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
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 緣滅又緣起—喜見《何定生著作集》出版 何寄澎
- 《何定生著作集》序 楊晋龍
- 關於《何定生著作集》的整理與出版 車行健
- 《何定生著作集一》整理原則 車行健
-
一 經學論述及其他
-
1. 《詩經》之在今日
-
2. 關於《詩經通論》
-
3. 關於詩的起興
-
4. 評介《詩經釋義》
-
5. 讀《詩》綱領
-
6. 《詩經今論》卷頭語
-
7. 從樂章到諫書看《詩經》
-
8. 《詩經》的復始問題
-
9. 《詩經》的解釋問題發凡
-
10. 《詩經》與樂歌的原始關係
-
11. 從《儀禮》樂次的分類覘三百篇原始的解題
-
12. 原學篇
-
13. 孔子言學篇
-
14. 孔子的傳記問題與六經
-
15. 關於《論語》的若干解釋
-
16.《山海經》成書之年代
-
17. 關於典故的翻譯
-
18. 損失太大了
-
19. 寫在《古史辨》臺灣版的編首
-
-
二 附錄
-
1. 一封塵封半世紀的預覆信—何定生與曾志雄討論《詩經》的函件與卡片 何定生、曾志雄
-
2. 趙元任致何定生函 趙元任
-
3.《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題記 陳槃
-
4.《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後記 何寄澎
-
5. 何定生先生傳(1911-1970) 楊晋龍
-
6. 何定生教授年表初稿 楊晋龍
-
7. 何定生一九四六年致顧頡剛未刊書函述要 車行健
-
8. 何定生著作目錄增訂稿 車行健、徐其寧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