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道場上吉光片羽——女性修行者的虔愛日記
在上師座下修行,領悟真我的意義
拉瑪那尊者與信徒的對話,有三大經典:《對話真我》、《日處真我》與本書《真我信箋》。這三套書都載述尊者的生活起居及與訪客、信徒間的談話,讓我們一窺道場的風景。本書與另外兩部對話錄不同的地方,正是作者娜葛瑪獨有的蕙質蘭心,敏銳與溫柔並存,以她女性生命體驗的角度,用書信的方式,將道場上的所見所聞,忠實記錄下來,轉達給心繫道場的哥哥,也是本書的英譯者D.S. 夏斯特里。
娜葛瑪初見拉瑪那,她回憶道:「大廳裡只有絕對的靜默與清淨。我抬起頭來,只見尊者凝視著我。他慈愛的眼神,舒緩了我焦躁的心。我難以承受這個目光,不自覺地低下頭。雖然尊者一言不發,但是我深受感動。我發現,他是我一直以來,夢中偉大的上師;他也具備了悟者一切特質。他看起來了無執著,就像荷葉上的水珠,在太陽的照耀下,晶瑩剔透。」
歷盡滄桑的娜葛瑪,在見到拉瑪那後,終於找到靈魂的依歸,從四十歲開始,便長住道場,就近學習拉瑪那的教導,直到尊者離世。拉瑪那經常叫喚她,交代她種種泰盧固文相關事務,也讓其他信徒都覺得,娜葛瑪是個非常幸運的信徒。
娜葛瑪筆下的道場世界,樸質動人而發人深省:整天泡在道場,不想嫁人的女孩,在新婚後偕同還穿著禮服的夫婿來向尊者告別;一盤腿就腳麻的歐洲訪客;提到早期如母親般守護著他的信徒,尊者也會鼻酸;要大家善意對待道場的動物,不論螞蟻、松鼠、猴子、牛或孔雀,牠們都是因緣來集;食物再怎麼好吃,尊者喜歡的還是虔愛的味道⋯⋯
本書載述尊者辭世前最後五年在道場的生活起居。舉凡尊者對信徒的開示、尊者日常作息、道場的庶務運作、廚房勞作、用膳、節慶法會等,皆刻劃入微;而尊者講述諸多神話故事及昔日憶往,也極為精彩生動。
閱讀本書,等於認識尊者其人其事其教誨,也見到作為弟子在修行上的掙扎與精進。凡有興趣瞭解拉瑪那尊者的讀者,本書誠為極佳的入門讀本。
在上師座下修行,領悟真我的意義
拉瑪那尊者與信徒的對話,有三大經典:《對話真我》、《日處真我》與本書《真我信箋》。這三套書都載述尊者的生活起居及與訪客、信徒間的談話,讓我們一窺道場的風景。本書與另外兩部對話錄不同的地方,正是作者娜葛瑪獨有的蕙質蘭心,敏銳與溫柔並存,以她女性生命體驗的角度,用書信的方式,將道場上的所見所聞,忠實記錄下來,轉達給心繫道場的哥哥,也是本書的英譯者D.S. 夏斯特里。
娜葛瑪初見拉瑪那,她回憶道:「大廳裡只有絕對的靜默與清淨。我抬起頭來,只見尊者凝視著我。他慈愛的眼神,舒緩了我焦躁的心。我難以承受這個目光,不自覺地低下頭。雖然尊者一言不發,但是我深受感動。我發現,他是我一直以來,夢中偉大的上師;他也具備了悟者一切特質。他看起來了無執著,就像荷葉上的水珠,在太陽的照耀下,晶瑩剔透。」
歷盡滄桑的娜葛瑪,在見到拉瑪那後,終於找到靈魂的依歸,從四十歲開始,便長住道場,就近學習拉瑪那的教導,直到尊者離世。拉瑪那經常叫喚她,交代她種種泰盧固文相關事務,也讓其他信徒都覺得,娜葛瑪是個非常幸運的信徒。
