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英資財團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對華鴉片貿易。隨著香港成為遠東著名的貿易轉口港,英資洋行迅速崛起,並將投資的觸角從貿易拓展至航運、倉儲碼頭、銀行保險、地產、酒店及公用事業,從而建立起其逾170年的龐大基業。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一度雄踞香港的英資財團受到新興華資的挑戰,開始從巔峰滑落。踏入過渡時期,英資作雙線發展:怡和、匯豐等透過國際化策略,包括遷冊、結構重組、加快海外投資等,試圖建立起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態勢;而太古、香港電訊、嘉道理等則透過上市、聯手中資等實施固守香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一度雄踞香港的英資財團受到新興華資的挑戰,開始從巔峰滑落。踏入過渡時期,英資作雙線發展:怡和、匯豐等透過國際化策略,包括遷冊、結構重組、加快海外投資等,試圖建立起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態勢;而太古、香港電訊、嘉道理等則透過上市、聯手中資等實施固守香
- 前言
-
第一章 奠定百年基業
-
01 英資洋行:販賣鴉片起家
-
02 香港早期的英資洋行
-
03 航運、倉儲碼頭和船塢業
-
04 滙豐銀行的創辦
-
05 保險公司:諫當與於仁
-
06 地產和酒店業
-
07 英資對公用事業的投資
-
-
第二章 向大陸擴張
-
01 上海成為進軍大陸的大本營
-
02 怡和洋行:“洋行之王”
-
03 太古洋行:航運業的巨擘
-
04 滙豐銀行:金融業的壟斷寡頭
-
-
第三章 雄踞香江
-
01 戰略重心轉移:重返香港
-
02 英資四大行:怡和洋行
-
03 英資四大行:和記國際
-
04 英資四大行:太古集團
-
05 英資四大行:會德豐公司
-
06 滙豐銀行:支配香港經濟的金融帝國
-
07 戰後英資保險公司的發展
-
08 壟斷香港經濟命脈
-
-
第四章 從巔峰滑落
-
01 華資財閥勢力抬頭
-
02 和記黃埔首告陷落
-
03 九龍倉、會德豐相繼失守
-
04 怡和置地困守危城
-
05 從巔峰滑落的原因
-
-
第五章 部署國際化戰略
-
01 怡和:遷冊百慕達與結構重組
-
02 滙豐:結構重組
-
03 怡和:加快海外投資步伐
-
04 “帝國還鄉戰”:滙豐收購米特蘭銀行
-
05 從“上市豁免”到撤離香港股市
-
06 怡和:“重新定位”與固守香港
-
07 國際化戰略的影響
-
-
第六章 穩守香港核心業務
-
01 太古集團:邀請香港中信加盟
-
02 香港電訊:淡化英資公司色彩
-
03 嘉道理:對香港投信心一票
-
04 英之傑:最後一家英資大行
-
05 穩守香港的戰略考慮
-
-
第七章 回歸新發展:滙豐與怡和
-
01 滙豐控股:“環球金融、地方智慧”
-
02 滙控的戰略調整:“轉向亞洲”
-
03 怡和:收購怡合與阿斯特拉
-
04 怡和控股:亞洲中心的跨國商貿巨擘
-
-
第八章 回歸新發展:太古、嘉道理及其他
-
01 太古集團的航空版圖
-
02 太古集團:地產上市、發展與其他業務
-
03 嘉道理的香港情結與國際化策略
-
04 渣打銀行:上市、分拆與進軍內地
-
05 英大東與英之傑的“退”
-
-
第九章 歷史的回顧與前瞻
-
01 香港英資財團發展、演變的簡要回顧
-
02 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
-
03 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主要特點
-
04 發展前瞻:機遇與挑戰
-
-
附錄
-
01 參考文獻
-
02 香港英資財團大事記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