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真我信箋: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道場生活紀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032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道場上吉光片羽——女性修行者的虔愛日記
在上師座下修行,領悟真我的意義

拉瑪那尊者與信徒的對話,有三大經典:《對話真我》、《日處真我》與本書《真我信箋》。這三套書都載述尊者的生活起居及與訪客、信徒間的談話,讓我們一窺道場的風景。本書與另外兩部對話錄不同的地方,正是作者娜葛瑪獨有的蕙質蘭心,敏銳與溫柔並存,以她女性生命體驗的角度,用書信的方式,將道場上的所見所聞,忠實記錄下來,轉達給心繫道場的哥哥,也是本書的英譯者D.S. 夏斯特里。

娜葛瑪初見拉瑪那,她回憶道:「大廳裡只有絕對的靜默與清淨。我抬起頭來,只見尊者凝視著我。他慈愛的眼神,舒緩了我焦躁的心。我難以承受這個目光,不自覺地低下頭。雖然尊者一言不發,但是我深受感動。我發現,他是我一直以來,夢中偉大的上師;他也具備了悟者一切特質。他看起來了無執著,就像荷葉上的水珠,在太陽的照耀下,晶瑩剔透。」

歷盡滄桑的娜葛瑪,在見到拉瑪那後,終於找到靈魂的依歸,從四十歲開始,便長住道場,就近學習拉瑪那的教導,直到尊者離世。拉瑪那經常叫喚她,交代她種種泰盧固文相關事務,也讓其他信徒都覺得,娜葛瑪是個非常幸運的信徒。

娜葛瑪筆下的道場世界,樸質動人而發人深省:整天泡在道場,不想嫁人的女孩,在新婚後偕同還穿著禮服的夫婿來向尊者告別;一盤腿就腳麻的歐洲訪客;提到早期如母親般守護著他的信徒,尊者也會鼻酸;要大家善意對待道場的動物,不論螞蟻、松鼠、猴子、牛或孔雀,牠們都是因緣來集;食物再怎麼好吃,尊者喜歡的還是虔愛的味道⋯⋯

本書載述尊者辭世前最後五年在道場的生活起居。舉凡尊者對信徒的開示、尊者日常作息、道場的庶務運作、廚房勞作、用膳、節慶法會等,皆刻劃入微;而尊者講述諸多神話故事及昔日憶往,也極為精彩生動。

