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無上菩提前行道:《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中冊)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7134085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
第23講 2016年10月8日
-
第十一明信品
-
丙五 證得無上菩提的相應法
-
丁一 前行
-
戊一 菩提因為明信:〈明信品〉
-
己一 總說
-
庚一 信之二十六種分類
-
庚二 信之十六種障礙
-
-
第24講 2016年11月5日
-
庚三 信之十一種功德
-
己二 別說大乘之淨信
-
庚一 宣說信解大乘
-
庚二 教誡不要氣餒趣入大乘
-
辛一 不應氣餒趣入大乘
-
辛二 得大福德故應歡喜趣入
-
辛三 總結功德
-
戊二 實修為求法、說法、修法
-
第十二述求品
-
己一 求法:〈述求品〉
-
庚一 所求之法
-
辛一 尋求所說之教法
-
壬一 尋求之境—三藏聖教
-
-
第25講 2016年12月3日
-
壬二 尋求教法所緣境
-
壬三 尋求能求之作意
-
-
第26講 2017年1月14日
-
辛二 尋求所證之法
-
壬一 通過三自性尋求真如
-
-
第27講 2017年2月11日
-
壬二 尋求如幻
-
-
第28講 2017年3月4日
-
壬三 尋求能知智
-
壬四 尋求染淨
-
壬五 尋求唯識
-
壬六 尋求體相
-
-
第29講 2017年4月1日
-
壬七 尋求解脫
-
-
第30講 2017年5月6日
-
壬八 尋求無自體
-
壬九 尋求無生法忍
-
壬十 尋求宣說一乘之密意
-
-
第31講 2017年6月3日
-
壬十一 尋求五明
-
庚二 以何種作意求法
-
- 第32講 2017年7月8日
-
第33講 2017年8月5日
-
庚三 求法之差別
-
庚四 求法所得之果
-
辛一 成就功德
-
辛二 遠離分別
-
-
第34講 2017年9月9日
-
第十三弘法品
-
己二 對眾生傳講聖法:〈弘法品〉
-
庚一 應無慳傳講聖法之理
-
庚二 宣傳聖法的必要
-
庚三 說法的方式
-
辛一 菩薩說法的方式
-
壬一 菩薩說法方式的分類
-
壬二 說法意義善妙
-
壬三 說法詞句善妙
-
辛二 佛陀傳法之方式
-
-
第35講 2017年10月7日
-
庚四 所傳聖法之自性
-
辛一 總說所傳聖法之體相
-
辛二 別說密意、意趣
-
壬一 宣說四種密意
-
壬二 宣說四種意趣
-
壬三 宣說八種對治密意及其功德
-
-
第36講 2017年11月4日
-
庚五 以讚嘆說法功德而攝義
-
第十四隨修品
-
己三 修法:〈隨修品〉
-
庚一 總說
-
辛一 知一切義
-
辛二 知一切法
-
辛三 法隨法行
-
辛四 同得悟入
-
辛五 隨修相應之法
-
庚二 別說
-
辛一 修行之順緣
-
-
第37講 2017年12月2日
-
辛二 修行之本質
-
壬一 略說
-
壬二 廣說
-
癸一 無緣智慧
-
癸二 不捨之大悲
-
辛三 以喻宣說如何修行
-
庚三 攝總結攝義
-
-
第38講 2018年1月6日
-
第十五教授品
-
戊三 教授與隨示:〈教授品〉
-
己一 如何求得教誡
-
己二 對教授如理作意
-
庚一 對教授以思如理作意
-
庚二 對教誡以修如理作意
-
-
第39講 2018年2月3日
-
己三 由此行道之相
-
-
第40講 2018年3月3日
-
己四 宣說教授與隨示的殊勝功德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