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幕末長州:明治維新胎動之地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4/1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0800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關原合戰後遭德川家移封防長的毛利家,
如何捲土重來、躋身強藩,成為幕末時期推動明治維新的長州藩?
薩長倒幕的本質,是革命,還是一齣沉潛二百餘年的奪權復仇劇!?
在近代以「盛產日本首相」聞名的山口縣究竟有何歷史背景?

長州藩即為今日的山口縣。江戶時代末期的倒幕運動當中,由薩摩和長州兩藩佔主導地位,而在明治維新後的新政府之中,薩長兩大派閥也同樣居於權力中心。長州藩可說是討論幕末史、了解明治維新不可避談的存在。
本書特以長州藩為對象,論述尊王倒幕的本質,探討長州藩成功的因素。跳脫屬於勝者的薩長史觀,以史實為基礎,不特別頌揚長州的貢獻,亦不隱諱長州的暴行,揭開幕末長州的真實面貌。

關原之戰後移封防長的毛利家
本書第一、二章從長州藩的前身──戰國時代主宰日本中國地區的毛利家切入。毛利家是少數在關原合戰中對抗德川家,並在戰後維持管轄兩個分國的大名。要知道長州藩的歷史,必須知道為何會有長州藩的出現,毛利家為何選擇萩作為藩都,定都於萩對長州藩的發展有甚麼影響,有了這些背景知識才能進一步認識幕末歷史。

江戶前期的困境,透過改革打下躋身強藩的基礎
毛利家在減封後,領地收入僅得關原之戰前的四分之一,受影響最深的莫過於遭削薪的家臣。是惡劣的生存環境導致毛利家對德川家恨之入骨,並將這種悲憤化為倒幕的力量嗎?
第三章承接著第二章,講述江戶時代初期到中期長州藩面對的困境,以及藩的應對政策。這段時期的建設,對於日後的發展極為重要,長州藩在幕末時代人才輩出,威風八面,正是在這段時期打下的基礎。

吉田松陰、木戶孝允、高杉晉作、山縣有朋、伊藤博文……
訴求倒幕、投身報國的幕末志士
第四章開始進入幕末時期。這部份的內容聚焦於人,依照人物角色的不同,分成不同章節,有改革派官僚,也有保守派官僚,有主張開國的人,也有主張尊王攘夷的人,有負責教育的,也有在背後資助志士活動的。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西方列強進逼,長州出身的維新志士們如何為國付出,在歷史潮流中嶄露頭角?構築出用生命演出,繽紛璀璨卻也血淋淋的歷史活劇。

維新後與薩摩聯合主導政權的長州藩閥,日本近代政界權力堡壘的形成
明治維新後,新政府內部多次出現分歧和對立,執政者將政敵排除在體制外,逐漸形成由長州和薩摩兩藩閥主導的政權。兩藩閥壟斷了政府主要職位,尤其陸軍更是長州藩閥的天下,與海軍的薩摩分庭抗禮。
內閣制度成立初期,總理大臣的職位也是長州和薩摩兩派互相推舉輪流擔任,二戰結束以前的42任內閣大臣當中,長州藩出身的就佔了11任。日治時代管理台灣的19位總督中,也有5位出身山口縣。源自長州藩的政治派閥傳統如何影響日本近代發展?

本書特色
★明治維新150週年紀念出版,直視勝者長州的成功關鍵
★每章附有「長州講座」專欄,針對軼聞或後話進行補充說明,破解謠言、釐清脈絡!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日本歷史作家 洪維揚
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 胡煒權
  • 書名頁
  • 推薦序 不歌頌勝利者,無添加的真實故事
  • 推薦序 對薩長史觀的反思
  • 前 言
  • 序 章 山口縣的地理與民風
  • 第一章 毛利元就的遺產
  • 第二章 移封防長
  • 第三章 躋身強藩的社會基礎
  • 第四章 天保一揆與村田清風
  • 第五章 黑船來航的衝擊
  • 第六章 月性及吉田松陰
  • 第七章 安政大獄
  • 第八章 未能實現的航海遠略策
  • 第九章 狹隘的攘夷,失控的尊王
  • 第十章 用暴力爭奪話語權
  • 第十一章 俗論派與正義派
  • 第十二章 元治更張
  • 第十三章 四境戰爭
  • 第十四章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第十五章 躋身世界強國之林
  • 結語 薩長史觀下的倒幕理據
  • 後 記
  • 主要參考書目
  • 附 錄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