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土木普考一本通

出版日期
2022/03/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762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將土木高普考的關鍵知識點全部串起,內容扎實、循序漸進、系統觀念、例題豐富。對於剛入門的考生而言,它是一本提綱挈領的目錄,可以快速了解整場考科內容的全貌;對於已經有基礎的考生而言,它是一本拾遺之書,在裡面有些筆者私創的撇步,讓你可以發現新想法,增加取分穩定度;對於已經要上考場的考生而言,它是一本快速複習的祕密筆記,讓你在最後衝刺上不落人後。

內附講解影片連結QR code,在家快樂學習,輕鬆考取高分!
  • 第1章 基本數學
    • 1-1 簡易三角函數
    • 1-2 簡易向量
    • 1-3 使用二維卡氏座標系描述向量
    • 1-4 簡易矩陣
    • 1-5 二維卡氏座標系的逆時針旋轉作用矩陣
    • 1-6 角度與弧度的換算
    • 1-7 廣義三角函數
    • 1-8 利用圖解法找sinθ與cosθ的轉換關係式
    • 1-9 利用圖解求證sin與cos函數的負角公式
    • 1-10 畢氏定理的一種證明
    • 1-11 平面上任一點座標值的圓座標轉換
    • 1-12 平面上任意2點直線距離公式
    • 1-13 餘弦定理的證明
    • 1-14 和角公式的證明(上)
    • 1-15 和角公式的證明(下)
    • 1-16 倍角公式及「A.cos ²θ+B.sin ²θ=(A+B)/2+(A-B)/2cos2θ」的證明
    • 1-17 正圓的軌跡方程式
    • 1-18 兩銳角構成邊若分別垂直則角度相等定理
    • 1-19 外分點公式的推導及使用
    • 1-20 點到直線最短距離公式
    • 1-21 簡易微積分
    • 1-22 行列式的兩種算法
    • 1-23 以克拉馬法則解二元一次方程式
    • 1-24 對數尺度橫座標軸的意義
  • 第2章 基本物理
    • 2-1 密度、單位重和比重的定義
    • 2-2 地表上質量1公斤的物體受重力9.81牛頓向下
    • 2-3 平面上的力與物體之交互作用
    • 2-4 平面共點力系下的靜平衡方程式(引入〈xy〉)
    • 2-5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及切面法分析內應力的基本原理
    • 2-6 材料點釋義及平面應力態矩陣
    • 2-7 平面應力態的一般化公式(材力符號系統)
    • 2-8 壓力破壞、張力破壞及剪力破壞釋義
    • 2-9 材料強度釋義
  • 第3章 工程力學
    • 3-1 向量釋義
    • 3-2 力矩釋義
    • 3-3 三維等效力系例說之一
    • 3-4 三維等效力系例說之二
    • 3-5 力偶與力偶矩釋義
    • 3-6 力偶與力偶矩例說
    • 3-7 力與軸線之最短距離例說
    • 3-8 等效力系釋義
    • 3-9 等效力系例說之一
    • 3-10 等效力系例說之二
    • 3-11 靜平衡方程式釋義(引入牛頓第一及第二運動定律)
    • 3-12 常見的支承與接續(引入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 3-13 二力構件釋義
    • 3-14 靜平衡方程式的使用步驟及例說之一
    • 3-15 靜平衡方程式例說之二
    • 3-16 三維空間中的靜平衡方程式例說之一
    • 3-17 三維空間中的靜平衡方程式例說之二
    • 3-18 三維空間中的靜平衡方程式例說之三
    • 3-19 桁架、零力桿件、恆零桿件及互等桿件釋義
    • 3-20 平面桁架解題步驟及例說
    • 3-21 三維空間中靜定桁架內力分析例說
    • 3-22 承受集中力的纜索例說之一
    • 3-23 承受集中力的纜索例說之二
    • 3-24 承受分布力纜索例說之一
    • 3-25 承受分布力纜索例說之二
    • 3-26 庫倫摩擦理論
    • 3-27 庫倫摩擦理論例說之一
    • 3-28 庫倫摩擦理論例說之二
    • 3-29 庫倫摩擦理論例說之三
  • 第4章 材料力學
    • 4-1 內力的符號系統
    • 4-2 使用繪圖法製作剪力彎矩圖
    • 4-3 使用函數法描述內力例說之一
    • 4-4 使用函數法描述內力例說之二
    • 4-5 利用莫耳圓分析平面應力態正向應力與剪應力的關係及例說
    • 4-6 利用圓軌跡方程式之平移分析應力例說
    • 4-7 直接使用靜平衡方程式應力分析例說
    • 4-8 使用莫耳圓分析主應力平面及最大剪應力平面例說
    • 4-9 應力分析例說
    • 4-10 軸向應變與角應變釋義
    • 4-11 應變分析例說
    • 4-12 楊氏係數(E)、波松比(μ)及線膨脹係數(α)釋義
    • 4-13 由應變計數值推導材料點應力例說