閱讀本書,等於認識尊者其人其事其教誨,也見到作為弟子在修行上的掙扎與精進。凡有興趣瞭解拉瑪那尊者的讀者,本書誠為極佳的入門讀本。
  • 封面
  • 譯序
  • 出版者註語
  • 前言
  • 真我信箋
    • 第一章 一九四五年
      • 一 兒子對父親,不勝感激
      • 二 我之覺知
      • 三 烏瑪與摩醯首羅天不睦
      • 四 婚禮
      • 五 前往史堪德道場
      • 六 服侍聖者
      • 七 寶藏
      • 八 真我本質的服務,乃是無私的服務
      • 九 眾生平等
      • 十 俗世的困擾
      • 十一 塵世俗事是為何義?
      • 十二 「走你的來時路」
      • 十三 無所求的虔愛
      • 十四 傳統上的尊敬
      • 十五 耶夏摩之死
      • 十六 第一份施捨食物
      • 十七 你怎麼知道你一無所知呢?
    • 第二章 一九四六年
      • 十八 花豹與蟒蛇
      • 十九 可否請你傾聽我無語的訴說?
      • 二○ 松鼠
      • 二一 法與法的內涵有別
      • 二二 解脫
      • 二三 禮拜牛隻
      • 二四 一對鴿子
      • 二五 幼豹
      • 二六 沒有診治的醫療
      • 二七 虔愛的滋味
      • 二八 神性武器
      • 二九 那是遊戲,這是頌文
      • 三○ 憤怒
      • 三一 裝飾母神安巴
      • 三二 阿維雅的歌
      • 三三 天界的道路-高階的世界
      • 三四 書本
      • 三五 疾病
      • 三六 僅著纏腰布者,有福了
      • 三七 在身體上解脫
      • 三八 永生者
      • 三九 烏瑪
      • 四○ 存在、意識、幸福
      • 四一 繞行的真諦
      • 四二 同體大悲
      • 四三 那個「在」,僅是「一」
      • 四四 黑牛
      • 四五 至上存在的形相
      • 四六 社會存在的倫理
      • 四七 哪一個是車子呢?
      • 四八 持咒、苦行及其他
      • 四九 三摩地是什麼
      • 五○ 萬物是什麼?
      • 五一 瑪德瓦史瓦米之死
      • 五二 微中至微,巨中至巨
      • 五三 夢幻
      • 五四 純粹虔愛即是真實服務
      • 五五 專注,乃是唯一上師
      • 五六 神通者
      • 五七 上主諭命業行的果實
      • 五八 一律平等
      • 五九 依照你的意欲
      • 六○ 節目行程表
      • 六一 一位不知名的信徒
      • 六二 那個字母及那不朽的
      • 六三 滿足
      • 六四 繞行真我
      • 六五 那拉卡阿修羅(惡魔)-光明(排燈節)
      • 六六 在山上的生活-一些事件
      • 六七 供養
      • 六八 修行-顯現
      • 六九 至上絕對是真實-世界是虛幻
      • 七○ 師父無所不在
      • 七一 不滅的實相
      • 七二 教導精義
      • 七三 那個「我」,就是心思本身
      • 七四 五十週年慶祝活動
      • 七五 五十週年慶典
      • 七六 大節慶
      • 七七 真我:其形相及行動
      • 七八 安達瓦尼的罪
    • 第三章 一九四七年
      • 七九 唵這個聲音-不朽滅的
      • 八○ 維魯巴沙洞屋的生活軼事
      • 八一 濕婆信徒桑德拉穆提
      • 八二 桑德拉穆提服侍的束縛
      • 八三 本質
      • 八四 誰是拉瑪那?
      • 八五 達羅毗荼的詩人
      • 八六 智納.桑班達穆提
      • 八七 神的力量
      • 八八 睡眠及真實境地
      • 八九 達克希那穆提的化身
      • 九○ 悟者的心思,就是至上絕對本身
      • 九一 幻象
      • 九二 注視
      • 九三 在上師面前修行
      • 九四 本心-頂輪
      • 九五 泰盧固文的文巴體詩頌
      • 九六 真我五詩頌
      • 九七 出生
      • 九八 真我
      • 九九 上師的形相
      • 一○○ 沒有浪費
      • 一○一 心思的妄念與平靜
      • 一○二 母親阿樂葛瑪
      • 一○三 人為的努力
      • 一○四 靈修院的住持
      • 一○五 規律的睡眠、飲食及活動
      • 一○六 始終如一的奉獻
      • 一○七 祝福
      • 一○八 一則教誨
      • 一○九 絕對臣服
      • 一一○ 夢境異象
      • 一一一 神的觀視
      • 一一二 白孔雀
      • 一一三 哪一個是腳,哪一個是頭?
      • 一一四 自殺
      • 一一五 那個至上大力,乃是一
      • 一一六 今世業報
      • 一一七 在夢中看見獅子
      • 一一八 國王在哪裡?王國在哪裡?
      • 一一九 心注一處
      • 一二○ 無聲持咒的真義
      • 一二一 為何要有秘密呢?
      • 一二二 一本書的供養
      • 一二三 手掌上的施捨物
      • 一二四 啟蒙禮
      • 一二五 強迫的晚齋
      • 一二六 一知半解的問題
      • 一二七 以鮮花供養
      • 一二八 灌頂的禮拜
      • 一二九 聖水及聖食
      • 一三○ 手觸碰頭,以示祝福
      • 一三一《探究精粹》
      • 一三二 外邦的住民
      • 一三三 永恆的世界
      • 一三四 真知之見
      • 一三五 聽聞、冥思這類的修行
      • 一三六 靜默的態度
      • 一三七 三境之外
      • 一三八 三摩地
      • 一三九 止於你之所在
      • 一四○ 唯一而遍在的真我
      • 一四一 真我之顯化呈現
      • 一四二 簡樸
      • 一四三 母親的禮物
      • 一四四 心思平靜,即是解脫
      • 一四五 阿魯那佳拉
      • 一四六 瑪尼迦瓦吒迦爾
      • 一四七 遍在
      • 一四八 諸多束縛
      • 一四九 布林達森林
      • 一五○ 簡樸的生活
      • 一五一 身為師父
      • 一五二 專心注目
