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九龍街道故事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0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620448058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是資深香港專題作者魯金,繼《香港中區街道故事》、《香港東區街道故事》及《香港西區街道故事》的另一部街道掌故作品。九龍半島自1861年正式割讓予英國政府,自此成為了華夷混雜之地。以往的九龍半島只包括界限街以南至九龍群山以北的土地,歷經多年發展及填海工程,擴展了部分以往屬於新界的土地,面積亦不斷擴大,背後充滿著有趣的歷史及故事。
作者藉豐富的史料及淺白的文字,揀選九龍區多處名勝、地點及街道,詳述其命名由來及歷史,當中包括“宋王臺”、“九龍城砦”及“廟街”等華人建築及街道的故事,同時亦有英人帶領發展的“昂船洲”、“九龍塘”及“柯士甸道”等地,給予讀者一個有關九龍半島發展歷程的全面認知。
作者藉豐富的史料及淺白的文字,揀選九龍區多處名勝、地點及街道,詳述其命名由來及歷史,當中包括“宋王臺”、“九龍城砦”及“廟街”等華人建築及街道的故事,同時亦有英人帶領發展的“昂船洲”、“九龍塘”及“柯士甸道”等地,給予讀者一個有關九龍半島發展歷程的全面認知。
-
柯士甸道和柯士甸
-
柯士甸執行開賭政策
-
社會風氣因開賭敗壞
-
決意開賭的原因
-
-
宋王臺與宋王臺花園
-
宋王臺的由來
-
神聖不可侵犯的山崗
-
日軍破壞宋王臺
-
-
廟街、廣華街與廣華醫院
-
廟街有座天后廟
-
小販夜市場的形成
-
廣華醫院的創建過程
-
天后廟廟產成為廣華醫院經費來源
-
廣華醫院贈施中藥的由來
-
廣華醫院的擴建與廣華街
-
-
新蒲崗與佛堂門
-
新蒲崗原名蒲崗村
-
蒲崗村林氏建南佛堂
-
北佛堂之興建
-
港英政府接管天后廟
-
坑口的發展歷史
-
佛堂門附近的古蹟
-
新蒲崗的變化
-
-
九龍城與龍津路
-
龍津路與龍津石橋
-
接官亭又名龍津亭
-
龍津義學的建立
-
“南武號輪船”械劫案
-
大鵬協副將張玉堂的軼事
-
地位特殊的九龍城
-
1948年“九龍城事件”
-
戰後九龍城的發展
-
-
獅子山與飛鵝嶺
-
獅子山又名煙墩山
-
飛鵝嶺古名虎頭山
-
清朝“遷海”的痛苦歷史
-
-
九龍塘發展史
-
從花田到貴族住宅區
-
置業公司的清盤訟案
-
香港街坊會的先河
-
成為日軍佔領的鹿島區
-
花園城市的面貌轉變
-
-
廣播道與廣播電台
-
廣播道是龍翔道附屬支路
-
香港電台的最初
-
港府接辦香港電台
-
香港電台設立中文廣播電台
-
涼茶店成小廣播站
-
戰時的香港廣播事業
-
香港電台的全面改革
-
百花齊放的香港廣播事業
-
電視廣播的發展
-
各廣播機構遷到廣播道
-
電視台三台鼎立
-
-
尖沙咀和大包米
-
尖沙頭村林維喜命案
-
鴉片戰爭源起之地
-
巴夏禮向勞榮光租借九龍半島
-
尖沙咀的“大包米”
-
香港天文台在尖沙咀成立
-
-
侯王道與侯王廟
-
侯王廟不在侯王道
-
侯王廟和“廟道”的由來
-
侯王應是土地神
-
侯王廟內的牌匾
-
米埔也有侯王廟
-
大澳寶珠潭侯王廟
-
東涌古城下的侯王廟
-
被水淹沒的石壁侯王廟
-
-
西洋菜街與旺角
-
旺角原名芒角
-
西洋菜街與西洋菜
-
通菜街與通菜
-
油麻地避風塘的軼事
-
旺角的中心街道:山東街
-
-
昂船洲又名鑿石島
-
形似鎚子鑿在石頭上的小島
-
香港的“西面門戶”
-
曾作英軍天花隔離醫院
-
昂船洲與九龍半島的命名
-
建監獄遇風災
-
昂船洲成為市民遊覽的熱地
-
香港的火藥庫
-
-
土瓜灣與二黃店村
-
土瓜灣的海心廟
-
官富鹽場與官富司
-
北帝廟與宋王臺
-
二黃店村原名二王殿村
-
馬頭角、馬頭圍與學田制度
-
二黃店村的消失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