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随着君臣悬隔和宦官占据政治结构与权力运作的关键位置,明代中后期士人认识到宦官的显著政治角色,将影响皇帝的希望寄托在教化最能接近皇帝的宦官身上。本书从宦官教育机构内书堂教习机制、宦官教化用书编纂、镇守中官德政塑造等方面,论析中晚明士人教化宦官的具体行动与政治意义。由本书研究可见,明代中后期士人“得君行道”的理想并未衰退,经世之学并不因君权高涨与心学流行而无所表现;士人与宦官在政治文化中存在着遮而不显、隐而不彰的良性互动并日趋同一。这将为明代经世思想史和宫廷政治史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以“攻宦”为名:明成化年间名臣王恕的政治形塑
-
第一节 “攻宦”与王恕名节的建立
-
第二节 “攻宦”与王恕“格君”的努力
-
第三节 成化末王恕的政治形塑与可能用意
-
小结
-
-
第二章 《大学衍义》宦官历史书写及其在明代的反应
-
第一节 《大学衍义》宦官历史书写
-
第二节 明代中前期的反应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的调适与修正
-
小结
-
-
第三章 “化宦”:明中期士大夫对宦官的新认知与行动
-
第一节 “化宦”成因
-
第二节 “化宦”言论与思考
-
第三节 “著述”与“化宦”行动
-
第四节 内书堂之制与“化宦”施行
-
小结
-
-
第四章 中晚明士大夫教化宦官“运动”:以内书堂为中心
-
第一节 中晚明:作为“化宦”平台的内书堂
-
第二节 多彩与同趋:内书堂“化宦”实践
-
第三节 官定与挑战:内书堂“化宦”读本迭见
-
小结
-
-
第五章 明儒王畿所撰“化宦”书《中鉴录》的流传、编刊与内容特色
-
第一节 《中鉴录》的流传、影响及其版本问题
-
第二节 《中鉴录》编纂过程与王畿推广努力
-
第三节 太监孙隆、刘成:《中鉴录》的初刊与复梓
-
第四节 《中鉴录》的内容特色
-
小结
-
-
第六章 晚明宦官史鉴书籍的编纂与宦官历史教育
-
第一节 内书堂与宦官历史教育的展开
-
第二节 善恶并呈类史鉴书籍与宦官历史教育
-
第三节 集合总成类史鉴书籍与宦官历史教育
-
小结
-
-
第七章 模范与教化:循吏文化与明中后期镇守中官善政塑造
-
第一节 明中期镇守中官模范的确立与塑造
-
第二节 正德年间镇守中官刘璟的德政塑造
-
第三节 实政纪、生祠与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德政教化
-
小结
-
- 结语
-
附录
-
一 新辑明代宦官诗二十六首
-
二 新辑明代宦官作序跋文十一篇
-
三 丘濬《世史正纲》中的宦官条目评论与按语
-
四 张元忭《内馆训言》
-
五 孙隆《进陈善图表》
-
六 《陈善图册》内容条目
-
七 《御世仁风》序跋、卷次目录
-
八 《御世仁风》征引书籍
-
九 王畿《中鉴录·中鉴答问》
-
十 王畿《中鉴录》按语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329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