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無住之島:給臺灣青年世代居住正義的出路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524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
我們卻還沒有安穩的家?

無論月薪多少,每個人都有要求安穩居住的權利!

當房價已成天價,我們還只有拚命存錢買房一條路嗎?
買不起房子,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
買房=拚經濟?推動保障居住權益的政策=犧牲經濟?
打破居住權益的迷思,我們其實有不同的選擇!
臺灣是一座「無住之島」。根據統計,臺灣平均房價與人均所得比將近十倍,房價更被國際評比為「極度不可負擔」。然而,房價明明那麼高,為何社會仍舊鼓勵買房?除了背負千萬房貸,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住的安穩嗎?
買不起房,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長久以來,高舉經濟發展大旗的建商、缺乏完善住宅政策的政府,以及夢想炒房致富的大眾價值觀,三者共同造就了臺灣的高房價景觀。原本賴以居住與生活的家,就此成為難以負擔的商品。原本應當人人享有的居住權益,則成了少數人才有權享有的圖利工具。
本書指出,這種少數人獲益的高房價制度,不僅已讓臺灣成為無住之島,更會賠掉整個臺灣社會的未來。當買不起房的青年世代淪為崩世代,在租屋黑市中孤立無援,卻還要被貼上不努力與不爭氣的標籤,最終只會加劇社會與世代對立,更將全面衝擊國家的人口結構、年金制度與勞動體制。長遠來看,每個人都將為此受害。
「家」不該只是商品:重新思考「居住」的意義
身處無住之島的無助青年,真的有可能打破炒房致富的惡性循環,重新定義「家」的價值,找到居住正義的新方向嗎?
這正是長年研究都市改革的廖庭輝,希望透過本書解答的問題。本書藉由回顧臺灣三十年的住宅運動,帶領讀者展開一段「何謂住宅、何謂家」的思索歷程,一步步回顧臺灣高房價的歷史成因,分析各種買房迷思背後的人為與制度因素,同時試圖解開住房商品化的困境。
  • 封面
  • 書名頁
  • 各界好評推薦
  • 推薦序 從所有權到居住權——住宅運動的理路轉變/陳東升
  • 推薦序 居住正義的求索之旅/彭揚凱
  • 自序 買房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未來我們該如何爭取居住的權利?
  • 第一章 臺灣居,真的好不易!
    • 到底有多不易?
    • 問題核心就在:扭曲的房產持有結構
    • 如何改變困境?這是一封邀請函
  • 第二章 八○年代末期:住宅運動初萌芽
    • 臺灣高房價的歷史成因
    • 無殼蝸牛運動:小市民上街頭
    • 「大有為」政府VS金權勢力
    • 政府與民間運動者雙雙敗下這一局
    • 【無殼蝸牛運動後的崔媽媽基金會與OURs】
  • 第三章 金融風暴到扁政府時代:居住權進入倡議
    • 金融風暴衝擊下,一九九九住宅運動登場
    • 扁政府時代,政府與民間的新關係
    • 整體住宅政策再卡關
    • 社會福利界的聲音進入住宅運動
    • 不再只談高房價!更多居住權想像正展開
  • 第四章 馬政府時代:進入法制面改革攻防
    • 重回倡議路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成立與首戰
    • 首次成功改革法制面:《住宅法》與實價登錄三法
    • 二○一四,巢運發動
    • 稅制改革上的攻防戰
    • 【住宅團體與行動小事典——無殼蝸牛運動?無殼蝸牛聯盟?巢運?到底誰是誰?】
  • 第五章 民進黨二次執政:改革的美麗與哀愁
    • 二○一六大選前後,打開的住宅議題窗口
    • 《住宅法》修法,順利達成!
    • 意見分歧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立法
    • 跳票的實價登錄2.0
    • 難以踏入的改革深水區
  • 第六章 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為什麼我們還住不好?
    • 三十年住宅運動總回顧:哪裡成功、哪裡失敗
    • 巢運模式已經到盡頭了嗎?
    • 當前蔡政府住宅政策總檢討
    • 住宅運動一定離不開政治嗎?
    • 翻轉「克勞塞維茲魔咒」
    • 住宅運動該往何處去?
  • 第七章 住宅運動的下一步
    • 「社會投資」:幫助青年,就是幫助社會!
    • 整理目標與步伐:如何再啟程,前往改革深水區?
    • 未來的五大改革途徑
    • 第三種居住選擇:合作住宅
    • 經過三十年,走向居住權
  • 註釋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