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傳奇鋼琴家霍夫曼
現身傳授琴藝的心法與技法
作曲家荀柏格認為,約瑟夫・霍夫曼的演奏融合了古典主義的純淨與浪漫主義的優雅,不僅擁有郭多夫斯基的全部技巧,色彩與感情都更為豐沛。他的風格兼具高貴的音樂線與如歌的音色,同時擁有廣大的動態,從最虛無縹緲的極弱音到突然爆發的波濤洶湧,都能完美掌握;作曲家暨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更是將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題獻給他。然而,霍夫曼不只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鋼琴家,在演奏上有傑出成就,分享琴藝的心法與技法更是鉅細彌遺不藏私。
本書包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他侃侃而談對琴藝的看法,以及他在安東・魯賓斯坦門下的求學經驗,生動有趣,兩人間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第二部分是他對學琴者提出的種種問題所做的答覆,內容千奇百怪,從練琴時可不可以一邊讀書以避免無聊、要選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到精準的技巧問題,像是該如何踩踏板、手該怎麼使力、怎麼把圓滑奏彈好、如何練習八度,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問題多大多小、多無聊多有趣,他都誠摯認真地予以答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自己在分句和彈性速度上所採用的自由度,比當今絕大多數的鋼琴家都要來得大,充滿詩意與個人風格,但他卻極為堅持忠於原譜的重要性,在本書中曾一再提及「一段音樂真正的詮釋來自於嚴謹確實的解讀,演奏者恣意增添細節、光影、效果之類的東西,故意明目張膽地炫示自我,其實無異於造假,充其量只是譁眾取寵的江湖騙術。」
對於學琴者來說,這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笈,你多年來的疑難雜症都可以獲得大師提點,讓功力更上一層樓;而對於熱愛鋼琴音樂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一窺究竟,了解舞台上令人眩目的聲音魔術,究竟是怎麼變出來的。
現身傳授琴藝的心法與技法
作曲家荀柏格認為,約瑟夫・霍夫曼的演奏融合了古典主義的純淨與浪漫主義的優雅,不僅擁有郭多夫斯基的全部技巧,色彩與感情都更為豐沛。他的風格兼具高貴的音樂線與如歌的音色,同時擁有廣大的動態,從最虛無縹緲的極弱音到突然爆發的波濤洶湧,都能完美掌握;作曲家暨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更是將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題獻給他。然而,霍夫曼不只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鋼琴家,在演奏上有傑出成就,分享琴藝的心法與技法更是鉅細彌遺不藏私。
本書包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他侃侃而談對琴藝的看法,以及他在安東・魯賓斯坦門下的求學經驗,生動有趣,兩人間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第二部分是他對學琴者提出的種種問題所做的答覆,內容千奇百怪,從練琴時可不可以一邊讀書以避免無聊、要選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到精準的技巧問題,像是該如何踩踏板、手該怎麼使力、怎麼把圓滑奏彈好、如何練習八度,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問題多大多小、多無聊多有趣,他都誠摯認真地予以答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自己在分句和彈性速度上所採用的自由度,比當今絕大多數的鋼琴家都要來得大,充滿詩意與個人風格,但他卻極為堅持忠於原譜的重要性,在本書中曾一再提及「一段音樂真正的詮釋來自於嚴謹確實的解讀,演奏者恣意增添細節、光影、效果之類的東西,故意明目張膽地炫示自我,其實無異於造假,充其量只是譁眾取寵的江湖騙術。」
對於學琴者來說,這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笈,你多年來的疑難雜症都可以獲得大師提點,讓功力更上一層樓;而對於熱愛鋼琴音樂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一窺究竟,了解舞台上令人眩目的聲音魔術,究竟是怎麼變出來的。
- 封面
- 導讀
- 前言
-
第一部:琴藝漫談
-
第一章 鋼琴大小事
-
鋼琴與樂團
-
鋼琴與鋼琴家
-
鋼琴家與樂曲
-
-
第二章 練琴的幾個原則
-
第三章 正確的觸鍵與技巧
-
第四章 使用踏板
-
第五章 彈出風格
-
第六章 魯賓斯坦教我彈琴
-
第七章 成功鋼琴家的必經之路
-
「精神上的聽力」比「身體上的聽力」還重要
-
-
-
第二部:鋼琴問答集
-
第八章 鋼琴學生應該注意什麼
-
第九章 技巧
-
1. 一般問題
-
2. 身體位置
-
3. 手部位置
-
4. 手指位置
-
5. 手腕動作
-
6. 手臂動作
-
7. 伸展
-
8. 拇指
-
9. 其他手指
-
10. 指力不足與其他問題
-
11. 斷奏
-
12. 圓滑奏
-
13. 精準度
-
14. 鋼琴觸鍵 vs. 管風琴觸鍵
-
15. 指法
-
16. 滑奏(Glissando)
-
17. 八度(Octaves)
-
18. 反覆技巧
-
19. 雙音
-
-
第十章 該使用什麼樣的鋼琴
-
第十一章 踏板
-
關於踏板的一般原則
-
使用踏板潤飾音色
-
如何使用踏板?
-
讓耳朵指引踏板的使用
-
彈巴哈時謹慎使用踏板
-
偏愛使用踏板的學生
-
同時使用兩個踏板
-
製造較柔的聲音
-
請勿濫用柔音踏板
-
再談「柔音」踏板
-
-
第十二章 練琴時的疑難雜症
-
早晨練琴
-
早晨是練習的最佳時刻
-
花多少時間練習技巧
-
唯一值得的練習
-
練習八小時而非四小時?
