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作者之「營運效益之生成,必須植基於以民眾為本」的中心思想下,本書由作者從相生相和的「組織績效」與「觀眾滿意」向度入手,期能在透過全書五章之理論與實例的交叉說明暨跨年比較後,使讀者對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兩廳院在內的我國九個主要國立展演機構,是以如何的「營運效益」,回應臺灣政府自民國90年代迄今,建立「服務型」與「高績效」政府的政策主張,握有一回顧與前瞻的鎖鑰。
秉持上述理念,作者即以時間為軸,「服務與績效」理論為經,「滿意與效益」實務為緯,綜而形成逐字推敲、衡酌落筆的天平,以讓臺灣展演機構發展源起的民國60年代後期,與西方社會1990年代以來的「企業型政府」理論、政府改造運動,於本書的文句中,和始於民國90年代的臺灣「行政革新」、「組織改造」,與因之而生的「行政法人化」、晚近的「作業基金制」交織成網,繼之再輔以作者對上揭之我國九個主要國立展演機構的近距離觀察,在質量並陳的前提引領下,就九個國立展演機構的「曾為」、「應為」,以及「如何為」,完成21萬字的文本書寫。
秉持上述理念,作者即以時間為軸,「服務與績效」理論為經,「滿意與效益」實務為緯,綜而形成逐字推敲、衡酌落筆的天平,以讓臺灣展演機構發展源起的民國60年代後期,與西方社會1990年代以來的「企業型政府」理論、政府改造運動,於本書的文句中,和始於民國90年代的臺灣「行政革新」、「組織改造」,與因之而生的「行政法人化」、晚近的「作業基金制」交織成網,繼之再輔以作者對上揭之我國九個主要國立展演機構的近距離觀察,在質量並陳的前提引領下,就九個國立展演機構的「曾為」、「應為」,以及「如何為」,完成21萬字的文本書寫。
- 再版序
-
第一篇 前言
-
第1章 現況與趨勢
-
第1節 以效益為導向
-
第2節 文化藝術的功能變遷
-
第3節 文化藝術的「直接」效益產出
-
第4節 以民意與滿意為依歸
-
-
第2章 環境與問題
-
第1節 人力面向
-
第2節 組織面向
-
第3節 資金面向
-
第4節 市場面向
-
-
-
第二篇 案例
-
第3章 個案一——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有公營、發展基金、BOT)
-
第1節 歷史與現況描述
-
第2節 觀眾滿意分析
-
-
第4章 個案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行政法人)
-
第1節 歷史與現況描述
-
第2節 營運績效分析
-
-
第5章 個案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OT、BOT、作業基金)等八個主要國立博物館/美術館
-
第1節 歷史與現況描述
-
第2節 營運績效分析
-
-
- 結語 全民歡慶「藝」百年
- 後記
- 參考書目
- 附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