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302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拉開相處距離,才能拉近心的距離。
專為父母超前部署的「青少年使用說明書」。

現在的孩子,大概十歲就會進入青春期。在這個「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階段,他們想獨立又捨不得放棄依賴,情緒也常在火山噴發與冰山急凍間跳躍。
除了孩子面臨成長與進化之外,這段時期也是父母需要升級的階段。雖然父母愛孩子的初衷不變,但愛的手段和方法,卻要依照孩子的成長需求而調整。
臉書超人氣親子作家尚瑞君在本書中,書寫與兩位正值青春期兒子的相處日常。書中探討大人對青少年最頭痛的叛逆、易怒、難溝通的問題,提供諸多建議與解方;也細數青少年在面臨「轉大人」的辛苦,包括霸凌、課業壓力、荷爾蒙的劇烈波動……等,這些難題都需要父母的理解、陪伴與包容。
此外,青春期的親子關係,比管教更重要。干涉過度與讓「愛」越界的父母,會讓青春期的孩子發酵成失控的叛逆或逃離。拉開相處的距離,不但能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也能拉近心的距離;比起嘮叨的說教,孩子更需要真誠的聆聽。透過對孩子的放心及放手,父母必然也會看見他們為長大付出的努力與勇氣。

——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

很多親子關係裡的衝突不是因為沒有愛,而是有更多的委屈沒有被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還在建立自己的道理與秩序,他講的理,可能跟父母的道理是不一樣的。
這段時期的孩子,可以對談,可以商量,但是不想再被控制。特別是父母打著「為你好」的行為,更會讓孩子覺得反感。

爆粗口、說髒話、飆國罵,是青少年的次文化。
青少年的行為舉止,往往充斥著急著想長大的訊息。在他們小團體的對話中,加入髒、黃、嗆等用語是司空見慣的。
如果在公眾場合,父母當然要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但若只是不經意路過他們私領域的偽大人趴,就當一片雲吧!輕輕飄過就好。

是孩子做不好,還是父母吹毛求疵?
希望「凡事自己來」的父母,並不是你一定能做得最好,而是你不夠信任孩子。我們太害怕失控的場面,卻往往忘記,犯錯也是一種學習。
父母放下要求完美的魔咒與框架,就能協助孩子長出他們成就自己的能力。

親子間三種角色的輪替,能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大人。
親子間可以輪流扮演父母、成人、子女三種不同的角色,這樣在相處上,才會覺得自己是可以被依賴的人,而不僅是孩子需要父母時,父母才有用。偶爾練習當個無用的父母,孩子才能長成有用的人。

治療青春期症候群,愛能增強免疫力。
當孩子在青春期時,每一次發作的風暴,就當作是一場發燒。在發燒時,身心都是不舒服的,但也只能一邊讓身體發燒,一邊找出原因治療。
而且,他們並不會天天失控。在沒有誤踩地雷或誤觸引信時,他們還是那個體貼、可愛、懂事、和善,並且帶給我們快樂的孩子。

誠摯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神老師沈雅琪
前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兼所長、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黃之盈
馬偕兒童醫院黃瑽寧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作家、《EBM享受成為媽媽》運動發起人陳若雲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陳品皓
前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台北大學副教授劉坤億
青少年輔導專家盧蘇偉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 推薦序 管多一點、管少一點,如何拿捏「剛剛好的距離」? 陳志恆
  • 推薦序 專為你超前部署的「青少年使用說明書」 黃之盈
  • 推薦序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青少年治療師,想與你分享的教養之書 陳品皓
  • 推薦序 放手,是另一種深情 劉坤億
  • 作者序 給青春期父母的行路指引
  • 第一章 易怒、叛逆、難溝通……孩子,你到底怎麼了?
    • 活在第一人稱的世界裡——從自我探索的角度,解密青少年的自私
    • 迷打扮、愛健身,引導孩子從外表到內在的自我追尋
    • 半夜睡不著,早上起不了,夜行性青少年如何調整睡眠?
    • 爆粗口、說髒話、飆國罵的孩子在想什麼?
    • 學習跟爆走情緒相處的情商課
    • 孩子想引戰時,請當他的滅火器
  • 第二章 轉大人,眞的很辛苦
    • 允許孩子犯錯,讓他長出進步的能力
    • 給爸媽的戀愛課:如何與孩子談「情」說「愛」
    • 「我不會!」放棄嘗試、選擇逃避的「自避兒」
    • 面對校園霸凌,如何拉遠孩子與惡的距離?
    • 讓實現夢想成為一種能力——我家孩子靠PDCA達成目標
    • 青春期的成長陣痛——解讀中二病
    • 中二病的進化版——傾聽高二病
    • 耐得住煩,才解得了人生的繁與難
  • 第三章 做父母難,做靑少年的父母更難
    • 不能打,不能罵,孩子要如何管教?
    • 教養不是誰說了算,父母要力挺彼此,管教同調
    • 投其所好,才能打開孩子的話匣子
    • 是孩子做不好,還是父母吹毛求疵?
    •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
    • 追求刺激是天性,讓孩子安全地冒險
    • 孩子的情緒風暴就像發燒,你的愛能增加他們的抵抗力
    • 誰可以先開始改變,讓家變得更好?
  • 第四章 靑春期的親子關係,比管教更重要
    • 不越界,也不疏遠,保持剛剛好的親子距離
    • 在管教與放手之間,給孩子適度的自由
    • 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化解親子衝突的三部曲
    • 當高中孩子的朋友與顧問
    • 親子間三種角色的輪替,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大人
    • 家人可以吵架,但不能傷感情
    • 愛、陪伴與信任,是最強大的正能量
    • 感恩與惜福,可以安定自己
  • 結語 拉開相處的距離,才能拉近心的距離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