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契合孩子天性 ╳ 順應孩子意識發展
從「模仿」到學會「抽象思考」的基礎教育模式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教育精髓】
\家長、華德福教育工作者.實踐必讀/
★華德福資深教師──徐明佑老師,專業翻譯
★身、心、靈全方位教育,給予孩子完整、富含靈性的成長之旅
★收錄魯道夫‧史代納博士於1923年9篇演講,深刻理解兒童天性&意識發展
「在學校中,
除非能夠提供可能實行的務實工作,
以及真實且出於人類本質的個別知識,
否則再美麗的理論,都是沒有用的。」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 魯道夫‧史代納──
從出生到換牙,從長恆齒到青春期;
看見孩子的意識,如何從單純的模仿與夢幻的圖像,邁入抽象的世界
◆面對7歲前的幼兒,我們需要展現生活真正的樣貌──讓他們隨著內在模仿我們的動作,而不是說教與指導。
◆當孩子換牙之後,每一件事都必須轉為「圖像」──讓植物與孩子的生命連結、讓動物與孩子的情感連結、讓智性的學科變成「故事」,孩子的反應才不會遲鈍而乏味……
◆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引領他們慢慢進入抽象的學習──他們開始理解因果關係與智性內容,這時候才能帶入抽象的科學。
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最真實的人類本質。然而,如今我們的教育模式,卻一味追求科學知識與智性發展,忽略了孩子的天性與自然意識成長。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演講集,
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教育工作者必讀實踐基礎
本書收錄9篇「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博士1923年對教師的演講紀錄,詳細解釋了兒童從出生開始的身、心、靈發展,從而理解孩子的心智與意識演變,以及如何提供對應的教學模式。這本書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礎,也是家長與成人理解孩子成長發展的根本。
【本書特色】
1. 從華德福教育創始人的演講,理解影響孩子一生的「全人教育」。
不論家長或老師,都必須明白我們正引領著純粹的靈魂進入這個世界。這是多麼大的責任,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我們提供的教育模式,都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也因此,透過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的教育演講,我們能從「全人」的角度,讓我們看見教育的根本從理解孩子的天性開始。
2. 家長、教師必備「華德福教學實踐基礎」。
《從孩子的天性開始》收錄9篇魯道夫‧史代納博士於1923年提供給瑞士教師的講座,當中不僅提供了從身、心、靈觀點洞察孩子天性與意識發展,並且提供如何在教學中融入華德福方式的生動案例,對家長、教師來說,都是將當實用的必讀基礎。
3. 華德福資深教師翻譯,提供讀者流暢、精確的內容。
本書由華德福資深教師──徐明佑老師精心翻譯、審閱,以貼近原文的文字加上流暢的句子,從而提供讀者理解華德福教育的管道,不論是家長、教師,甚至是對華德福教育有興趣者,都可以透過本書,獲得華德福教育理念精華。
從「模仿」到學會「抽象思考」的基礎教育模式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教育精髓】
\家長、華德福教育工作者.實踐必讀/
★華德福資深教師──徐明佑老師,專業翻譯
★身、心、靈全方位教育,給予孩子完整、富含靈性的成長之旅
★收錄魯道夫‧史代納博士於1923年9篇演講,深刻理解兒童天性&意識發展
「在學校中,
除非能夠提供可能實行的務實工作,
以及真實且出於人類本質的個別知識,
否則再美麗的理論,都是沒有用的。」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 魯道夫‧史代納──