      • 一五三 證悟後的存在
      • 一五四 無執著、真知、無欲
      • 一五五 其他語言的知識
      • 一五六 第四境
      • 一五七 四海之內皆兄弟
      • 一五八 憶起及遺忘
      • 一五九 探究真我之法門
      • 一六○ 聖火
      • 一六一 窮人捐獻的微薄之物
      • 一六二 牛車上的睡眠者
      • 一六三 六種三摩地
      • 一六四 無執著的偉大
      • 一六五 探究真我: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必要
    • 第四章 一九四八年
      • 一六六 心思運作引生的真我覺知
      • 一六七 聖雄甘地之死
      • 一六八 一律平等
      • 一六九 虛無主義者與不二一元論者
      • 一七○ 尊者的第一份手稿
      • 一七一 凱拉斯
      • 一七二 受過教育的人
      • 一七三 禮敬
      • 一七四 上師之足的神聖
      • 一七五 什麼是解脫?
      • 一七六 大自然的光輝燦爛
      • 一七七 首次洗澡及首次剃頭
      • 一七八 一心不貳
      • 一七九 虔愛法門
      • 一八○ 上師的恩典
      • 一八一 八曲仙人與迦納卡的對話
      • 一八二 梨布與尼達加
      • 一八三 銀幕
      • 一八四 作為者及作為
      • 一八五 納耶那與《拉瑪那之歌》
      • 一八六 修練與無執著
      • 一八七 人之偉大
      • 一八八 韋達蘭耶姆
      • 一八九 聖者阿帕爾
      • 一九○ 南方相濕婆的意涵
      • 一九一 服侍
      • 一九二 慈悲的化身
      • 一九三 牛隻拉西米的解脫
      • 一九四 牛隻拉西米的埋葬
      • 一九五 牛隻拉西米的故事
      • 一九六 荊棘樹叢的解脫
      • 一九七 貧窮的老婦人
      • 一九八 信心
      • 一九九 評商羯羅《真我之智》
      • 二○○ 合適的教導
      • 二○一 雌雄同體的濕婆
      • 二○二 愛護動物
      • 二○三 快樂是什麼?
      • 二○四 師父在哪裡?
      • 二○五 占星術
      • 二○六 山上的生活
      • 二○七 跟孩童嬉戲
      • 二○八 親炙苦行者
      • 二○九 在阿格拉哈拉乞食
      • 二一○ 師父的蓮花聖足
      • 二一一 帕加阿曼-難近母杜爾迦
    • 第五章 一九四九年
      • 二一二 普里靈修院住持的蒞訪
      • 二一三 西瓦岡格靈修院住持的蒞訪
      • 二一四 接受點化
      • 二一五 九寶石項鍊
      • 二一六 阿魯那佳拉山的異象
      • 二一七 大真我
      • 二一八 拙火能量-靈體
      • 二一九 真我
      • 二二○ 互相詛咒
      • 二二一 真我的幸福
      • 二二二 細身
      • 二二三 服侍母親
      • 二二四 虎皮
      • 二二五 尊者最喜歡的是什麼?
      • 二二六 租來的房屋
      • 二二七 凡使人昏沉之物皆是禁忌
      • 二二八 獨處
      • 二二九 多薩捲餅
      • 二三○ 金手臂
      • 二三一 化身出生
      • 二三二 母親神廟啟用
      • 二三三 灌頂儀式的安排
      • 二三四 向涼鞋禮拜
      • 二三五 五個婆羅門人士的故事
      • 二三六 榕樹
      • 二三七 信徒的困頓狼狽
      • 二三八 邪惡的習性
      • 二三九 視榮辱無異之人
      • 二四○ 帕塔拉林伽(地窖裡的林伽)
      • 二四一 藥物自己來了
      • 二四二 研習吠陀
      • 二四三 世上的責任
      • 二四四 一律平等
      • 二四五 善待動物
      • 二四六 無助者的庇護所在
      • 二四七 住在前廳(新廳)
      • 二四八 獨立生活的快樂
      • 二四九 風扇
      • 二五○ 無欲
      • 二五一 朝聖與繞行的重要
      • 二五二 經書
      • 二五三 不二一元的感知
      • 二五四 真知祭事
      • 二五五 呼吸控制法
      • 二五六 幸福與美麗
      • 二五七 穆達利爾奶奶
      • 二五八 前往蒂魯丘立朝聖
      • 二五九 少年時期的日子
      • 二六○ 協助一件美事
      • 二六一 欺騙的外表
      • 二六二 妳們的事情都完成了嗎?
      • 二六三 石灰粉裝飾地面
      • 二六四 愚行
      • 二六五 拜讚
      • 二六六 藥油及奶油
      • 二六七 裝訂書本
    • 第六章 一九五○年
      • 二六八 待在哪裡呢?去哪裡呢?
      • 二六九 在馬杜賴的男孩時期
      • 二七○ 解脫女孩
      • 二七一 幾件小事
      • 二七二 辣椒的偉大
      • 二七三 大涅槃
  • 真我憶往
    • 前言
    • 自序
    • 一 來,我們走吧
    • 二 廚師
    • 三 稱號
    • 四 這位堅定的信徒真是幸運!
    • 五 無須適用在婦女
    • 六 何必憂傷呢?
    • 七 齋戒
    • 八 拿去給那些已經吃過的人
    • 九 無花果
    • 十 心有所思,事乃呈現
    • 十一 教導之精粹
    • 十二 真言啟引
    • 十三 一個小孩
    • 十四 康猶史瓦米的蒂魯帕蒂之行
    • 十五 阿魯那佳拉之榮光
    • 十六 拉瑪那千聖名
    • 十七 加尼桑
    • 十八 妳的興致沖沖滿意了嗎?
    • 十九 憤怒與憎惡
    • 二○ 他是個大君,不是嗎?
    • 二一 秘書
    • 二十二 我明白了,那才是真正的目的
    • 二十三 這個不也是到法院去嗎?
    • 二十四 把話告訴她們,然後看她們是否有留意
    • 二十五 上師的聖食
    • 二十六 婦女出家
    • 二十七 迦梨女神
    • 二十八 堅忍
  • 附錄一 拉瑪那尊者生平事略
  • 附錄二 延伸閱讀書目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