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先生與二十世紀同齡,出生於清末簪纓世家,弱冠之年考入清華,二十六歲成為哈佛博士,二十八歲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抗戰中成為建設西南聯大的重要參與者……他的一生可以看做那個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縮影。
這本回憶隨筆集中,陳岱孫滿懷溫情地回顧了求學、治學與從教的人生軌跡,追憶與梅貽琦、葉企孫、金岳霖、周培源等同道友人的交往軼事,對西南聯大在戰火中顛沛流離艱難建校的歷程着墨尤多。從他的娓娓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一代學人的性格與風采,感受到聯大師生對敬業、求知的追求,以及對國家民族的命運所具有的強烈責任感。
清華「男神」自傳
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回憶隨筆
走近西南聯大
講述鮮為人知的建校幕後故事
學人交往實錄
追憶學貫中西者輩出的傳奇時代
編輯推薦:
1. 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陳岱孫回憶隨筆,語言平實、感情真摯、邏輯嚴整、史實精確,以客觀理性的視角記錄大時代裡的人與事;
2. 20世紀初葉中國教育制度變遷背景下,從舊私塾到新學堂、從清華到哈佛的求學親歷記;
3. 記錄西南聯大遷址、租借校舍、建分校等舉措背後不為人知的「瑣事」,以及聯大師生對民族命運抱有的強烈責任感;
4. 回顧與同道學人往來軼事,一覽知識分子治學風範和鮮活人格。
這本回憶隨筆集中,陳岱孫滿懷溫情地回顧了求學、治學與從教的人生軌跡,追憶與梅貽琦、葉企孫、金岳霖、周培源等同道友人的交往軼事,對西南聯大在戰火中顛沛流離艱難建校的歷程着墨尤多。從他的娓娓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一代學人的性格與風采,感受到聯大師生對敬業、求知的追求,以及對國家民族的命運所具有的強烈責任感。
清華「男神」自傳
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回憶隨筆
走近西南聯大
講述鮮為人知的建校幕後故事
學人交往實錄
追憶學貫中西者輩出的傳奇時代
編輯推薦:
1. 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陳岱孫回憶隨筆,語言平實、感情真摯、邏輯嚴整、史實精確,以客觀理性的視角記錄大時代裡的人與事;
2. 20世紀初葉中國教育制度變遷背景下,從舊私塾到新學堂、從清華到哈佛的求學親歷記;
3. 記錄西南聯大遷址、租借校舍、建分校等舉措背後不為人知的「瑣事」,以及聯大師生對民族命運抱有的強烈責任感;
4. 回顧與同道學人往來軼事,一覽知識分子治學風範和鮮活人格。
- 往事偶記(代序)
- 私塾內外——童年學習生活片斷
- 我和英華學校——對「專讀生」制度的回憶
- 鄉聲
- 我的青年時代——從求學到從教
- 三四十年代清華大學校務領導體制和前校長梅貽琦
- 綏北道上
- 笳吹弦誦情彌切
- 抗戰中的西南聯合大學
- 西南聯大校舍的滄桑
- 西南聯合大學的蒙自分校
- 日軍鐵蹄下的清華園
- 給清華大學校史組的信
- 福建省閩侯縣螺洲鄉太傅陳公生平敘略
- 回憶梅貽琦先生
- 回憶葉企孫先生
- 回憶金岳霖先生
- 憶念周培源先生
- 回憶張奚若先生
- 回憶劉仙洲先生
- 後園種菜憶沈同先生
- 懷念許滌新同志
- 我和商務印書館
- 附錄:梁思成、林徽因致陳岱孫的六封書信
- 編後記 劉昀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