從出生到換牙,從長恆齒到青春期;
看見孩子的意識,如何從單純的模仿與夢幻的圖像,邁入抽象的世界
◆面對7歲前的幼兒,我們需要展現生活真正的樣貌──讓他們隨著內在模仿我們的動作,而不是說教與指導。
◆當孩子換牙之後,每一件事都必須轉為「圖像」──讓植物與孩子的生命連結、讓動物與孩子的情感連結、讓智性的學科變成「故事」,孩子的反應才不會遲鈍而乏味……
◆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引領他們慢慢進入抽象的學習──他們開始理解因果關係與智性內容,這時候才能帶入抽象的科學。
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最真實的人類本質。然而,如今我們的教育模式,卻一味追求科學知識與智性發展,忽略了孩子的天性與自然意識成長。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演講集,
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教育工作者必讀實踐基礎
本書收錄9篇「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博士1923年對教師的演講紀錄,詳細解釋了兒童從出生開始的身、心、靈發展,從而理解孩子的心智與意識演變,以及如何提供對應的教學模式。這本書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礎,也是家長與成人理解孩子成長發展的根本。
【本書特色】
1. 從華德福教育創始人的演講,理解影響孩子一生的「全人教育」。
不論家長或老師,都必須明白我們正引領著純粹的靈魂進入這個世界。這是多麼大的責任,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我們提供的教育模式,都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也因此,透過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的教育演講,我們能從「全人」的角度,讓我們看見教育的根本從理解孩子的天性開始。
2. 家長、教師必備「華德福教學實踐基礎」。
《從孩子的天性開始》收錄9篇魯道夫‧史代納博士於1923年提供給瑞士教師的講座,當中不僅提供了從身、心、靈觀點洞察孩子天性與意識發展,並且提供如何在教學中融入華德福方式的生動案例,對家長、教師來說,都是將當實用的必讀基礎。
3. 華德福資深教師翻譯,提供讀者流暢、精確的內容。
本書由華德福資深教師──徐明佑老師精心翻譯、審閱,以貼近原文的文字加上流暢的句子,從而提供讀者理解華德福教育的管道,不論是家長、教師,甚至是對華德福教育有興趣者,都可以透過本書,獲得華德福教育理念精華。
- 推薦序 看見教養上根本的原則與顛撲不破的道理
- 譯者導讀 從書中,看見對教育從理想到現實的深切反思
- 編者的話 從魯道夫.史代納的演講集,理解孩子的天性並給予適切的教育
- 作者生平簡介 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的一生
-
第一講 教育改革的前提,必須真正且真實的理解「人類」
-
教育改革,不該只從「不愉快的童年回憶」出發
-
以「人智學」為基礎的教育,讓我們看見真正的「人類圖像」
-
當前的科學過於關注「正確性」,而忽略了「現實」
-
真正的教育,必須穿透人類本質、看見孩子的真實成長
-
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考量生命不同階段的互相連結
-
童年時期的心魂發展,會影響生命後期的健康狀態
-
如何讓教育再次擁有「心」
-
-
-
第二講 走路、說話、思考,看見孩子頭三年的真實成長
-
對人類本質的知識必須成為教學本能,才能立即且精確的回應孩子
-
未來整體生命的決定性因素:從學習走路、說話,最後進入思考
-
語言中的情緒,形塑著孩子細緻的組織結構
-
睡眠與清醒的正確關係,如何影響孩子說話與行走
-
幼兒的心魂與靈性發展仍然是合一的
-
比起遺傳,環境對成長的影響更深遠
-
周圍環境的語言會滲透進內在,影響孩子的整體生命
-
孩子透過周圍環境,會無意識的學習某些重要的事物
-
-
-
第三講 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便是以自身為榜樣
