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李潼少年小說創作坊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4908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素有「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之稱的李潼,致力為兒童、少年創作,文體類別包含少年小說、散文、童話、繪本、評論等,作品七十餘本,尤以少年小說為最。

本書採取一問一答方式,試圖分享創作經驗與技巧、創作實務與思維,提供清晰的創作條理。李潼一生創作的全部理論與原則,可說是盡在此書。有志於文學創作者、或對兒童文學賞析與研究有興趣者,可以從中得到某些啟發與興味。
  • ﹝自序﹞分享/李潼
  • 鋼筆與稿紙對話,有玉蘭花香和曙光介入。
    • 1 成為一名少年小說作家,應具備什麼條件?
    • 2 少年小說(兒童文學)在許多人眼中,是「小兒科」文學,您有什麼認定和對應之道?
    • 3 我喜愛寫作,常買稿紙,但寫不滿意,常撕稿紙,消耗量很大。不知您如何處置這種稿紙?
    • 4 參加少年小說研習營,對於少年少說創作真的有幫助嗎?能否直截了當說出您的看法。
    • 5 寫作很痛苦,寫小說一定更辛勞,您是怎麼刻苦耐勞?
    • 6 作為一名少年小說作者,該有什麼信仰理念?
    • 7 少年讀者為什麼「會看這本」小說?他想獲得什麼?一個少年小說作者又怎麼知道?
    • 8 「文如其人」的成分高嗎?因此,少年小說作家的性格該較具「向陽性」嗎?
    • 9 作家必須是個「歷史通」,才能創作歷史小說?
    • 10 少年小說可以向其它藝術形式學習技法?如電影、美術、音樂、戲劇、舞蹈……它們的呈現差異這麼大,有可能嗎?
    • 11 成人作家不可能返老還童,只會逐日老去,在創作少年小說時,如何縮短與現代少年讀者造成的差距?
    • 12 一位少年,忽而被看作「小孩」;忽而被叫「你已經長大了」,那樣不確定的身分,該怎麼磨蹭過來?一位少年小說作家如何去看待他們和自己的作品?
    • 13 《順風耳的新香爐》作品中,男主角順風耳離廟出走,身上卻沒帶半毛錢,這種疏忽或安排,會不會太脫離現實?換了我,要是身上沒帶錢,一步都不敢出門的。
    • 14 鄉土少年小說中,該把客語、臺語翻譯成國語再寫嗎?
    • 15 創作鄉土少年小說,方言的掌握應如何?
    • 16 少年小說的情節,如果有太多的衝突、高潮、低潮,是否會影響青少年讀者的情緒?
    • 17 少年小說隱惡揚善的特質,似乎粉飾太平。少年讀者看多了這種虛構的、偏離現實的美好世界,在他們成長後,會不會有上當的感覺,並失去了面對殘酷世界的免疫力?
    • 18 從事少年歷史小說創作,若從田野調查做起,有哪些必要的注意事項?
    • 19 為什麼以都市生活為題材的少年小說這麼少?
    • 20 如何縮短少年歷史小說「相隔的時空感」?
    • 21 少年喜歡做「閱讀冒險」,少年小說如何布置迷宮,還要避免少年入歧途,而能找到出口?
    • 22 少年小說情節也包容暴力、血腥和殘酷嗎?
  • 當溯源香魚,遇上攔砂壩及探尋魚梯。
    • 23 一篇少年小說落筆之前,是先設定一個主題,還是先想好創作的技巧─表述程序:是使用時間的順敘或倒敘……等?
    • 24 小說中的地理背景,作家不可能一一親自去觀察,若是描寫作者本人沒去過的地方,該如何揣摩及描述?
    • 25 少年小說的故事背景,一定要清晰到有真實地名、有路徑讓讀者去光臨對照嗎?
    • 26 少年小說創作的敘述觀點是什麼?能不能自創新的敘述觀點?
    • 27 傳記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敘述觀點比較妥當?
    • 28 許多老、中代的少年小說寫作人,喜歡以自己的童年往事為寫作題材「原型」,勉強現代的少年兒童看這種作品,合適嗎?
    • 29 少年小說評論中,常提到小說基調的處理,何謂「基調」?基調可以用什麼方式表現出來?
    • 30 如何刻畫少年小說中的人物?
    • 31 如何訂一個吸引人的少年小說題目?
    • 32 沒錄取的少年小說應徵作品,能否修改後重投?
    • 33 我常獨坐書桌前,凝視稿紙卻進不了狀況,很生挫折感;我有一些寫作經驗(曾獲校內文學獎),也並非沒有題材,怎會常陷窘境?
    • 34 少年小說的情節安排很重要,請問這方面有什麼訣竅?
    • 35 試寫少年小說,自覺只像成人文學的「現代小說」,沒有兒童文學味道,請問如何把握?
    • 36 初試少年小說寫作,對較長篇幅常感怯懼,請問您有何建議?
    • 37 如果以平常閒談「故事」的方式,用文字表現出來,會不會降低了文學意味?
    • 38 如何在少年小說觸及「死亡」的問題?
    • 39 如何寫現實生活小說?創作時,如何取材?有沒有特別該注意的要點?
    • 40 小說創作者是不是具備複雜的思緒?
    • 41 請舉例說明創作小說如何選擇場景、設計情節讓讀者身歷其境,引起共鳴?例如《少年龍船隊》一書,很多讀者對划龍船並不深入了解,作者應如何帶領大家去認識,且應從哪裡切入?