娜葛瑪筆下的道場世界,樸質動人而發人深省:整天泡在道場,不想嫁人的女孩,在新婚後偕同還穿著禮服的夫婿來向尊者告別;一盤腿就腳麻的歐洲訪客;提到早期如母親般守護著他的信徒,尊者也會鼻酸;要大家善意對待道場的動物,不論螞蟻、松鼠、猴子、牛或孔雀,牠們都是因緣來集;食物再怎麼好吃,尊者喜歡的還是虔愛的味道⋯⋯
本書載述尊者辭世前最後五年在道場的生活起居。舉凡尊者對信徒的開示、尊者日常作息、道場的庶務運作、廚房勞作、用膳、節慶法會等,皆刻劃入微;而尊者講述諸多神話故事及昔日憶往,也極為精彩生動。
閱讀本書,等於認識尊者其人其事其教誨,也見到作為弟子在修行上的掙扎與精進。凡有興趣瞭解拉瑪那尊者的讀者,本書誠為極佳的入門讀本。
- 封面
- 譯序
- 出版者註語
- 前言
-
真我信箋
-
第一章 一九四五年
-
一 兒子對父親,不勝感激
-
二 我之覺知
-
三 烏瑪與摩醯首羅天不睦
-
四 婚禮
-
五 前往史堪德道場
-
六 服侍聖者
-
七 寶藏
-
八 真我本質的服務,乃是無私的服務
-
九 眾生平等
-
十 俗世的困擾
-
十一 塵世俗事是為何義?
-
十二 「走你的來時路」
-
十三 無所求的虔愛
-
十四 傳統上的尊敬
-
十五 耶夏摩之死
-
十六 第一份施捨食物
-
十七 你怎麼知道你一無所知呢?
-
-
第二章 一九四六年
-
十八 花豹與蟒蛇
-
十九 可否請你傾聽我無語的訴說?
-
二○ 松鼠
-
二一 法與法的內涵有別
-
二二 解脫
-
二三 禮拜牛隻
-
二四 一對鴿子
-
二五 幼豹
-
二六 沒有診治的醫療
-
二七 虔愛的滋味
-
二八 神性武器
-
二九 那是遊戲,這是頌文
-
三○ 憤怒
-
三一 裝飾母神安巴
-
三二 阿維雅的歌
-
三三 天界的道路-高階的世界
-
三四 書本
-
三五 疾病
-
三六 僅著纏腰布者,有福了
-
三七 在身體上解脫
-
三八 永生者
-
三九 烏瑪
-
四○ 存在、意識、幸福
-
四一 繞行的真諦
-
四二 同體大悲
-
四三 那個「在」,僅是「一」
-
四四 黑牛
-
四五 至上存在的形相
-
四六 社會存在的倫理
-
四七 哪一個是車子呢?
-
四八 持咒、苦行及其他
-
四九 三摩地是什麼
-
五○ 萬物是什麼?
-
五一 瑪德瓦史瓦米之死
-
五二 微中至微,巨中至巨
-
五三 夢幻
-
五四 純粹虔愛即是真實服務
-
五五 專注,乃是唯一上師
-
五六 神通者
-
五七 上主諭命業行的果實
-
五八 一律平等
-
五九 依照你的意欲
-
六○ 節目行程表
-
六一 一位不知名的信徒
-
六二 那個字母及那不朽的
-
六三 滿足
-
六四 繞行真我
-
六五 那拉卡阿修羅(惡魔)-光明(排燈節)
-
六六 在山上的生活-一些事件
-
六七 供養
-
六八 修行-顯現
-
六九 至上絕對是真實-世界是虛幻
-
七○ 師父無所不在
-
七一 不滅的實相
-
七二 教導精義
-
七三 那個「我」,就是心思本身
-
七四 五十週年慶祝活動
-
七五 五十週年慶典
-
七六 大節慶
-
七七 真我:其形相及行動
-
七八 安達瓦尼的罪
-
-
第三章 一九四七年
-
七九 唵這個聲音-不朽滅的
-
八○ 維魯巴沙洞屋的生活軼事
-
八一 濕婆信徒桑德拉穆提
-
八二 桑德拉穆提服侍的束縛
-
八三 本質
-
八四 誰是拉瑪那?
