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批判的媒體識讀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9195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媒體擁有強效傳播的力量,若傳播媒體與閱聽大眾對報導缺乏思辨能力,對資訊的真偽不加查證,則無法防禦負面或錯誤訊息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從媒體識讀基礎談起,進而延伸至媒體產製的過程、媒體文本的解讀、意義型態的出現和行動閱聽人的主體判斷等,逐步深化,培養社會大眾辨識傳媒報導的素養與能力。

特色

集結多位大學教授實際教學經驗及定期研討的成果,並經由不斷的討論取得關鍵概念的共識,以共同架構、分別執筆的方式,網羅各作者的專業領域及研究心血。

排除學術論文深奧難懂的特點,以言簡意賅、符合學生程度的方式撰寫,以期讓學生對媒體識讀課程產生學習興趣,並引發主動學習的意願。

一般閱聽人被動接受媒體的訊息傳播,若缺乏建立自身的「防禦機制」,容易被荒誕卻接近真實的訊息所污染,本書可強化大眾對資訊的思辨能力,並對當前媒體環境提出具體的批判。
  • 新版序
  • 再版序
  • 試行版序
  • 編輯群簡介
  • 目錄
  • 第一章 導論 羅曉南
    • 一、新世代需要認識現代媒體文化
    • 二、當代文化日趨傳媒化
    • 三、台灣各大學媒體識讀課程的興起
    • 四、批判的媒體識讀
  • 第一篇 媒體識讀的基礎 羅曉南
    • 第二章 媒體識讀的基本理念與教學實踐 余陽洲
      • 一、媒體識讀的意義與內涵
      • 二、識讀知能的特性
      • 三、媒體識讀與公民教育
      • 四、識、讀媒體的核心概念/重要原則
      • 五、教學與作業布置
      • 小結
    • 第三章 傳播科技與人類生活的省思 蔡珮
      • 一、何謂「新傳播科技」?該從甚麼角度來理解?
      • 二、新傳播科技增益人類生活
      • 三、反思人類與傳播科技的遭逢
      • 四、重新省思人與科技間的關係
      • 小結
    • 第四章 閱聽人的傳播權 管中祥
      • 一、什麼是傳播權(Communication Right)?
      • 二、傳播權的基本概念
      • 三、透過集體的力量爭取傳播權
      • 四、傳播權在另類媒體的實踐
      • 小結
  • 第二篇 媒體產製 成露茜
    • 第五章 媒體產業結構與市場競爭 陳炳宏
      • 一、媒體產業結構與發展概況
      • 二、台灣媒體產業主要議題分析
      • 三、黨政軍介入媒體的爭議
      • 四、廣電媒體監理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 小結
    • 第六章 電影就是好萊塢 李泳泉
      • 一、好萊塢的特質:比美國更「美國」
      • 二、夢工廠
      • 三、好萊塢的資本主義本質
      • 四、好萊塢面對全球化
      • 五、檢視《海角七號》現象
      • 六、台灣電影「發了」?
      • 小結
    • 第七章 數位環境的電視劇產製 陳一香
      • 一、數位環境下的電視劇產製趨勢
      • 二、影響電視劇製播的相關因素
      • 三、電視劇的文化接近性與類型流變
      • 四、數位匯流與全球競爭下電視劇的因應與反思
      • 小結
  • 第三篇 文本類型與解讀 羅曉南
    • 第八章 閱聽大眾的新聞入門 余陽洲
      • 一、什麼是「新聞」?
      • 二、新聞有哪些特質?
      • 三、為什麼要讀看聽新聞?
      • 四、如何讀看聽新聞?該注意些什麼?
      • 五、電視新聞與置人性行銷
      • 小結
    • 第九章 消費大眾的廣告入門 余陽洲
      • 一、「廣告」是什麼?
      • 二、廣告賣些什麼?
      • 三、廣告的運作
      • 四、廣告主控制與消費者的反制
      • 小結
    • 第十章 電視連續劇的文本解讀 羅曉南
      • 一、電視連續劇的社會功能
      • 二、價值取向與意識形態
      • 小結
  • 第四篇 意識型態的再現 羅曉南
    • 第十一章 解讀媒體中的性別意涵 林宇玲
      • 一、媒體再現與性別意識型態
      • 二、廣告的文化意義
      • 三、符號學的重要概念
      • 四、廣告實例分析
      • 小結
    • 第十二章 年齡與媒體再現 蔡美瑛
      • 一、年齡的媒體再現例舉
      • 二、年齡、社會階屬與媒體符碼
      • 三、深省老年人的社會處境與問題
      • 小結
    • 第十三章 種族與媒體再現 林思平
      • 一、種族區分與種族再現的問題
      • 二、種族與東方主義概念
      • 三、媒體種族再現的模式策略
      • 四、台灣社會變遷與種族議題
    • 第十四章 階級與媒體再現 夏春祥
      • 一、階級概念的介紹
      • 二、階級與媒體
      • 三、階級與媒體的再思考
      • 小結
  • 第五篇 行動閱聽人 羅曉南
    • 第十五章 批判與行動:自我檢視、社會性分享與公共發聲 葉韋君、余陽洲
      • 一、現代閱聽人的概念
      • 二、互為表裡的批判與行動
      • 三、自我檢視的練習
      • 四、社會性的分享
      • 五、公共發聲
      • 小結
    • 第十六章 識讀媒體中的健康訊息:健康素養的概念與行動 林承宇
      • 一、前言
      • 二、健康議題在媒體識讀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三、「健康素養」的意涵:作為媒體識讀教育的一環
      • 四、媒體再現的健康概念與閱聽人的健康素養
      • 五、「健康量表」作為閱聽人健康素養的實踐
      • 六、閱聽人的健康素養與近用媒體
      • 小結
    • 第十七章 另類媒體實踐 成露茜、葉韋君
      • 一、另類媒體的定義
      • 二、另類媒體與另類經營
      • 三、另類媒體與社會運動
      • 四、另類媒體的關鍵辯論
      • 小結
    • 第十八章 勢在必行:媒體識讀與教育的對話 黃聿清
      • 一、媒體識讀與教育的連結
      • 二、風起雲湧:各國的媒體識讀教育
      • 三、歷程與特色:媒體識讀教育在台灣
      • 四、媒體識讀教育全民一起來
      • 五、現況與挑戰—目前台灣媒體識讀教育最大困境
      • 小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