    • 42 請問您如何安排寫作時間?
    • 43 少年小說為了生動傳神的真實感,人物對話中難免夾雜許多髒話或難聽的口頭禪。出現太多,擔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全部捨去又恐失真,請問該如何取捨?
    • 44 在成人小說中,純粹以「閩南語」寫成的鄉土文學作品並不多見,請問是否也有值得推薦的「方言少年小說」?在本土意識抬頭的今日,「方言小說」的運用,是否值得在少年小說領域推廣?
    • 45 真實的人物傳記中,能否添加虛構的角色和部分虛構的情節?
  • 南向避冬的黑面琵鷺,在座頭鯨背歇腳。
    • 46 是否「按準時代脈動」的文學作品,更容易受到讀者注目及獲得文學獎評委們的青睞而得獎?
    • 47 讓少年讀者看得迷迷糊糊,甚至看不懂的小說,是否已喪失了好小說的基本條件?
    • 48 有人說:「閱讀是創作的必備糧食之一」,我們和孩子正學習創作,請問該如何挑選好書來閱讀?
    • 49 我讀過幾篇臺灣省兒童文學獎短篇小說獲獎作品(萬字左右),發現其內容和敘述技巧多屬傳統,主題也脫不了教化意味。我個人較偏好「魔幻寫實主義」風格的作品,這風格的天馬行空、時空錯置,是否較不適合青少年閱讀?難道現代青少年小說沒有閱讀這類作品的能力?
    • 50 依你所言,少年小說的思維面似乎比技術面更重要:意即其隱含的教育意義,更甚於呈現真實的世界(包含正面的及負面的),是嗎?那麼就《悲慘世界》及少年偵探小說類帶給青少年的價值又在哪裡?
    • 51 〈帶爺爺回家〉這篇小說,無論題材和技法都像成人閱讀的現代小說,請問作者怎麼認定它是一篇少年小說?
    • 52 請以《少年噶瑪蘭》為例,歷史小說、科幻小說和少年小說如何密切的結合?
    • 53 對於童話有所謂的改寫─濃縮、刪節、延伸或逆反顛覆等等「再創作」;對於少年小說也可行?
    • 54 為考慮少年讀者閱讀時間及耐性,少年小說的字數是否應有限制?
    • 55 初學少年小說寫作,能否找一篇作品來模倣?這樣做,值不值得?還是直接創作,才不致成為剽竊者?
    • 56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為背景的小說,對該人物的描寫塑造,能否異於一般的歷史評價?例如將岳飛寫成懦弱又貪功,將秦檜寫成忠心愛國?
    • 57 少年小說的篇幅較長,很少能不眠不休、一氣呵成的完稿;每次停筆後再銜接,總是很傷腦筋,有時竟接不下去。請問有無克服方法?
    • 58 當代少年的流行用語,該否出現於少年小說?
    • 59 曾有評論家稱許您是「臺灣少年小說第一筆」,又是華文少年小說作家的「四 大天王」之一,請問您有何感受?
    • 60 少年小說創作有必要考慮文本的性別類型嗎?也就是有少男小說與少女小說分野之必要?
    • 61 一位成熟的少年小說作家,如何認定作品的「風格」和創作的「窠臼」?我對 「風格」的界定是指創作中不斷出現引人注目的、獨特的表現;而「窠臼」是指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模式。
    • 62 創作少年歷史小說或非現代少年小說,除了從生活細節來呈現它們的時代感,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 63 能否將中外歷史典故改寫為少年小說?
  • 諸葛亮陪劉備、關羽和張飛,看望不明飛行物。
    • 64 少年小說應如何批評?(臺南/張清榮)
    • 65 我聽過幾位兒童文學工作者對《再見天人菊》的批評,他們同時提到「那群少 年有意黏合破碎的陶瓷筆筒」的安排,「顯得幼稚可笑而不太可能」。身為作者,您怎麼說?
    • 66 古人曾崇尚「文以載道」;針對現今青少年犯罪日益高漲的時刻,少年小說該怎樣切入,較能讓青少年讀得下去,並收教化之功?
    • 67 如何界定一部少年小說的「好」或「壞」?
    • 68 有心從事少年小說創作的人,對於相關的學術研究理論,應該抱持什麼樣的看法?
    • 69 少年小說應如何挑戰電子媒體的吸引力?少年小說能和電子媒體結合,創造文學的另一個春天?
    • 70 少年小說的主角一定是少年嗎?
    • 71《創世紀》那幅畫,上帝與亞當的指端觸及的剎那,令人想起少年伸長的手指,作家是否有能力去碰觸到?
    • 72 少年小說與兒童小說、現代(成人)小說的差別在哪裡?
    • 73 既有少年小說,為何沒有少年童話?少年小說一詞的出現,是否只為凸顯兒童文學中從此誕生了小說一類?
    • 74 臺灣的少年小說作者為什麼這麼少?
    • 75 我預定在教職退休後,專心投入兒童文學(少年小說)寫作,現在應有什麼準備?
    • 76 少年小說應如何導讀?
    • 77 少年小說呈現的地域性或國際性,何者為重?
    • 78 小說家從事創作時,心中要有讀者?
  • ﹝附錄﹞尋根者進入太空迷航與發現
    • 永遠少年的路
    • 臺灣的兒女自得其樂
    • 《少年噶瑪蘭》的背景故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