-
八五 達羅毗荼的詩人
-
八六 智納.桑班達穆提
-
八七 神的力量
-
八八 睡眠及真實境地
-
八九 達克希那穆提的化身
-
九○ 悟者的心思,就是至上絕對本身
-
九一 幻象
-
九二 注視
-
九三 在上師面前修行
-
九四 本心-頂輪
-
九五 泰盧固文的文巴體詩頌
-
九六 真我五詩頌
-
九七 出生
-
九八 真我
-
九九 上師的形相
-
一○○ 沒有浪費
-
一○一 心思的妄念與平靜
-
一○二 母親阿樂葛瑪
-
一○三 人為的努力
-
一○四 靈修院的住持
-
一○五 規律的睡眠、飲食及活動
-
一○六 始終如一的奉獻
-
一○七 祝福
-
一○八 一則教誨
-
一○九 絕對臣服
-
一一○ 夢境異象
-
一一一 神的觀視
-
一一二 白孔雀
-
一一三 哪一個是腳,哪一個是頭?
-
一一四 自殺
-
一一五 那個至上大力,乃是一
-
一一六 今世業報
-
一一七 在夢中看見獅子
-
一一八 國王在哪裡?王國在哪裡?
-
一一九 心注一處
-
一二○ 無聲持咒的真義
-
一二一 為何要有秘密呢?
-
一二二 一本書的供養
-
一二三 手掌上的施捨物
-
一二四 啟蒙禮
-
一二五 強迫的晚齋
-
一二六 一知半解的問題
-
一二七 以鮮花供養
-
一二八 灌頂的禮拜
-
一二九 聖水及聖食
-
一三○ 手觸碰頭,以示祝福
-
一三一《探究精粹》
-
一三二 外邦的住民
-
一三三 永恆的世界
-
一三四 真知之見
-
一三五 聽聞、冥思這類的修行
-
一三六 靜默的態度
-
一三七 三境之外
-
一三八 三摩地
-
一三九 止於你之所在
-
一四○ 唯一而遍在的真我
-
一四一 真我之顯化呈現
-
一四二 簡樸
-
一四三 母親的禮物
-
一四四 心思平靜,即是解脫
-
一四五 阿魯那佳拉
-
一四六 瑪尼迦瓦吒迦爾
-
一四七 遍在
-
一四八 諸多束縛
-
一四九 布林達森林
-
一五○ 簡樸的生活
-
一五一 身為師父
-
一五二 專心注目
-
一五三 證悟後的存在
-
一五四 無執著、真知、無欲
-
一五五 其他語言的知識
-
一五六 第四境
-
一五七 四海之內皆兄弟
-
一五八 憶起及遺忘
-
一五九 探究真我之法門
-
一六○ 聖火
-
一六一 窮人捐獻的微薄之物
-
一六二 牛車上的睡眠者
-
一六三 六種三摩地
-
一六四 無執著的偉大
-
一六五 探究真我: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必要
-
-
第四章 一九四八年
-
一六六 心思運作引生的真我覺知
-
一六七 聖雄甘地之死
-
一六八 一律平等
-
一六九 虛無主義者與不二一元論者
-
一七○ 尊者的第一份手稿
-
一七一 凱拉斯
-
一七二 受過教育的人
-
一七三 禮敬
-
一七四 上師之足的神聖
-
一七五 什麼是解脫?
-
一七六 大自然的光輝燦爛
-
一七七 首次洗澡及首次剃頭
-
一七八 一心不貳
-
一七九 虔愛法門
-
一八○ 上師的恩典
-
一八一 八曲仙人與迦納卡的對話
-
一八二 梨布與尼達加
-
一八三 銀幕
-
一八四 作為者及作為
-
一八五 納耶那與《拉瑪那之歌》
-
一八六 修練與無執著
-
一八七 人之偉大
-
一八八 韋達蘭耶姆
-
一八九 聖者阿帕爾
-
一九○ 南方相濕婆的意涵
-
一九一 服侍
-
一九二 慈悲的化身
-
一九三 牛隻拉西米的解脫
-
一九四 牛隻拉西米的埋葬
-
一九五 牛隻拉西米的故事
-
一九六 荊棘樹叢的解脫
-
一九七 貧窮的老婦人
-
一九八 信心
-
一九九 評商羯羅《真我之智》
-
二○○ 合適的教導
-
二○一 雌雄同體的濕婆
-
二○二 愛護動物
-
二○三 快樂是什麼?
