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純粹理性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一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55647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康德的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學著述中意義最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正是這部巨著開始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哲學革命,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前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奠定整個批判哲學體系以及往後的全部哲學研究工作的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基礎,成為康德哲學對後世直到當代西方哲學經久不衰的深刻影響的最本原的源泉。本書貫徹始終的根本指導思想或一條主線就是: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從而確定它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在這基礎上對形而上學的命運和前途作出最終的判決和規定。由此可見,《純粹理性批判》的使命是為真正的、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而這樣性質的「純粹理性批判」雖然屬於一般形而上學,但本身並不就是形而上學,而只是形而上學的一種「入門」、「初階」或「導論」。由於康德把只涉及知識的先天要素、即先天的知識形式而不涉及對象的一切知識都稱為先驗的知識,所以他認為「純粹理性批判」這樣一種研究應稱為「先驗的批判」。這種先驗的批判屬於先驗哲學,「它是先驗哲學的完備的理念,但還不就是這種先驗哲學本身。」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譯序
  • 目次
  • 題辭:維魯蘭姆男爵培根《偉大的復興》序
  • 獻辭:致宮廷國務大臣馮‧策特里茨男爵大人閣下
  • 第一版序
  • 第二版序
  • 第一版目次
  • 導言
    • Ⅰ.純粹知識和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 Ⅱ.我們具有某些先天知識,甚至普通知性也從來不缺少它們
    • Ⅲ.哲學需要一門科學來規定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和範圍
    • Ⅳ.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
    • Ⅴ.在理性的一切理論科學中都包含有先天綜合判斷作為原則
    • Ⅵ.純粹理性的總課題
    • Ⅶ.在純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門特殊科學的理念和劃分
  • 一、先驗要素論
  • 第一部分 先驗感性論
    • 第一節 空間
    • 第二節 時間
  • 第二部分 先驗邏輯
  • 導言 先驗邏輯的理念
    • Ⅰ.一般的邏輯
    • Ⅱ.先驗邏輯
    • Ⅲ.普遍邏輯劃分為分析論與辯證論
    • Ⅳ.先驗邏輯劃分為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
  • 第一編 先驗分析論
  • 第一卷 概念分析論
    • 第一章 發現一切純粹知性概念的線索
      • 第一節 知性在邏輯上的一般運用
      • 第二節
      • 第三節
    • 第二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演繹
      • 第一節
      • 第二節 純粹知性概念的先驗演繹〔依照第二版〕
      • 〔附:「純粹知性概念的先驗演繹」第一版原文〕
      • 第二節 經驗的可能性之先天根據
      • 第三節 知性與一般對象的關係及先天認識這些對象的可能性
  • 第二卷 原理分析論
  • 導言 論一般先驗判斷力
    • 第一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圖形法
    • 第二章 一切純粹知性原理的體系
      • 第一節 一切分析判斷的至上原理
      • 第二節 一切綜合判斷的至上原理
      • 第三節 純粹知性一切綜合原理的系統展示
    •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對象區分為現象和本體的理由
    • 附錄 由知性的經驗性運用與先驗的運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義
      • 對反思概念的歧義的注釋
  • 第二編 先驗辯證論
  • 導言
    • Ⅰ.先驗幻相
    • Ⅱ.作為先驗幻相之駐地的純粹理性
      • A. 一般理性
      • B. 理性的邏輯運用
      • C. 理性的純粹運用
  • 第一卷 純粹理性的概念
    • 第一節 一般理念
    • 第二節 先驗理念
    • 第三節 先驗理念的體系
  • 第二卷 純粹理性的辯證推論
    • 第一章 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
      • 反駁孟德爾松對靈魂的持存性的證明
      • 對心理學的謬誤推理的解決的結案
      • 總的注釋,關於從理性心理學到宇宙論的過渡
      • 〔附:「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第一版原文〕
      • 第一謬誤推理:對於實體性
      • 對純粹心理學第一個謬誤推理的批判
      • 第二謬誤推理:對於單純性
      • 對先驗心理學第二個謬誤推理的批判
      • 第三謬誤推理:對於人格性
      • 對先驗心理學第三個謬誤推理的批判
      • 第四謬誤推理:對於觀念性(外部關係上的)
      • 對先驗心理學第四個謬誤推理的批判
      • 依照這些謬誤推理考察全部純粹靈魂學說
    •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 第一節 宇宙論的理念體系
      • 第二節 純粹理性的背反論
      • 第三節 理性在它的這種衝突中的得失
      • 第四節 純粹理性的先驗課題,就其必然能夠完全解決而言
      • 第五節 借所有四種先驗理念對宇宙論問題的懷疑論展示
      • 第六節 先驗的觀念論作為解決宇宙論的辯證論的鑰匙
      • 第七節 對理性與自身的宇宙論爭執的批判性的裁決
      • 第八節 純粹理性在宇宙論理念上的調節性原則
      • 第九節 在一切宇宙論理念上對理性的調節性原則的經驗性運用
    • 第三章 純粹理性的理想
      • 第一節 一般的理想
      • 第二節 先驗的理想(Prototypon transzendental)
      • 第三節 思辨理性推出最高存在者存有的各種證明根據
      • 第四節 上帝的存有之本體論證明的不可能性
      • 第五節 對上帝存有的宇宙論證明的不可能性
      • 第六節 自然神學證明的不可能性
      • 第七節 對一切從理性的思辨原則而來的神學的批判
    • 先驗辯證論附錄
      • 純粹理性諸理念的調節性運用
      • 人類理性的自然辯證論的終極意圖
  • 二、先驗方法論
    • 第一章 純粹理性的訓練
      • 第一節 純粹理性在獨斷運用中的訓練
      • 第二節 對純粹理性在其論爭上的運用的訓練
      • 第三節 純粹理性在假設上的訓練
      • 第四節 純粹理性在其證明上的訓練
    •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法規
      • 第一節 我們理性的純粹運用之最後目的
      • 第二節 至善理想作為純粹理性最後目的之規定根據
      • 第三節 意見、知識和信念
    • 第三章 純粹理性的建築術
    • 第四章 純粹理性的歷史
  • 德漢術語索引
  • 人名索引
  • 漢德術語對照表
  • 註釋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