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屈人之兵戰術×五行相生相剋×白馬非馬的詭辯
諸子的思想與技術不只著重在國家政策,
不論是外交、醫藥、謀略,甚至物理光學,樣樣都強到不行!
▎諸子「百家」,其實有上千家!
先秦時期各種學派與思想體系蓬勃發展,呈現「百家爭鳴」的情況,
但「百家」不是真的100家,也不是將近100,居然有上千家!
《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意指當時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後來的《四庫全書總目》書目記載的「諸子百家」有上千家,
然而不管是「百家」還是「千家」,先秦時期所闡發的文化思想都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儒、道兩家的學說更對文化和社會有深遠影響。
▎古代就有碩班博班?學士、碩士、博士稱謂是這麼來的!
大學畢業後的學士再上去就是研究所的碩士,再來就是博士班,
但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從哪來的?
「學士」最早出現在周代,指在學校讀書的人,六朝時多指與文字、文學撰述相關的官吏;到了唐代更不得了,「翰林學士」是文學侍從之臣,「翰林院士」更是明代詞臣的榮銜!
而「碩士」很簡單,就是指品節高尚、學問淵博的人!
「博士」在古代是一種官職,但必須是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這個官職最主要只要做三件事:擔任皇帝顧問,參與朝政;保管朝廷文獻、編撰著述;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等於是國家請的超級教授!
▎百家各說各話,卻追尊同一人為宗師?
儒家崇禮、道家主張自然、墨家尚同,還有法家農家各種家……,
每個學派對政治的主張大相逕庭,但他們怎麼都尊姜太公為宗師?
姜太公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齊國,乃齊文化的締造者,
更是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久遠的韜略家、政治家、軍事家,
其歷史地位為歷代典籍所公認,儒、法、兵、縱橫家都追他為本家人物,
姜太公對當時的思想有很大影響,因此有了「百家宗師」的名號,
就算不是他一己之力創了百家眾思想,基本上百家也可以說因他而來!
【本書特色】
春秋戰國時代局勢動盪,當時各學術流派的思想家、實踐家紛起,擁護各自的學說與對時局的思考,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學術思想得以蓬勃發展,對文化、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書分別談論諸子思想中最為重要的幾派,包括其代表人物、相關著作、思想內容、流傳典故、發展概況等部分。
諸子的思想與技術不只著重在國家政策,
不論是外交、醫藥、謀略,甚至物理光學,樣樣都強到不行!
▎諸子「百家」,其實有上千家!
先秦時期各種學派與思想體系蓬勃發展,呈現「百家爭鳴」的情況,
但「百家」不是真的100家,也不是將近100,居然有上千家!
《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意指當時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後來的《四庫全書總目》書目記載的「諸子百家」有上千家,
然而不管是「百家」還是「千家」,先秦時期所闡發的文化思想都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儒、道兩家的學說更對文化和社會有深遠影響。
▎古代就有碩班博班?學士、碩士、博士稱謂是這麼來的!
大學畢業後的學士再上去就是研究所的碩士,再來就是博士班,
但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從哪來的?
「學士」最早出現在周代,指在學校讀書的人,六朝時多指與文字、文學撰述相關的官吏;到了唐代更不得了,「翰林學士」是文學侍從之臣,「翰林院士」更是明代詞臣的榮銜!
而「碩士」很簡單,就是指品節高尚、學問淵博的人!
「博士」在古代是一種官職,但必須是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這個官職最主要只要做三件事:擔任皇帝顧問,參與朝政;保管朝廷文獻、編撰著述;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等於是國家請的超級教授!
▎百家各說各話,卻追尊同一人為宗師?
儒家崇禮、道家主張自然、墨家尚同,還有法家農家各種家……,
每個學派對政治的主張大相逕庭,但他們怎麼都尊姜太公為宗師?
姜太公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齊國,乃齊文化的締造者,
更是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久遠的韜略家、政治家、軍事家,
其歷史地位為歷代典籍所公認,儒、法、兵、縱橫家都追他為本家人物,
姜太公對當時的思想有很大影響,因此有了「百家宗師」的名號,
就算不是他一己之力創了百家眾思想,基本上百家也可以說因他而來!
