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中國與亞洲世界如何邁入近代?自十世紀以前,唐代初步建立了與東亞周邊國家的封貢關係,成為往後的「東亞世界」的雛型,隨著後世冊封、朝貢與貿易的成熟,逐步擴展以中國為核心的影響範圍。針對這項議題,多有根據漢唐、宋明清為主的東亞國際秩序研究,然而位處十至十二世紀的遼朝卻乏人問津。本書以高麗與遼朝間的交聘往來為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兩者之間使者往來的分期、分類、職官、選任、獎懲等問題,並透過彼此的交聘往來,探討高麗人的「遼朝觀」,考訂、整理《高麗遣使遼朝年表》與《遼朝遣使高麗年表》,條理分明地闡述高麗與遼朝交聘對東亞封貢體系塑造的作用與影響。
- 自序
- 緒論—十至十三世紀東亞國際體系的一個側面
-
第一章 遼朝與高麗使者往來分期探賾—兼論東亞封貢體系確立的時間
-
一 平等往來期
-
二 非制度化遣使期
-
三 制度化遣使期
-
四 衰落消亡期
-
小結
-
-
第二章 高麗使遼使者類型及其派遣
-
一 常使
-
二 泛使
-
小結
-
-
第三章 高麗遣使遼朝使者群體研究
-
一 使者的個人素質
-
二 使者的家世背景
-
三 使者的「借銜出使」現象
-
四 高麗朝廷對赴遼使者的獎懲措施
-
五 使者的作用及影響
-
-
第四章 遼朝出使高麗使者類型研究—以冊封、加冊與賀生辰使為中心
-
一 高麗國王受遼冊封、加冊及賀生辰的七種類型
-
二 遼朝遣使冊封、加冊及賀高麗國王生辰的三個特點
-
小結
-
-
第五章 遼朝出使高麗使者職官考
-
一 散官
-
二 文資官
-
三 武資官
-
四 其他結銜
-
小結
-
-
第六章 試論高麗人的「遼朝觀」
-
一 前期高麗人的「遼朝觀」
-
二 後期高麗人的「遼朝觀」
-
三 高麗人「遼朝觀」的轉變時間
-
四 高麗人「遼朝觀」的轉變原因
-
五 高麗人「遼朝觀」轉變的影響
-
- 附錄一 遼朝遣使高麗年表
- 附錄二 高麗遣使遼朝年表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