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63057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內容網站——故事
13位台港青年學者 × 15篇從空間出發的現代日本解讀
連結紐約與江戶 從岩倉使節團到東京奧運
明治維新150週年的台灣觀點

日本,離我們很近,也很遠。
  
台灣每年有大批的旅客前往日本;日本也有將近兩百萬人次來台灣旅行。地理上,台日距離很近,現代歷史上,兩者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然而,坊間與日本文化、歷史相關的出版品仍嫌不足,台灣對日本的特別情感,不同立場和觀點的作者可能會以相異的方式陳述——
  
本書提供的,是一群年輕學人對於現代日本形成的本土詮釋。

一百五十年前,「明治維新」這場塑造日本近代史最為重要的事件,是世界史上少有的變革成功的例子。

各國學者對這場運動為何成功的原因,已有汗牛充棟的論述。但是當我們論及近代日本的形成時,總不乏探討大政奉還、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等制度改革,以及諸如木戶孝允、坂本龍馬、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維新志士,而這樣以時間為經、人物為緯的歷史敘述方式,往往忽略了不同地方在現代日本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
西鄉隆盛所在的薩摩(今鹿兒島縣)為什麼成為維新的前哨站?
長州(今山口縣)為什麼成為現代日本的主人?
坂本龍馬所在的南國土佐(今高知縣),遠在四國的最南端,為什麼可以成為維新、自由民權及財閥興起之地?

在巨變中,原本的大城市又如何應對新世界帶來的衝擊?例如,橫濱作為「黑船來襲」首當其衝的城市,一般人如何習慣西洋的生活?而沒有天皇的京都,「傳統」文化跟「現代」間如何調適?

本書係由「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網址:gushi.tw/)招募十多位青年學者共同發想完成,目的在網路資訊零碎的時代進行整合,提供日本現代史的體系性看法。全書集合共計十五篇台港年輕學人的作品,雖然每篇的深淺難易不一,筆法也互異,但從頭讀到尾,得以對日本現代的形成有一個具體的認識。了解日本的現代化,同時也會了解台灣與東亞現代的進程。現代日本形成的過程,是歷史、也是現在進行式,透過理解歷史和現在,我們將更加了解日本會走向甚麼樣的未來。
  • 序:從空間理解現代日本的形成
  • 第一部: 倒幕與維新
    • 加賀:從敗者的角度如何看待明治維新?
    • 南國土佐如何促成維新、自由民權與財閥的興起?
    • 會津如何成為明治維新的陰影與夢魘?
    • 長州如何成為盛產近代日本主人之地?
    • 邊陲的薩摩如何成為明治維新的前哨?
    • 從紐約到江戶:美國的捕鯨事業如何敲開日本的國門?
  • 第二部:西化與轉型
    • 橫濱如何成為傳播西洋新事物之地?
    • 神戶如何成為日本最不日本的城市?
    • 沒有天皇的京都:京都如何走向現代化?
    • 大阪如何從「天下廚房」蛻變為「東洋的曼徹斯特」?
  • 第三部:擴張與殖民
    • 北海道如何從原住民的家園變成日本人的領土?
    • 日本首當其衝的殖民課題:臺灣特有的熱帶疾病該如何克服?
    • 日本如何統治朝鮮?
    • 滿洲國:日本的大陸之夢如何幻滅?
    • 來自琉球的空手道如何成為東京二○二○年奧運的參賽項目?
  • 結語 東京奇蹟:奧運如何帶領東京走向未來?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