【本書特色】
春秋戰國時代局勢動盪,當時各學術流派的思想家、實踐家紛起,擁護各自的學說與對時局的思考,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學術思想得以蓬勃發展,對文化、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書分別談論諸子思想中最為重要的幾派,包括其代表人物、相關著作、思想內容、流傳典故、發展概況等部分。
- 前言
-
第一章 諸子百家綜述
-
諸子百家≠一百家
-
「百家爭鳴」的出現
-
「三教九流」的由來
-
什麼是「九流十家」
-
「子」的內涵
-
學在官府
-
學士、碩士、博士的起源
-
群英薈萃的稷下學宮
-
-
第二章 無為而治的道家
-
道家綜述
-
黃老之學的春天
-
騎青牛出關的老子
-
老子開創的道家學派與黃帝有何關係
-
道家與道教的淵源
-
《道德經》和《老子》是同一回事嗎
-
六句名言品《老子》
-
(1)治大國若烹小鮮
-
(2)小國寡民
-
(3)民不畏死
-
(4)禍福相倚
-
(5)功成身退
-
(6)上善若水
-
-
道法自然的智慧
-
「無為」是指無所作為嗎
-
逍遙自在的莊子
-
「汪洋恣肆」的《莊子》
-
濠梁之辯,玄機無限
-
「莊周夢蝶」的故事
-
鼓盆而歌的典故
-
何謂「太極」
-
「太極圖」中暗藏的玄機
-
「八卦」是用來算命的嗎
-
-
第三章 注重實踐的墨家
-
墨家的發展概況
-
心繫蒼生的墨子
-
不應被忽視的《墨子》
-
「兼相愛,交相利」
-
非攻
-
節用與節葬
-
尚賢與尚同
-
非命論
-
「三表法」的提出
-
墨子邏輯學思想的體現
-
《墨經》中包含的物理力學原理
-
《墨經》中包含的幾何光學
-
《墨經》中包含的數學原理
-
遊俠精神的由來
-
-
第四章 重視法律的法家
-
法家學派概述
-
子產鑄刑鼎
-
李悝其人
-
商鞅其人
-
「徙木立信」的典故
-
《商君書》衍伸出的法家智慧
-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
-
《韓非子》一書包含了法家的哪些思想主張
-
明君治國的法寶—「二柄」
-
成也《秦律》,敗也《秦律》
-
中國古代的刑制是怎樣的
-
-
第五章 用兵如神的兵家
-
兵家簡介
-
兵學鼻祖—孫武
-
《孫子兵法》為什麼會被尊為「兵經」
-
《孫臏兵法》
-
《六韜》—驗明正身的坎坷之路
-
《三十六計》
-
不戰而屈人之兵
-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軍事家司馬穰苴
-
「十大兵書」
-
「將軍」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
你知道「十八般武器」嗎
-
你知道「五花八門」的意思嗎
-
-
第六章 神祕莫測的陰陽家
-
什麼是陰陽
-
「陰陽」學說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
陰陽家的發展概況
-
五行相生相剋的智慧
-
五行學說
-
什麼是五德終始
-
鄒衍為什麼被稱為「談天衍」
-
「大九州」的由來
-
-
第七章 能言善辯的名家
-
名家學派概況
-
名家為何被稱為「辯者」
-
名家之祖—鄧析
-
《公孫龍子》
-
白馬到底是不是馬
-
存在既「堅硬」又「潔白」的石頭嗎
-
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
丁子有尾
-
三科四呈
-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
犬可以為羊
-
-
第八章 巧舌如簧的縱橫家
-
「合縱」和「連橫」
-
早期的外交家—縱橫家
-
縱橫家的傑出代表—張儀
-
錐刺股的蘇秦
-
范雎的仕途生涯
-
樂毅的不凡人生
-
謀略家甘茂
-
《鬼谷子》是一部怎樣的書
-
縱橫家言論的彙編—《戰國策》
-
-
第九章 妙手回春的醫家
-
中醫的起源
-
中醫的十大流派
-
「岐黃之術」
-
什麼是「懸壺濟世」
-
《黃帝內經·素問》
-
拔罐是怎麼一回事
-
針灸療法知多少
-
扁鵲其人
-
兩則典故話扁鵲
-
(1)防微杜漸為良醫
-
(2)起死回生救太子
-
-
「醫聖」張仲景和中藥堂的典故
-
《傷寒雜病論》
-
一代名醫—華佗
-
「藥王」孫思邈和《千金方》
-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
-
第十章 融合先秦學術的雜家
-
名相呂不韋的傳奇人生
-
《呂氏春秋》
-
你聽說過《屍子》嗎
-
淮南王劉安
-
《淮南子》
-
博大精深的《管子》
-
-
第十一章 追求君民共耕的農家
-
農家的出發點—以民為本,重農抑商
-
農家的起源—神農與后稷的傳說
-
什麼是「三盜」
-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
許行—「君王親耕」的希冀
-
農學巨著—《氾勝之書》
-
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
《王禎農書》
-
-
第十二章 嬗變中的其他諸子各家
-
位輕而言重的小說家
-
百家宗師—姜子牙
-
《列子》
-
《晏子春秋》
-
「玄學」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
年輕有為的王弼
-
- 結語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