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讀章太炎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62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性尚奇,章太炎卻走上最正統的乾嘉考據之路
從為學問而學問,到為時局而學問的文化使命者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研究院士
呂芳上/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蔡長林/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共同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章太炎用力最深的是傳統的學問——小學。然而在民初劇烈的政治動盪中,他不得不從一位純粹的學者,轉型成為革命的知識分子。
本書選錄四十餘篇章太炎的著作與演講:從〈自述學術次第〉可見其思想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及小學之於經史的重要性。而在歷經晚清劇變後,他大幅修訂《訄書》,敘述其對學術與社會現實的觀點;他認為西方文明因有宗教作基礎而強大,從而重視佛教與法律意識,此於〈無神論〉、〈佛學演講〉等皆可見其主張。
在學術上,章太炎與康有為等維新派相對立;他受現實刺激而大張排滿旗幟寫革命文章,和鼓吹立憲的梁啟超又是不同立場。因政治而歷經的曲折,促使一位以考據自矜的樸學大師,從國故、宗教當中翻找出能因應時局的迫切需求,而成為為改變時勢而治學的文化使者。今日讀他的文章,或可從中西之學的激盪之中,找到因應時局變遷的方法。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馬一浮、張君勱、熊十力的著作,內容涵蓋國學、史學、哲學等領域,使系列叢書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主編楊照撰寫「導讀」與「提要」
每冊前附有楊照老師撰寫的長篇「導讀」,說明作者的時代意義,及其思想、經歷的重點,有助閱讀時能得到更深切的體會。每輯前則有「提要」,提供文章的出處背景,並連結「導讀」內容,進一步刻畫作者具體的思想面貌。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作品
解讀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
解讀章太炎(國學大師)

即將出版
解讀陳垣(「國寶」史學家)
解讀呂思勉(寫作第一本白話通史)
解讀王國維(國學大師)
解讀歐陽竟無(佛學研究的先鋒)
解讀蔣夢麟(代表作《西潮》)
解讀馬一浮(一代儒宗)
解讀張君勱(新儒學代表)
解讀熊十力(新儒學的奠基者)
  • 「展讀民國人文」總序
  • 導 讀
  • 第一輯 論學
    • 提 要
    • 論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出來
    • 常識與教育
    • 論求學
    • 留學的目的和方法
    • 說今日青年的弱點
    • 在金陵教育改進社演講勸治史學並論史學利弊
    • 論今日切要之學
    • 適宜今日之理學
    • 經義與治事
    • 自述學術次第
    • 自述治學之功夫及志向
  • 第二輯 歷史
    • 提 要
    • 歷史之重要
    • 歷史的價值
    • 略論讀史之法
    • 讀史與文化復興之關係
    • 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
    • 信史 上
    • 信史 下
    • 論經史儒之分合
    • 諸子略說 上
    • 諸子略說 下
  • 第三輯 文學與小學
    • 提 要
    • 文學略說
    • 講文學
    • 研究中國文學的途徑
    • 文章流別
    • 白話與文言之關係
    • 論中國語言統系之演講
    • 論文字的通借
  • 第四輯 論家國──談種族革命、宗教與制度等
    • 提 要
    • 說我
    • 無神論
    • 五無論
    • 復仇是非論
    • 革命道德說
    • 平等難
    • 明群
    • 明獨
    • 佛學演講
    • 在重慶羅漢寺演講佛學
  • 第五輯 演講與譯文等
    • 提 要
    • 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之演講
    • 在四川學界之演說
    • 中華民國解
    • 與梁啟超
    • 臺灣人與《新世紀》記者
    • 醫術平議
    • 拜倫詩選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