-
二○四 師父在哪裡?
-
二○五 占星術
-
二○六 山上的生活
-
二○七 跟孩童嬉戲
-
二○八 親炙苦行者
-
二○九 在阿格拉哈拉乞食
-
二一○ 師父的蓮花聖足
-
二一一 帕加阿曼-難近母杜爾迦
-
-
第五章 一九四九年
-
二一二 普里靈修院住持的蒞訪
-
二一三 西瓦岡格靈修院住持的蒞訪
-
二一四 接受點化
-
二一五 九寶石項鍊
-
二一六 阿魯那佳拉山的異象
-
二一七 大真我
-
二一八 拙火能量-靈體
-
二一九 真我
-
二二○ 互相詛咒
-
二二一 真我的幸福
-
二二二 細身
-
二二三 服侍母親
-
二二四 虎皮
-
二二五 尊者最喜歡的是什麼?
-
二二六 租來的房屋
-
二二七 凡使人昏沉之物皆是禁忌
-
二二八 獨處
-
二二九 多薩捲餅
-
二三○ 金手臂
-
二三一 化身出生
-
二三二 母親神廟啟用
-
二三三 灌頂儀式的安排
-
二三四 向涼鞋禮拜
-
二三五 五個婆羅門人士的故事
-
二三六 榕樹
-
二三七 信徒的困頓狼狽
-
二三八 邪惡的習性
-
二三九 視榮辱無異之人
-
二四○ 帕塔拉林伽(地窖裡的林伽)
-
二四一 藥物自己來了
-
二四二 研習吠陀
-
二四三 世上的責任
-
二四四 一律平等
-
二四五 善待動物
-
二四六 無助者的庇護所在
-
二四七 住在前廳(新廳)
-
二四八 獨立生活的快樂
-
二四九 風扇
-
二五○ 無欲
-
二五一 朝聖與繞行的重要
-
二五二 經書
-
二五三 不二一元的感知
-
二五四 真知祭事
-
二五五 呼吸控制法
-
二五六 幸福與美麗
-
二五七 穆達利爾奶奶
-
二五八 前往蒂魯丘立朝聖
-
二五九 少年時期的日子
-
二六○ 協助一件美事
-
二六一 欺騙的外表
-
二六二 妳們的事情都完成了嗎?
-
二六三 石灰粉裝飾地面
-
二六四 愚行
-
二六五 拜讚
-
二六六 藥油及奶油
-
二六七 裝訂書本
-
-
第六章 一九五○年
-
二六八 待在哪裡呢?去哪裡呢?
-
二六九 在馬杜賴的男孩時期
-
二七○ 解脫女孩
-
二七一 幾件小事
-
二七二 辣椒的偉大
-
二七三 大涅槃
-
-
-
真我憶往
-
前言
-
自序
-
一 來,我們走吧
-
二 廚師
-
三 稱號
-
四 這位堅定的信徒真是幸運!
-
五 無須適用在婦女
-
六 何必憂傷呢?
-
七 齋戒
-
八 拿去給那些已經吃過的人
-
九 無花果
-
十 心有所思,事乃呈現
-
十一 教導之精粹
-
十二 真言啟引
-
十三 一個小孩
-
十四 康猶史瓦米的蒂魯帕蒂之行
-
十五 阿魯那佳拉之榮光
-
十六 拉瑪那千聖名
-
十七 加尼桑
-
十八 妳的興致沖沖滿意了嗎?
-
十九 憤怒與憎惡
-
二○ 他是個大君,不是嗎?
-
二一 秘書
-
二十二 我明白了,那才是真正的目的
-
二十三 這個不也是到法院去嗎?
-
二十四 把話告訴她們,然後看她們是否有留意
-
二十五 上師的聖食
-
二十六 婦女出家
-
二十七 迦梨女神
-
二十八 堅忍
-
- 附錄一 拉瑪那尊者生平事略
- 附錄二 延伸閱讀書目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