-
童年的第一個階段:孩子會於內在複製出周遭的一切
-
教育,必須看見心魂與心魂之間的交流
-
走路、說話、思考,孩子的生活圈一步一步走入全體人類領域
-
童年的第二個階段:孩子的思維,只能與圖像結合在一起
-
換牙至青春期之間,語言必須保持著圖像的特徵
-
孩子活在圖像元素的連結,透過圖像記憶才能發揮作用
-
教育最重要的元素,在於老師與學生的內在連結
-
無意義的文字與數字符號,會在孩子的內在轉為不滿
-
童年的第三個階段:孩子開始成為智性與邏輯思考的人
-
-
-
第四講 教學方法,必須是符合現實且是整體的
-
教師的任務,是感知到孩子的「內在推動力」
-
許多「學校改革運動」蘊含著理想,卻脫離了現實
-
幼兒園,必須讓孩子有機會健康的模仿生活
-
讓內在的形塑力量,參與字母的學習過程
-
身為教師,最重要的是看到人類存在的整體性
-
現實生活中的教學法,必須以最多元的角度來考量
-
9歲之後,孩子開始認識到自己與周遭是分離的
-
給孩子的植物學,必須與大地連結
-
給孩子的動物學,必須看見動物與人之間的互相關係
-
Q關於宗教指導的問題。
-
Q有關宗教課程的進一步問題。
-
-
-
第五講 運用心像能力,看見7~14歲孩子的細緻轉變
-
讓課程充滿藝術、圖像與節奏,而不是試圖對孩子解釋
-
在孩子達到必要的成熟度前,認識「人」必須與動物外形連結
-
9~12歲之間,所有課程都必須形成圖像
-
物質體、乙太體、星芒體,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
-
從12歲開始,孩子才能漸漸理解因果關係
-
過早接觸因果關係,會讓孩子憤恨社會普遍接受的判斷
-
孩子所認識的世間萬物,都必須透過老師與之連結
-
學生時期的記憶,只需要留下社會生活所需要的事情
-
Q關於為17歲大女孩上音樂課的問題。
-
Q如果已經知道答案,問孩子這個問題,是不誠實嗎?
-
-
-
第六講 教育工作者,會親自將道德與社會教育帶給學生
-
人類如何學會這三種美德:愛、感恩、責任
-
在生命的第二階段,看見對自然與對人類同伴的愛,如何從孩子身上甦醒
-
讓幽默感自然而然成為課程的一部分
-
發展愛的過程中,教師是孩子最親密的盟友
-
老師所展現的姿態,對孩子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
直到青春期開始,透過飽滿的內在意識發展對工作的熱愛
-
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提供自我教育的環境
-
教師必須理解:當我們站在孩子身邊,意味著什麼
-
-
-
第七講 教育不能僅憑著熱情,重要的是孩子能適應周遭環境
-
基於客觀現實,華德福學校必須做出哪些妥協
-
當感激與愛適當發展,孩子的責任感就會出現
-
12歲之後,課程必須愈來愈傾向實踐活動
-
進行人性化教育前,必須先理解生活的變化程度
-
教學,必須看見人類身心靈中,更精細的相互關係
-
教育就像治療,必須既全面又能切合實際
-
-
-
第八講 從人類的身體、心魂與靈性,看見華德福學校的運作模式
-
教育,必須同等考慮人類身體、心魂與靈性的每一件事
-
團結一致的教師團隊,就像學校的心魂與靈性般作用著
-
正確的教育,讓孩子明白如何正確的老去
-
從最深的人類洞察,來安排華德福學校的課程
-
Q是否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實施華德福教學法,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
-
-
-
第九講 優律思美透過人體的運動,創造可見的語言
-
搭配言說的優律思美,是向外表達心魂經驗
-
言說的藝術:讓節奏與音樂特質相遇的地方
-
優律思美與啞劇、舞蹈之間的不同
-
「人」就是優律思美最完美的藝術表達工具
-
Q關於朗誦與優律思美。
-
Q這不會改變押韻的輕重嗎?
-
Q人在解讀時有內在法則嗎?
-
Q在舞蹈藝術中,不同舞者有不同的風格。想必優律思美沒有這樣的情況──或者是它的動作不會總是一樣?
-
Q有參與者表達想要成立協會的願望,以便在瑞士開設華德福學校。在各種討論之中,有人提出了優先考慮重建歌德館與創辦瑞士華德福學校的問題,因為要實現這兩個計畫似乎完全不切實際。
-
-
- 結語 透過自己的經驗,讓華德福教育更自由的傳遞給世界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