,便是永存
-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執守目標
- 伏久則高飛
- 負重人生
- 過則勿憚改
- 持志如心痛
- 人生瓶子
- 後退其實是向前
- 杯在壺下
- 虛懷若谷
- 專注
- 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 冷暖自知
- 執著拜倒,不如大膽超越
- 憂患與優勢
- 永遠的財富
- 行動需要導航燈
- 第一步,是成功的一半
- 我思故我在
- 處處皆生機,只在把握
- 心境左右命運
- 手中的命運線
- 閑坐任榮枯
-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 淡泊能滅心頭火
- 悠閒忙碌,恰到好處
- 迷悟一念間
- 大悟
- 看破,放下,自在
- 操之在我
- 看破生死即是福
- 不昧因果
- 既已失去,顧之何益
- 靜坐觀心心自明
- 是沙粒,還是珍珠
- 苦,福之根
- 開墾心靈的荒地
- 隱忍
-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 心中有光
- 菩提之忍
- 慈悲之忍
- 心清如水,了無牽掛
- 自律
- 丟卻欲望
- 知易行難
- 布施,而非施捨
- 換位
- 海量之心
- 多添一些幽默
- 淡忘昨日之非
- 多些等待
- 走出享樂迷途
- 團團轉與吱吱叫
- 捨得
- 貪多必失
- 放寬心
- 知足者富
- 日日是好日
- 去除嗔怒
- 信任消除疑慮
- 猜疑,只會失去更多
- 吝嗇是一種病態
- 成由勤儉敗由奢
- 健康不能揮霍
- 眼見不一定為實
- 收起挑剔的眼光
- 逐物而失己
- 木偶人生
- 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 另解「呆若木雞」
-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不拖、不靠
- 不要好心做壞事
- 強弱本無形
- 功德無量
- 畫心
- 預約明天的幸福
- 逆流而上
- 生命之泥
- 完美距離
- 沒什麼比自信更重要
- 寬心處之
- 聆聽長者的智慧
- 沒有時間老
- 多元視角
- 可怕的麻痺
- 生命是一個過程
- 鹹有鹹滋味,淡有淡滋味
- 過往人生
- 收穫,也在側目轉身處
- 活在當下
- 償還人生之債
- 無心的妙用
- 穿越命運的黑洞
- 把握好每一次選擇
- 咀嚼人生之境界
- 生活不能得過且過
- 超越閒名
- 微笑在我心
- 禪的魅力
- 品茗,品人生
- 順勢而為,萬事隨緣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