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293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自性本來清淨』,如來、菩薩、阿羅漢、眾生皆本來俱有。從無始世來,「如來法身」,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眾生」本俱有之「如來自性清淨」,因為為煩惱所纏,稱「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雜垢清淨如來法身(如來藏)」;「眾生法身」透過修行,離一切世間煩惱纏,過一切苦,得「離垢清淨如來法身」。此「離垢清淨如來法身」,仍需得勤未休息,說不退法輪,說清淨波羅蜜行,自利利他,方得恆住於彼岸清淨法中。

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引用《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的七句金剛句,闡述「如來藏」思想。分三個層次說明「自性本來清淨」。首先,於無始世界,用「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來描述未受煩惱纏的「如來自性清淨」之各個面相。其次,法身從無始世來,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隨順世間,曰「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並用各種面相來描述,包括眾生(曰眾生、聲聞、阿羅漢、一闡提等)、煩惱(貪、嗔、癡、慢、疑等)、含煩惱自性清淨藏(雜垢清淨)、法(信、般若、三昧及大悲)、對治法(常、樂、我、淨)等,如何去除雜垢,還我自性清淨心。最後,後三句用「佛菩提」、「佛功德」、「佛作業」等金剛句闡述身轉清淨成菩提(離垢清淨)各種面相,包括自性清淨藏、自利利他、常不休息等。

本書特色

一、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當時分別譯有此論,現今所看到的版本有可能是此二譯本的合本或會刊本,這代表現存本可能有版本流傳上的問題。

二、引述經論的解析,雖然過去日本學者中村瑞隆等已有所分析,但未能深入與《寶性論》譯本譯出前之相關漢譯經典內容加以比較研究,以致忽略此論譯出時與北朝佛教思想間的淵源,本書不僅從文獻角度探索譯者勒那摩提在翻譯時的參考,在此次的修訂本中更以思想的角度進一步深刻探討。

三、過去學者往往僅將《寶性論》視為中期如來藏思想的代表,認為僅具承先啟後的角色,由於對漢傳佛教思想的影響有限,所以向來未見重視;於此本書的思想解讀已有成一家之言的架構,綱舉目張,頗具層次。

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職臺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部副經理。

  • 推薦序一\釋永東
  • 推薦序二\劉國威
  • 自序
  • 緒論
  • 第一章 《寶性論》作者、譯者、歷史背景和分卷結合性
    • 第一節 《寶性論》譯本、全稱和作者、譯者介紹
    • 第二節 《寶性論》引述之經典及譯者介紹
    • 第三節 漢譯《寶性論》的分卷和結合必要性
  • 第二章 《寶性論》概述
    • 第一節 《寶性論》的理論架構
    • 第二節 《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0c-822b)
    • 第三節 《寶性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2b-828a)
    • 第四節 《寶性論》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8a-836)
    • 第五節 《寶性論》卷四(《《大正藏》》卷第三十一冊,頁837-848a)
  • 第三章 《寶性論》理論連貫性─幾個關鍵佛學名相
    • 第一節 概說
    • 第二節 自性清淨心(citta-prakrti-pariśuddha)
    • 第三節 佛性(buddha-dhātu)
    • 第四節 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
    • 第五節 三寶之因(hetu)
    • 第六節 轉依(āśri-parivrtti)
    • 第七節 信(śraddhā,adhimukti)
  • 第四章 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理論性和連貫性
    • 第一節 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順序
    • 第二節 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早期來藏思想融合
    • 第三節 從《寶性論》引《不增不減經》、《勝鬘經》 之字詞比對談如來藏思想理論化
    • 第四節 《寶性論》思想體系連貫性─雖分立四卷而綜其成
    • 第五節 結論-漢譯《究竟一成寶性論》文本與思想特色
  • 【參考書目】
  • 附錄1 大方等如來藏經
  • 附錄2 佛說不增不減經
  • 附錄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 附錄4 究竟一乘寶性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