-
用發冷的手彈琴
-
大聲數拍子
-
練音階十分重要
-
練音階
-
學彈新曲
-
左右手分開練習
-
研究鋼琴曲的四種方法
-
影響彈琴速度的條件
-
建立速度
-
建立速度的最佳方法
-
留意呼吸
-
每年休息一個月
-
-
第十三章 音樂記號與術語
-
節拍記號(The Metronome Markings)
-
個人元素與節拍器
-
最好忽視節拍記號
-
使用節拍器是有危險的
-
速度術語的真正意義
-
選擇速度的法則
-
裝飾音應如何彈奏
-
音符上方或下方的休止符
-
兩點是什麼意思?
-
圓滑音的彈奏
-
連結線與圓滑線的不同
-
圓滑線與重音無關
-
臨時記號對音符的影響持續多久
-
「升E與升B」及重降記號
-
重降記號的效果
-
重升記號誤印成重降記號
-
弧線裡的臨時記號
-
五線譜是彼此獨立的
-
為何「同一個」調有兩個稱呼?
-
「動機」的意義與運用
-
連結的斷奏音符
-
「持音」的那一劃及其效果
-
標示「secco」的滾奏和弦(rolled chord)
-
大音符下的小音符
-
加重奏鳴曲中的漣音(mordent)
-
迴音(turn)在音符四周的位置
-
如何彈奏切分音(syncopated note)
-
顫音(trill)從旋律音開始
-
顫音中的助音位置
-
彈顫音的速度與流暢度
-
彈顫音的差異
-
唱名(solfeggio)的意思
-
-
第十四章 作品與作曲家
-
1. 巴哈
-
2. 貝多芬
-
3. 孟德爾頌
-
4. 蕭邦
-
5. 其他
-
-
第十五章 練習曲
-
給初學者的練習曲
-
-
第十六章 複節奏:如何同時彈二拍子與三拍子
-
彈二拍子而非三拍子
-
兩手彈出不同節奏
-
二拍子相對於三拍子的老問題
-
-
第十七章 分句與彈性速度
-
分句的價值與正確練習
-
看到休止符時不要抬起手腕
-
彈性速度(rubato)
-
如何彈奏標示「彈性速度」的段落?
-
完美的彈性速度是瞬間衝動的結果
-
彈性速度與樂思的差異
-
-
第十八章 樂思
-
不同的樂思各有道理
-
何者為先:樂思還是技巧?
-
聽過再彈
-
-
第十九章 學習和聲理論非常重要
-
為何鋼琴家要學和聲
-
為何要有那麼多調?
-
和聲與彈琴的關係
-
和聲的教科書
-
學習轉調
-
自學對位法
-
鋼琴學生也應該嘗試譜曲嗎?
-
想作曲的學生
-
大調音階與小調音階的不同
-
只有一種小調音階
-
大調音階與小調音階有何不同?
-
圓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波蘭舞曲的區別
-
「觸技曲」
-
-
第二十章 背譜與視奏
-
背譜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
最簡單的背譜方法
-
如何使背譜更容易?
-
背得快也忘得容易
-
避免不知不覺地犯錯
-
-
第二十一章 伴奏與移調的問題
-
增進視奏能力的最佳方法
-
獲得視奏能力
-
學習看譜伴奏
-
為獨奏者伴奏的藝術
-
學習伴奏的藝術
-
看譜移調的問題
-
-
第二十二章 彈琴給別人聽
-
何時「彈琴給別人聽」較好
-
害怕在別人面前彈琴
-
經常彈同一首曲子的效應
-
表現不出自身優點的鋼琴家
-
「彈出感受」的藝術
-
受情緒影響的彈琴動作
-
-
第二十三章 彈琴的條件
-
鋼琴是最難精通的樂器嗎?
-
指揮家與作曲家的鋼琴研習
-
鋼琴為何如此受歡迎?
-
貨真價實的鋼琴「手」
-
樂曲必須適合演奏者
-
鋼琴家的最佳身體練習
-
騎馬讓手指僵硬
-
何時遠離鋼琴
-
-
第二十四章 選曲品味與練琴的意義
-
音樂中的往來對象
-
繁音拍子有害無益
-
練琴的目標何在
-
-
第二十五章 音高
-
國際音高
-
「國際」鋼琴音高
-
平均律鋼琴音階
-
各調的「音色」
-
-
第二十六章 幾歲學琴最好
-
兒童音樂培訓的起點
-
學生年紀無關緊要
-
二十五歲學琴仍不晚
-
-
第二十七章 老師、課程與方法
-
找對老師的重要性
-
只有最好的才行得通
-
音樂學校與私人教師
-
個人教師或音樂學校?
-
是否需要外界批評
-
鋼琴老師的性別
-
太多「方法」
-
何謂「雷雪悌茨基方法」?
-
公允評估老師的能力
-
信任現有的老師或請新老師
-
給小女孩的適當課程
-
更頻繁、更短的課程
-
依進展決定課程數量
-
每週一堂課
-
最好不要給兒童「經典作品改寫版」
-
在美國學音樂可行嗎?
-
-
第二十八章 其他問題
-
成立音樂社團
-
如何發表音樂
-
「按速度彈」與「按節奏彈」
-
沒辦法彈速度快的曲子
-
鋼琴家中的「天才兒童」
-
聽音樂會的價值
-
有助於學生自學的書籍
-
音樂是專業,還是副業
-
音樂能給人多少斬獲
-
「降記號比升記號好讀多了!」
-
魯賓斯坦、李斯特:誰比較偉大?
-
僅學習一位作曲家,排除所有其他人
-
彈琴作樂的合理計畫
-
先把簡單的樂曲彈好再說
-
展開音樂會生涯
-
伴奏者通常較獨奏者早一步進場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