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50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五四」以降,新知識分子追求現代化因而反傳統;
卻沒有能力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詮釋,
並經由「內造建構」,
轉而做為中國古代人文學研究的知識基礎。

百年來的中國古代人文學,其實已淪為西學的殖民地,而且是「自我殖民」。其中,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最嚴重的迷蔽就是盲目引借西方純文學、純粹審美的理論,以詮釋、批判中國古代萬紫千紅的詩文;並以此偏狹的觀點撰寫中國文學史及批評史。中國古代文學廣闊的疆域為之萎縮了三分之二。
《中國詩用學》針對這一迷蔽提出精當的反思批判,有效論證中國古代沒有純文學、純粹審美的產品;所有文學書寫都是士人階層「社會互動」的言語,「文學性」與「社會性」相即為一體。大破必須大立,始竟全功;因而反思批判之後,提出詮釋視域的轉向,經由詮釋社會學的啟發,以古代士人階層的「詩式社會文化行為」做為研究對象,終而建構「中國詩用學」的系統性理論。本書是「五四」之後,中文學界第一本深契中國古代人文世界的內部,而自家所生產真正「內造建構」的文學理論專著。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圓球體的反思視域:《中國詩用學》序/陳國球
  • 創構當代新典範:讀顏崑陽教授《中國詩用學》/張健
  • 自序 我,因詩而存在!
  • 正編
    • 導論:用詩,是中國古代士人階層的社會文化行為模式
    • 中國古代士人階層「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實踐情境」結構
    •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上):諷化
    •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下):通感與交接
    •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
    •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的「多重性讀者」
  • 附編
    • 先秦「賦詩言志」之「詩式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
    • 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