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新約聖經主要是希臘文寫的,舊約聖經主要是希伯來文寫的,所有的中文聖經都是「譯本」。譯本只有「較好」,沒有「最好」。因為各譯本在翻譯的時候,都有各自的翻譯標準──有的譯本強調直譯,以盡量忠實的表達經文的原意,有的譯本則強調通俗易懂,有的則強調平衡,還有的則是純粹的逐字翻譯。也就是說,每一個譯本有其特色,也有其不足之處。本書即是探討眾多譯本在翻譯和詮釋上,有哪些承先啟後重要的貢獻。
- 引言
- 作者簡介
- 1.再思聖經譯本的標點符號──用以弗所書一章3至14節為例/劉文臣、周復初
- 2.再思《聖經》「概念合一」語法的翻譯/周復初、謝仁壽
- 3.詮釋、文化協調和翻譯──以רוּחַ (ruach)為例/劉文臣、周復初
- 4.「人語」譯「神的話」之挑戰與因應──以πνεῦμα為例/周復初
- 5.聖經中「形像」與「樣式」之字義與譯本比較/劉偉倫、齊萱、周復初
- 6.文學與神學的交融──新約、漢譯與文化交流/周復初、劉偉倫、呂啟萱
- 7.新約希臘文研究與聖靈論發展的交匯──再思ἐνπνεύματιἁγίῳ的翻譯/周復初
- 8.《 聖經》根本隱喻οἰκονομία的漢譯研究/周復初、謝仁壽
- 9.文化、語法、哲學與《聖經》修辭的再現──以彼得後書一章3至11節為例/周復初、杭極敏
- 10.修辭亦實際──聖經「身體」隱喻翻譯的重建/郭韵璇、周復初
- 11.聖經多形態概念詞ἀλήθεια的漢譯研究/周復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