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華帝國:傳統天下觀与當代世界秩序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50936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國三部曲 THE CHINA TRILOGY
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既須探究其內涵,更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意義的客觀切入點,纔能深入理解其未來前景。
本系列將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長度視野,由「大歷史」角度重構中國歷史進程。

本書即為此系列之第一部,將時間軸拉回到兩千年前,由西元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所奠下之帝國框架基礎,在兩千餘年後的今日,應當如何加以理解,又能否作為未來某種可能之「中國中心」體系參照物?本書將聚焦秦漢、隋唐、滿清等三大帝國時期,既回首爬梳過往,亦藉此將目光投向未來。

從宏觀敘事重構兩千年中國史
探求東方帝國之前世今生

面對日益崛起又近在咫尺的中國,我們該如何看待其可能的未來?又可如何透過理解其過去,提供我們對於觀察其未來的指引?透過整理兩千年來之歷史,尤其聚焦其中的三大帝國時期,本書嘗試從客觀、理性且全面之新視角,歸納中國處理其內外部事務時之主要傳統思考與作為面貌,期盼藉此瞭解其下一階段之可能走向。


白魯恂(Lucian Pye):
中國並不是國家族群裡的一個國家,中國是一種文明,只有表面上是一個國家。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
通過中國歷史可以最好地瞭解中國,這是因為,與其他民族相比起來,中國人更愛從歷史角度觀察自身,並強烈地感受到某種傳統的存在。

文安立(Odd Arne Westad):
坦白講,愈是研究中國,就愈難捉摸其確切定義;過去兩千年,它是個帝國,不是國家,而且是個非常開放且邊界非常不固定的一個帝國。

濱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
中國中心論的觀念不單純是中國自身的偏見,實際上也是朝貢地區的共識,整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制具有自己的結構規則,並透過白銀進行有序控制。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以允許通商為誘餌,加上高超的政治手腕,中國成功籠絡鄰國遵守以中國為中心的準則,同時以威嚴之皇帝印象抑制潛在的入侵與挑戰者。
  • 封面
  • 作者簡介
  • 重要概念性名詞解釋
  • 中國三部曲:序
  • 引言與綱要
    • 再次從中國出發
    • 研究中國外交之時代意義與重要性
    • 本書結構與段落安排
  • 背景:漫長的再崛起之路
    • 前帝國時期的中國外交
    • 第一帝國與中心觀的形成
    • 文明融合與第二帝國
    • 地緣環境變遷下的第三帝國
    • 近代涉外關係與後帝國格局
  • 傳統:現實的建構主義
    • 中心觀與華夷思想的建構
    • 朝貢機制之演進與運作
    • 中國中心體系的現實與虛構
  • 前提:先安內再攘外
    • 規模性政治壓力與危機
    • 分權式結構的必然性與問題
    • 對外擴張與體系建構
  • 特色:中國式戰略觀及其作為
    • 中國棋盤與佈局邏輯
    • 以威望為主的政策反饋設定
    • 羈縻與和戰策略交叉運用
  • 挑戰:大轉型後的內外部結構內涵
    • 工業與資本主義文明衝擊
    • 國際結構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國
    • 新思潮引導之結構轉型
  • 趨勢:持續變遷中的中國與世界
    • 歷史演化之起承轉合
    • 當前中國崛起的背景與發展
    • 中國特色成分與崛起之潛在影響
  • 現狀:當前中國之潛在戰略佈局
    • 現狀政策路線及其發展
    • 戰略積極化之軌跡與潛在演進趨勢
    • 帝國可能性與世界秩序之未來
  • 未來:重返朝貢體系?
    • 當代帝國研究與中國崛起
    • 中國之帝國未來與可能範式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