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佛教醫學除了以佛教的生死觀、生命觀為基礎,還一面吸取印度吠陀醫學,一面融合中醫藥學,此外也攝取日本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才綜合成一部紮實的佛教醫學書。
遺憾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醫學的光彩似乎只停留在佛教史和佛經裡,佛教醫學的知見,不能跟佛教與人類的需求並駕齊驅。
近代西醫引起的課題,例如成人病、神經症、精神衰弱等諸多相關症狀,甚至包括醫療倫理及人類的生死倫理課題,紛紛從新觀點來探討,而佛教醫學也很重視這些。
縱使世尊和龍樹當初遇到的問題,跟今天的腦死、植物人、內臟移植、人工受精等無關,殊不知佛教如何解決生老病死等人類苦惱的智慧和慈悲行為,對我們依然扮演指示的角色,不能等閒視之。
遺憾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醫學的光彩似乎只停留在佛教史和佛經裡,佛教醫學的知見,不能跟佛教與人類的需求並駕齊驅。
近代西醫引起的課題,例如成人病、神經症、精神衰弱等諸多相關症狀,甚至包括醫療倫理及人類的生死倫理課題,紛紛從新觀點來探討,而佛教醫學也很重視這些。
縱使世尊和龍樹當初遇到的問題,跟今天的腦死、植物人、內臟移植、人工受精等無關,殊不知佛教如何解決生老病死等人類苦惱的智慧和慈悲行為,對我們依然扮演指示的角色,不能等閒視之。
- 前言 醫者的初心
-
第一部 佛教醫學倫理
-
第一章 東方醫聖-耆婆
-
第二章 耆婆的高明醫術
-
第三章 世尊與提婆達多
-
第四章 龍樹菩薩小傳
-
第五章 持水和流水
-
第六章 人生的苦痛
-
-
第二部 佛教心理學
-
第一章 阿闍世王的情結
-
第二章 佛教產科學
-
第三章 提婆達多的叛逆
-
第四章 親屬關係的衝突
-
第五章 提婆達多步入地獄
-
第六章 阿闍世與業病
-
-
第三部 佛教營養學
-
第一章 長壽與食物
-
第二章 佛教的營養觀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