    • 4-14 元素變形圖釋義及例說
    • 4-15 體積應變、三維莫耳球釋義及例說之一
    • 4-16 體積應變例說之二
    • 4-17 體積應變例說之三
    • 4-18 斷面形心的位置分析
    • 4-19 斷面幾何分析例說
    • 4-20 斷面面積慣性矩分析及例說
    • 4-21 斷面面積極慣性矩分析及例說
    • 4-22 斷面受彎矩之軸向應力分析
    • 4-23 斷面受彎剪之剪應力分析
    • 4-24 斷面受彎剪之剪應力分析例說之一
    • 4-25 斷面受彎剪之剪應力分析例說之二
    • 4-26 合成斷面應力分析及例說
    • 4-27 圓斷面受扭矩之剪應力分析及轉換「密度」法例說
    • 4-28 薄壁壓力容器的應力分析
    • 4-29 薄壁壓力容器的應力分析例說
  • 第5章 結構學
    • 5-1 結構學概要和共軛梁法釋義
    • 5-2 共軛梁法例說之一
    • 5-3 共軛梁法例說之二
    • 5-4 單位力法釋義及例說之一
    • 5-5 單位力法例說之二
    • 5-6 單位力法例說之三
    • 5-7 單位力法例說之四
    • 5-8 單位力法例說之五
    • 5-9 靜不定度的計算
    • 5-10 結構穩定性判別
  • 第6章 鋼筋混凝土學
    • 6-1 鋼筋混凝土學概論
    • 6-2 鋼筋與混凝土的基本材料性質
    • 6-3 需求強度U與強度折減係數φ
    • 6-4 矩形梁抗撓強度分析模式
    • 6-5 矩形梁斷面中立軸位置分析
    • 6-6 矩形梁斷面抗彎強度分析
    • 6-7 矩形梁無筋斷面抗彎強度分析
    • 6-8 單鋼筋矩形梁設計
    • 6-9 單鋼筋矩形梁設計例說
    • 6-10 雙鋼筋矩形梁抗彎強度分析
    • 6-11 雙鋼筋矩形梁設計例說
    • 6-12 雙鋼筋矩形梁抗彎強度設計例說
    • 6-13 T形梁抗彎強度分析及例說
    • 6-14 T形梁抗彎斷面設計
    • 6-15 直梁抗剪的分析模式與規範
    • 6-16 直梁抗剪強度分析例說
    • 6-17 直梁抗剪強度設計例說之一
    • 6-18 直梁抗剪強度設計例說之二
  • 第7章 測量學
    • 7-1 觀測值、最或是值及中誤差
    • 7-2 具有單一拘束的最或是值及平差
    • 7-3 量距之系統誤差及其改正
    • 7-4 精度之計算
    • 7-5 電子測距儀的稜鏡常數K和精度
    • 7-6 水準測量的實施與平差
    • 7-7 X或Y形水準網之高程計算、中誤差及精度
    • 7-8 橫斷面水準測量
    • 7-9 面積水準測量、土方量計算及施工基面高程計算
    • 7-10 對向水準測量
    • 7-11 以複測法測量水平角
    • 7-12 以方向組法測量多個水平角
    • 7-13 垂直角之讀數與計算
    • 7-14 經緯儀的傾斜視距測量兼高程化算
    • 7-15 經緯儀的雙高測距法(正切視角測量)
    • 7-16 經緯儀的橫距桿測距法
    • 7-17 從已知兩點座標推算未知點座標
    • 7-18 座標計算的一般化公式
    • 7-19 座標計算例說之一
    • 7-20 座標計算例說之二
    • 7-21 展開導線之計算
    • 7-22 三角測量由已知點推算未知點座標
    • 7-23 視準點歸心計算
    • 7-24 測站歸心計算
    • 7-25 前方交會法的座標計算
    • 7-26 兩已知點互不相通視的前方交會法
    • 7-27 側方交會法的座標計算
    • 7-28 三邊測量法的座標計算
    • 7-29 利用地形圖繪製同坡度線及土方量計算
    • 7-30 簡易面積計算
    • 7-31 單曲線的定義與樁號計算
    • 7-32 單曲線之樁號計算
    • 7-33 測量學概論(一)
    • 7-34 測量學概論(二)
    • 7-35 測量學概論(三)
    • 7-36 距離測量(一)
    • 7-37 距離測量(二)
    • 7-38 水準測量(一)
    • 7-39 水準測量(二)
    • 7-40 水準測量(三)
    • 7-41 角度測量(一)
    • 7-42 角度測量(二)
    • 7-43 座標測量(一)
    • 7-44 座標測量(二)
    • 7-45 座標測量(三)
    • 7-46 導線測量(一)
    • 7-47 導線測量(二)
    • 7-48 平面三角測量
    • 7-49 衛星定位測量(一)
    • 7-50 衛星定位測量(二)
    • 7-51 圖解法測量
    • 7-52 地形測量(一)
    • 7-53 地形測量(二)
    • 7-54 地形測量(三)
    • 7-55 地籍測量
    • 7-56 路線測量(一)
    • 7-57 路線測量(二)
    • 7-58 施工測量
    • 7-59 地理資訊系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