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金錢的另一端是「人」:高盛前交易員教你大人、小孩都看得懂的幸福經濟學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441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日本熱銷,金融冠軍書!/

撇開金錢,只看人,你會發現,經濟其實很簡單。
因為,金錢的背後必然有「人」,有著為你勞動、使你幸福的人。

洪培芸 《人際剝削》作者、臨床心理師
愛瑞克 《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畢德歐夫 投資理財專欄作家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感動推薦!

曾身處資本主義正中央、經手過數千億日圓的金融交易員,
用14道貼近生活的謎題,打破你對金錢的誤解和崇拜,理解經濟運作的本質:
經濟的目的,不是在增加財富和工作,而是增進人們的幸福。

◤金錢絕對不偉大,經濟一定是以人為主體,而不是錢!
◤從「人」出發的全新經濟學,帶你重新思考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為什麼不能自己印鈔票?」
「付錢的人真的比較偉大嗎?」
「為什麼在餐廳吃飯和在家裡吃飯,對做飯的人有不一樣的態度?」

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許多經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幾乎所有的人只關心錢,卻對經濟話題漠不關心。其實經濟和我們息息相關,絕不只是「專家們」的事。

本書作者田內學曾任職於高盛證券16年,負責日本國債、日圓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長期匯兌等交易,交易量一度高達數千億日圓。身處在資本主義的正中心,但他深信,金錢絕對不偉大,經濟一定是以人為主體,而不是錢。於是寫出了這本最有趣、也最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經濟學。

書中以14道經濟謎題,帶你從未曾想過的角度看待金錢與經濟。沒有任何專業術語或複雜的算式,在思考任何一道題目時,不論小孩或大人,都可以站在相同的起點上。

「經濟」的目的,不是在增加財富和工作,而是增進人們的幸福。貿易、通貨膨脹、政府舉債、年金問題等,都可以從「人」出發來看待。只要順勢去思考「是誰在勞動,會讓誰幸福」,經濟就是這麼簡單又直覺。

◤打破對金錢的過度信任,消除對金錢的執念,才看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4道貼近生活的經濟謎題,你會怎麼選?

Q)發生通貨膨脹,讓人們生活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A 鈔票價值下跌
B 社會混亂
C 勞動力不足

Q)埃及建造金字塔,換算成現在的貨幣要多少錢?
A 4兆日圓
B 1250億日圓
C 0元

Q)要增加社會整體的存款,必須做什麼?
A 拚命工作,拚命賺錢
B 把錢拿去投資,不要存在銀行裡
C 向別人借錢

3道問題的答案都是C!

不以錢而以「人」為思考中心,
才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


◤對於金錢的盲目崇拜及追逐,是當代許多人的痛苦來源卻渾然不覺。然而,若能看穿金錢另一端的主體:人,以及看見更大的整體社會脈絡,我們都能打從心底感到幸福。──洪培芸/《人際剝削》作者、臨床心理師

◤本書透過生活化的問題,來幫助讀者了解經濟運作的本質和原理。不僅是增長知識而已,更能成為我們生活智慧的一部分,不再人云亦云,做出更正確的判斷!──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金錢的另一端是人,作者有著強大的使命感,寫出這本書,這是我想做卻做不到的。從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誠與用心,我願推薦這本好書給大家。──畢德歐夫/投資理財專欄作家
  • 書封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各界推薦
  • 前言 經濟術語是用來「欺騙大眾」
  • 目錄
  • 第1部 「社會」在你的錢包之外
    • 第1話 為什麼不能自己印鈔票?
      • 紙鈔本身沒有價值
      • 所有的票券都是「未來的約定」
      • 紙鈔原本是黃金的交換券
      • 胖虎演唱會門票銷售一空的理由
      • 「稅」驅動金錢循環
      • 如果在家裡印鈔票會怎樣?
      • 影印紙鈔,將沒有人工作
    • 第2話 為什麼在家庭以外要使用金錢?
      • 用「預算」蓋了新國立競技場?
      • 吃到飽餐廳不可能「吃回本」
      • 金錢有「交涉力」和「傳達力」
      • 「黃金面具」這種東西相當耗費勞動力
      • 浪費的是「勞動」
    • 第3話 什麼東西有價格,卻沒有價值?
      • 定價標籤藏著幸福
      • 「使用時的價值」與「販賣時的價值」
      • 價格潛藏的陷阱
      • 價格與「善意」成反比
      • 決定價值的是你自己
      • 一定有人因你而幸福
      • 金錢的「線」與「牆」
    • 第4話 金錢比較偉大?還是勞動的人比較偉大?
      • 工作的人vs出錢的人
      • 錢包裡只屬於自己的時間
      • 「自己」還是「大家」,答案會不一樣
      • 支撐生活的「免費勞動」
      • 從「以金錢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
  • 第2部 「社會的錢包」沒有外面
    • 第5話 為什麼存款很多的國家,不算有錢?
      • 金錢不會增加
      • 「存起來」一詞的圈套
      • 金庫的後面有「後門」
      • 要增加存款,就要找人來貸款
      • 「存款大國」也是「借款大國」
      • 新冠肺炎的補助款
      • 為什麼有兩道門?
      • 【補充】金融資產
    • 第6話 投資和賭博有什麼不同?
      • 以投資為名的「轉售」
      • 只有一%的錢用於公司的成長
      • 獲利的條件是「讓別人高價來買」
      • 資產價格上漲與「口罩問題」的共通點
      • 所謂的投資是「為將來而努力」
      • 拙劣投資的罪過
      • 投資是設計未來,消費是選擇未來
      • 泡沫經濟反覆出現的理由
    • 第7話 要是經濟沒有成長,生活會變得困苦?
      • 金錢是地球上流動的「水」
      • 「經濟效益」一詞潛藏的陷阱
      • 隱藏著不合比例的勞動
      • GDP是「考試分數」
      • 「效率」與「累積」讓生活更富足
      • 現在是未來的基礎
  • 第3部 社會整體的問題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
    • 第8話 為什麼貿易順差,生活也不會變富足?
      • 貿易順差是壞事?
      • 所謂的貿易順差是「為外國工作」
      • 國家錢包裡有「勞動借出」
      • 日本這個國家錢包的內容
      • 「勞動借入」苦了將來的世代
      • 浪費勞動是會滅國的
    • 第9話 因為鈔票印太多,所以物價才會上升?
      • 四千億馬克的麵包
      • 物資不足的理由
      • 大手筆增加「勞動借入」的德國
      • 增加金錢而剝奪勞動
      • 金錢能做的只有「換一個人受苦」
    • 第10話 為什麼有的國家高額舉債卻沒破產?
      • 我們無法「讓未來的人勞動」
      • 避險基金也想挑戰的「政府舉債之謎」
      • 政府的預算不是分配金錢,而是分配勞動
      • 只有「讓別人勞動」才需要歸還
      • 階層差距只存在於「同世代」
      • 會破產的不是「借錢的國家」,而是「不勞動的國家」
      • 過去的世代累積了什麼?
    • 最終話 為將來增加財富有意義嗎?
      • 年金問題的搶椅子比賽
      • 年金也是「金錢的移動」而已
      • 所謂的負擔不是付錢
      • 遺忘「育兒負擔」的現代社會
      • 忘卻以「互助合作」為目的的經濟
      • 「投資」是為了未來勞動
      • 所謂的「我們」是誰
  • 後記 「我們的圈圈」要如何擴大?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