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为了使社会学能更好地描述后现代社会,马费索利提出了“新部落主义”的概念。他认为,相比于现代、理性的社会,当代社会恰恰位于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表面之中,位于由个人组成的转瞬即逝的小部落之中,位于它们散发出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之中。 此时此地,重要的不再是“我”,而是抱团取暖、互助共生的“我们”。我们,因他人才得以存在。 部落是人类千万年来的集体梦想,更是在当下生活中承继过去、通往未来的方式。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名家推荐
- 中文版序言
- 法文第三版序 找到词语
- 目录
- 权作引言
-
第一章 情感共同体:研究的论题
-
一、美学气氛
-
二、伦理实验
-
三、习俗
-
-
第二章 地下的势力
-
一、活力论方面
-
二、社会的神性
-
三、民众的“矜持”
-
-
第三章 抵抗社会关系的社会本能
-
一、超越政治
-
二、自然的“家族主义”
-
-
第四章 部落主义
-
一、情感星云
-
二、“无角色”的共在
-
三、“宗教”模型
-
四、选择性的社会本能
-
五、秘密法则
-
六、群众和生活风格
-
-
第五章 多文化主义
-
一、三位一体
-
二、在场与远离
-
三、民众的多神论,或神的多样性
-
四、有机平衡
-
-
第六章 邻近
-
一、命运共同体
-
二、地点守护神
-
三、部落和网络
-
四、网络的网络
-
-
附录 公共广场的思想
-
一、两种文化
-
二、为了民众的幸福
-
三、内部秩序
-
四、实际经验、邻近和有机知识
-
- 译者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