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吃出好心情:美國營養精神科醫師教你活用十二種營養素,強化大腦、制伏憂鬱和焦慮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3539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腦科學x營養學x自然飲食x心理健康


TEDx知名講師,美國營養精神醫學的指標人物


帶你從食療與自然飲食的角度排解憂鬱心情


亞馬遜網站讀者五星推薦★★★★★


「在所有改善憂鬱情緒的方法中,食物是唯一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法寶。」──姆齊醫師


「簡單地改變飲食,就從能擺脫孤單、痛苦,走向豐富而有意義的生活。」體育營養師哈維格(Dallas Hartwig)


焦慮與低落心情是現代人生活的標配,社會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我們走出泥淖,除了看診服藥之外,談話治療、運動、靜坐等等都有一定的成效。而身兼農夫的精神科醫師拉姆齊強調,有一種治療法最必要,而且自主性又高,但往往被忽略了:飲食。


拉姆齊醫師在農場長大,從小就體會到美食與健康不可偏廢。在實務上,每次有患者來,他必定會先檢視對方的飲食狀況,也發現這個問題跟心理健康有一體兩面的關係:心情不好的人,沒心思吃得好;吃不好的人,心情會變得更糟。有些患者雖然有養生食療的概念,但卻犧牲了自己的口味,強迫自己吃下不可口的料理,既無法持久,心情也不會變好。


本書最重要的創見在於兩點:



  1. 為讀者列出十二種健腦的營養素,他稱之為「抗憂鬱食品評量表」(AFS)。

  2. 透過廣泛的食物類別來彈性規劃飲食,不必執著於超級食物。


因此,想要吃出好心情,只要在日常飲食做一點微調和替換,不必全盤推翻原有的習慣。除了飲食,他也會介紹最新的醫學觀念,讓我們了解大腦、腸道、微生物、食物與情緒的密切關聯。在最後一章,出版過食譜的拉姆齊醫師,也會提供一套簡易的六週菜單,讓大家享受下廚的樂趣,也可作為外食的參考。


最後拉姆齊醫師強調,在療癒的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就是「想要改變的意願」:每餐多加一把青菜、一顆蛋,每天隨手記下自己的飲食與心情,就能排解憂鬱、緩解焦慮,健腦、健心又健身。


誠摯推薦


王明勇  生機飲食專家


李旻珊  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張立人  醫師(《大腦營養學全書》作者 )


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程涵宇  營養師


趙函穎  營養師(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劉博仁  醫師∕博士(台中市科博特診所院長)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 前言 失落已久的健康法寶
  • PART1吃出心理健康
    • 第一章 飲食新科學
    • 第二章 十二種關鍵營養素
    • 第三章 大腦就像一畝田,需要透過飲食來耕種與施肥
    • 第四章 胃腸好,心不老
    • 第五章 制伏憂鬱和焦慮的最佳法寶
  • PART2踏上療癒之路
    • 第六章 美食當前,危機重重
    • 第七章 改變飲食模式從回顧人生開始
    • 第八章 廚房
    • 第九章 六週新飲食計畫
  • 致謝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