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淨土在哪裡?為什麼是在人間?什麼是理想中的美好城市?田園城市是一座幸福宜居的理想城市。
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看似兩個不相干的主題,卻有著共同的理念「慈悲和無我」。人間淨土的追求,可借助田園城市的規劃而落實;田園城市的理想,可擷取人間淨土的智慧而豐富。
本書在如常法師與楊威博士的發想,透過合作方式出版,可說是一種嶄新的嘗試。書中不用專業和佛教用語,而以一般的語彙、淺近的筆調,讀來輕鬆流暢。另外,以雙封面設計為本書一大特色,並穿插許多插圖及小故事,增加閱讀趣味,提高閱讀效益。
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看似兩個不相干的主題,卻有著共同的理念「慈悲和無我」。人間淨土的追求,可借助田園城市的規劃而落實;田園城市的理想,可擷取人間淨土的智慧而豐富。
本書在如常法師與楊威博士的發想,透過合作方式出版,可說是一種嶄新的嘗試。書中不用專業和佛教用語,而以一般的語彙、淺近的筆調,讀來輕鬆流暢。另外,以雙封面設計為本書一大特色,並穿插許多插圖及小故事,增加閱讀趣味,提高閱讀效益。
- 【人間淨土】
- 推薦序一—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 星雲大師
- 推薦序二—淨土田園共徘徊 曾淑賢
- 推薦序三—一條並行不悖的路 辜懷箴
- 作者介紹
- 自 序—田園淨土同心願 幸福安樂在人間 如常
- 第一章 以人為本的人間淨土
- 第二章 淨土思想的由來
- 一、大家都想移民
- 二、佛經談移民
- 三、話說淨土風光
- (一)彌陀淨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極樂世界
- (二)兜率淨土—著重在人間淨土的實踐
- (三)琉璃淨土—享有人間富樂,消災延壽
- 四、星雲大師與人間淨土
- (一)略說星雲大師
- (二)建設人間淨土
- 五、人間淨土的現世意義
- 第三章 西方淨土「極樂世界」的樣子
- 一、阿隬陀佛的前世今生
- 二、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十八願
- 三、西方極樂世界的樣子
- (一)環境自然美麗
- (二)建築空間莊嚴
- (三)人我之間和諧
- (四)心裡安住歡喜
- 四、美好的極樂世界,怎麼去?
- 第四章 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畫出淨土藍圖
- 一、為何人們會對佛教誤解
- 二、讓人間因佛教而更幸福
- 三、人間淨土是未來的理想社會
- 四、人間佛教就是佛陀本懷
- 第五章 淨土概念的新闡釋
- 一、把淨土建設在人間
- 二、從佛陀紀念館看人間佛教的實踐
- 三、佛陀紀念館的「空間」與「人間」
- (一)佛陀紀念館的建築「空間」
- (二)佛陀紀念館的「人間」
- 四、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 第六章 信願行—願將娑婆穢土變為人間淨土
- 一、信願行是到達淨土的三資糧
- 二、人間佛教,全球未來的幸福指標
- 附錄一:參考書目和訊息來源
- 附錄二:圖片索引及版權
- 【田園城市】
- 作者介紹
- 自 序—淨土田園同畫意 人間歲月共安享
- 第一章 田園城市和無我規劃
- 第二章 田園城市思想的起源
- 一、歐文和新拉納克
- 二、利華兄弟和陽光港田園新村
- 三、坎特伯雷兄弟和本菲爾田園新村
- 四、霍華德和田園城市
- 五、田園城市思想的現實意義
- 第三章 生活在田園城市
- 一、環境自然美麗
- 二、建築空間莊嚴
- 三、人我之間和諧
- 四、心裡安住喜悅
- 五、世界第一座田園城市—萊奇沃思
- (一)社團活躍
- (二)老有所享
- (三)幼有所育
- (四)安居樂業
- 六、田園城市實踐的成功與局限
- 第四章 田園城市的理想與實踐
- 一、智慧與無我
- 二、精進與正信
- 三、理想與實踐
- 第五章 創建21世紀的田園城市
- 一、應對世紀的挑戰
- 二、引導人心的轉向
- 三、構建 「21世紀田園城市」
- 四、根本轉變
- 第六章 信願行—願將娑婆穢土變為人間淨土
- 一、擇善而行
- 二、信、願、行
- 附錄一:參考書目和訊息來源
- 附錄二:圖片索引及版權
- 版權資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457/597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