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所收文章对政府和民间力量在基层社会建设中的困境与作用进行了史源梳理、思想追溯与实践探究,突出了本土自生力量尤其是民间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其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探讨,又有具体个案的研究。尽管其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聚焦于“社会精英与基层治理”这一主题,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封面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序言
- 目录
- 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
- 论近代以来社会建设的民间范式
- 基层参议员与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基层调解委员会述论
- 延安时期的县政建设及其经验意义
- 国家、社团与社会视野下的合作社与乡村再造
- 以都市振兴乡村社会
- 梁漱溟与卢作孚在“精神上彼此契合无间”
- 从社会运动到学科建设的转向
- 社会构造与乡村建设
-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人才思想及其在定县的实践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选择
- 抗战后的平民教育运动
-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
- 城乡关系视域下的杨村乡村建设实验(1931—1937)
-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兴起
- 城市视角下的近代华北农民进城原因研究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62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