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典故有兩個主要元素,一是古代的,二是有出處的。本書收錄了二百多則典故,主要是一些引用古代故事的事典,也有斟酌收錄與故事相關的語典。每一則典故皆分為「釋義」、「出處」、「例句」和「故事」四個部分,讓讀者從多方面理解典故,包括其意思、來源及用法。作者將與典故相關的故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敷演,加深讀者對該典故的理解。
- 阿堵物
- 阿香車
- 安樂窩
- 八叉手
- 八斗才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拔幟易幟
- 把臂相託
- 白龍魚服
- 班姬扇
- 班荊道故
- 半面妝
- 伴食宰相
- 抱佛腳
- 髀肉復生
- 卞和泣玉
- 博士買驢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不龜藥
- 不名一錢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倉中鼠
- 豺狼咬魚
- 萇弘化碧
- 唱籌量沙
- 掣肘
- 陳蕃榻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杵臼交
- 楚材晉用
- 楚宮腰
- 穿井得一人
- 吹皺一池春水
- 大手筆
- 倒屣迎
- 貂裘換酒
- 掉書袋
- 東牀客
- 東道主
- 斗酒雙柑
- 奪錦袍
- 二卵棄干城
- 二豎為虐
- 二桃殺三士
- 反裘負薪
- 范叔袍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非驢非馬
- 分我一杯羹
- 風馬牛不相及
- 風聲鶴唳
- 封狼居胥
- 烽火戲諸侯
-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 負荊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高陽酒徒
- 顧曲周郎
- 觀止
- 管鮑之交
- 廣陵散絕
- 過五關斬六將
- 沆瀣一氣
- 濠梁
- 好好先生
- 河東獅子吼
- 涸轍之鮒
- 華封三祝
- 華亭鶴唳
- 黃公壚
- 黃金台
- 黃粱夢
- 黃袍加身
- 黃庭換白鵝
- 擊碎唾壺
- 雞肋
- 疾風知勁草
- 驥服鹽車
- 見獵心喜
- 江淹筆
- 結草
- 解鈴還須繫鈴人
- 解語花
- 借東風
- 金迷紙醉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金針度人
- 緊箍咒
- 錦囊詩草
- 居大不易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開卷有益
- 看殺衞玠
- 苛政猛於虎
- 狂奴故態
- 爛斧柯
- 老羆當道
- 立木為信
- 梁上君子
- 遼東鶴
- 臨池學書
- 劉伶雞肋
- 洛陽紙貴
- 買臣負薪
- 盲人騎瞎馬
- 每事問
- 捫蝨而談
- 孟母三遷
- 明鏡不疲屢照
-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 莫須有
- 沐猴而冠
- 南柯夢
- 南山可移
- 鳥盡弓藏
-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牛角掛書
- 牛衣對泣
- 攀轅卧轍
- 庖丁解牛
- 牝牡驪黃
- 馮婦
- 破鏡重圓
- 破天荒
- 剖腹藏珠
- 七步才
- 歧路亡羊
- 騎鶴上揚州
- 騎虎難下
- 杞人憂天
- 千里姻緣一線牽
- 千日酒
- 前度劉郎
- 錢可通神
- 黔婁被
- 強項令
- 青蚨
- 青箱學
- 卿卿我我
- 請纓
- 秋胡婦
- 曲突徙薪
- 染指
- 繞梁
- 人面桃花
- 人琴俱亡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日近長安遠
- 入彀
- 三寸不爛之舌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三人成虎
- 三折肱
- 山雞舞鏡
- 山中宰相
- 舌耕
- 社鼠
- 生吞活剝
- 尸居餘氣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 使功不如使過
- 數典忘祖
- 司馬牛之歎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 素口蠻腰
- 彈冠相慶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桃李滿天下
- 天女散花
- 鐵硯穿
- 停機德
- 投梭折齒
- 圖窮匕首見
- 推梨讓棗
- 推敲
- 退筆塚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網開一面
- 唯馬首是瞻
- 尾生抱柱
- 文翁化蜀
- 五日京兆
- 五十步笑百步
- 伍員抉目
- 惜餘香
- 喜折屐
- 湘妃淚
- 想當然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許由瓢
- 言必信行必果
- 掩鼻計
- 雁書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燕然功
- 野叟獻曝
- 一動不如一靜
- 一飯千金
- 一客不煩二主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一蟹不如一蟹
- 一字千金
- 倚馬可待
- 倚門倚閭
- 薏苡明珠
- 郢書燕說
- 詠絮才
- 優孟衣冠
- 有腳陽春
- 愚公谷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雲間陸士龍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增兵減灶
- 杖頭錢
- 執牛耳
- 擲果盈車
- 重價求山雞
- 周妻何肉
- 竹頭木屑
- 自毀長城
- 走麥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