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上古禪讓者之末大舜:暢談遠古傳說、辯論禪讓爭議、走訪帝王遺跡,還原不一樣的聖人形象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224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爹不疼娘不愛,弟弟整天想衝康他,卻每次都聖母心爆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全是孟子為了護航偶像?
►設「誹謗之木」廣於採納人民意見,對我有不滿就說出來!

以「舜」的事蹟與遺跡為主軸,上溯五千年的歷史,
藉由探詢濟南歷史的縱深,找到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價值!

◇遠古時代的東夷部族◇

  從歷史分期來看,仍然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發展出燦爛輝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東方東夷族的文明最為燦爛,不只是《禮記》所謂「大同世界」的範本,更是人類對自我以及自然的全面覺醒:

  ◎發現了人的主體性
  ◎對自然從極度敬畏到治水的征服
  ◎民主民本的想法
  ◎人類技藝的全面發展
  ◎對道德的追求

  ——在這樣的遠古大同世界,被傳誦數千年的大人物,悄悄地誕生了。

◇受虐兒到天下共主的崛起之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句話可以作為舜一生的注腳,他的父親是樂師「瞽叟」。生母早亡,父親又娶一妻,生下他的惡毒弟弟「象」與善良妹妹「㪙手」(即是畫祖,畫嫘)。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用「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來描繪舜的繼母和弟弟象,可知這三人絕非善類。
  果不其然,三番兩次欲加害舜至死地,一次想把舜燒死在屋頂上,一次想把舜活埋在井裡,幸虧當時妻子娥皇、女英為舜提前想到辦法,讓舜死裡逃生。

  這個被親人謀害的受虐兒,不只沒有心理扭曲,反而以德報怨,依然服侍長輩,友愛手足,成為最有德行的人,接受堯的禪讓,逆襲成為天下共主。

◇勤政愛民,聖賢助治,大同世界的誕生◇

  堯死後,舜正式登上天子位。
  隨著大禹治水的成功,舜的統治開始進入天下大治、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

  除了舜,他手下的人可謂臥虎藏龍:
  皋陶為士,獄訟清明,天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契為司徒,百姓親和,人懷自勵,風化肅然。
  棄為后稷,百穀豐登,黎民殷實。
  伯夷主禮,人們上下禮讓,尊卑有序,敬老愛幼。
  垂主工師,百業興旺,人人技藝高超。
  益主山澤,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龍主外交,遠方賓客紛至沓來。

  當然,禹的功勞最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
  天下海晏河清,大同世界已然成形。舜禪讓給大禹,自己一把老骨頭仍然報效國家帶兵征伐,最終,死在征途中,是年舜百歲。

◇數千年傳頌,舜的文化象徵◇

  王莽在篡位時借用舜的美名,尊其為遠祖,在濟南建廟。先不論王莽的人品如何,但是他修建的歷史古蹟,成為當地人民的信仰中心,更牽動了後世文人的思緒,留下許多名篇。
  蘇轍、歐陽脩、曾鞏……以及無數文人到此地追述美好社會的創造者,寄託感懷。當地民眾仰賴兩口舜泉帶來的豐富資源,仰慕舜的精神風貌。
  在明媚的大明湖畔,一舜祠,兩舜泉,照祐著四方人民,更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

本書特色:
舜為中國遠古時期的五帝之一,受堯禪讓,娶娥皇、女英為妻,傳聞人品高潔,在《二十四孝》中飽受生父、繼母和弟弟的迫害,每次皆能憑藉智慧和勇氣化解難題,甚至以德報怨,多次對家人伸出援手。而今對舜的資料記載甚少,本書圍繞大舜的生平事蹟,回溯五千年歷史,欲呈現給大眾一個更立體飽滿的聖賢形象!
  • 第一章 聞說東夷有聖人
    • 聖賢桑梓—濟南歷下所在的東夷族
      • (一)以人為主體的時代
      • (二)對自然的支配、征服
      • (三)厚生愛民意識
      • (四)強大的東方軍事部落
      • (五)豐富的想像力
      • (六)重技藝,尚德行
    • 虞舜不逢堯,耕耘處中田—舜的家世
    • 獨具慧眼的「四岳」
  • 第二章 歷經考驗的舜
    • 舜耕歷山—象耕鳥耘的故事
    •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萬民所歸的人格感召力
    • 〈南風〉奏舜琴,天心知舜孝
      • (一)「鳥工」救危難
      • (二)「龍工」與濟南舜井
      • (三)舜歌〈南風〉—濟南千佛山南風亭的由來
      • (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婚事引起的風波
      • (五)舜的〈思親操〉—濟南千佛山思親亭的由來
  • 第三章 攝政時期的舜
    • 白丁作天子
    • 八愷八元才,燁燁賢良輔—知人善任的舜
    • 放逐「四凶」,威服天下
      • (一)共工的興亡
      • (二)渾渾沌沌的驩兜
      • (三)貪食貪財的三苗
      • (四)桀驁不馴的鯀
  • 第四章 遠古發明創造的人格化代表
    • 堯舜君民舊風俗,凡經幾變到如今—舜作室、築牆、茨屋
    • 舜與龍山黑陶
    • 盡善盡美舊簫韶
    • 堯舜千鐘,孔子百觚—舜與齊魯飲酒之風
  • 第五章 堯舜吾君民 勛業垂萬年
    • 創法立制垂千古
      • (一)五明扇和誹謗之木
      • (二)天子「五載一巡守,群後四朝」
      • (三)父系氏族社會的新機制—刑法
    • 九州禹跡忘安樂—夷夏聯合治水
      • (一)多事之秋的堯
      • (二)大禹治水
      • (三)禹鑿龍門
      • (四)天涯路遠是為家—「三過其門而不入」的故事
    • 舜肇(劃)十二州與濟南城子崖城址
    • 願補日月歌太平—輔佐虞舜的遠古聖賢
      • (一)直上青天揮浮雲—皋陶
      • (二)伯益佐舜禹,職掌山與川
      • (三)曠古誰高后稷功
      • (四)契和伯夷
      • (五)垂、夔、彭祖
    • 神州盡舜堯—政通人和的和諧社會
  • 第六章 皇皇大舜 合堯玄德
    • 堯舜禪讓的傳說
      • (一)「天下為公」與「天下為家」交接點
      • (二)許由「洗耳」與「巢父飲犢」
      • (三)韓非子對「禪讓」的高論
      • (四)〈卿雲歌〉與濟南千佛山的卿雲軒
    • 斑竹一枝千滴淚—舜之死
  • 第七章 活躍在濟南周圍的虞舜後裔
    • 田氏代齊,回歸濟南
    • 秦末田氏在濟南周圍的復國活動
    • 東平陵王家的王政君
    • 王莽改制,祖風猶存
  • 第八章 茫茫舜跡在濟南
    • 大舜文化的淵藪—千佛山
      • (一)千佛山舜祠
      • (二)舜耕山上覓舜跡
    • 從舜田門走進舜井街
      • (一)舜田門
      • (二)濟南城內舜祠的滄桑盛衰
      • (三)源頭活水恩波遠—舜井
      • (四)萬古遊人吊舜皇—水神、泉神、雨神
    • 大明湖畔覓舜跡
      • (一)北渚亭、北渚橋
      • (二)聞韶驛、聞韶館、聞韶臺
    • 趵突泉的舜跡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